返回书页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关灯
护眼
第864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不过,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

“所以我们这颗海洋一号A星还是以技术验证为主,只要能在卫星端处理一部分,保证时效性相比资源系列卫星有提升就可以,并不刻意追求具体的指标数据。”

否则,无论地面站的数据处理速度有多快,它与真正需要用到遥感信息的终端——比如远洋打击编队或者科学考察单位之间,都还要再经过一次甚至多次数据传输流程。

栾文杰看向常浩南:

“据我所知,卫星上面搭载的计算机,由于要考虑能耗和防辐射的问题,性能跟普通商用机相比可能还要差一些?”

当然,去掉了其中具体的技术部分。

丁高恒低头思索,并没有继续说话。

常浩南回答道。

“栾局长,上次在檀州测控站的时候你也看到了,数据提取和降维过程的计算相当复杂,而且其中还有相当的黑盒部分。”

就很难做到实时或准实时侦察。

常浩南花了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变沙为土的计划。

听到这里,栾文杰和丁高恒都瞬间来了兴趣。

“看来你们两个还蛮有缘分的嘛……”

他上一世毕竟没怎么跨过界,对航天领域的了解基本仅限于公开部分,以及少数跟同行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并不能像老本行那样摸清楚某项技术具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资源二号01星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拍下来的几张照片,我不是都专门做过处理么,从那里面发现了80来个之前没观测到过的异常信息数据,然后根据最近的地质勘探结果,我们发现符合一定特征条件的荒漠地形具备改良为土壤的潜力……”

直到俩人沟通完这件事,刚刚一直没开口的丁高恒才突然开口:

“小常啊,你这个变沙为土技术的主体,我的意思是变之前的主体,是不是不一定非得是沙子?”

这个有点拗口的问题让常浩南短暂地思索了一下:

“其它的我还没算过,不过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一些基础条件,比如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抗剪能力,气候条件和水肥情况不要太差,那都会有相对应的改良办法。”

然后他看向常浩南:

办公桌后面的丁高恒突然插进来问道。

……

甚至比常浩南之前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海洋监视……呃,海洋科学卫星和陆地遥感卫星的设备需求不一样,所以我们目前还在做硬件层面的最后攻关,跟软件程序的结合本来也要等到年末才开始,您还是以自己的安排为主。”

“哦,一些不太着调的想法而已。”

都是正经做项目,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对机械工业带来的显著带动作用,国家正在考虑逐渐去除国防科工委的军事化色彩。

见到丁高恒没有首先拍板的意思,栾文杰于是微微仰头做回忆状:

“我对这个名字好像有印象,神舟一号的时候他好像就提交过申请,不过当时我们考虑到大豆种子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级就比较靠后,应该是没能选上……”

“不知道常总找我是想要……”

“唔……”

在海洋一号的话题结束之后,栾文杰便起身准备和丁高恒告别:

“那丁主任,我这边的事情就完事了,您和浩南同志……”

有这句话,常浩南就放心了。

“太空育种……”

“是太行项目要定型了吧?”

“对,预计9月末开始国家鉴定,年底前设计定型。”

在总装备部成立,以及五大军工总公司集团化改制之后,设计定型流程的行政审批权就逐渐从科工委转移到了前者手里。

“是这样,我这里手头有个项目,希望能借助太空育种来获得一些有益的作物性状,正好明年初有神舟二号的发射任务,所以……能不能在任务载荷里面安排一个位置出来?”

丁高恒半开玩笑地看着沙发上的两人说道:

丁高恒这才重新抬起头:

“我是在想,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我们登陆到了地外行星,有没有可能利用你这项技术到外星球去种地……”

(本章完)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