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关灯
护眼
第271章 必须封梅殷为国公!(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你口中的吾师是什么情况?

那混……梅殷什么时候成你老师了?”

朱元璋望着陶成道出声询问。

陶成道闻言,恭敬的道:“回禀陛下,就在三天之前,微臣来到双水村吾师那里,得到吾师教导,受益良多。

很多事儿都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在这火器一道上,吾师当真是高瞻远瞩,行走在最前列。

微臣振奋之下,要拜吾师为师,

吾师当时不愿意收微臣为弟子,说年纪相差太大。

愿与微臣平辈相交。

是微臣死乞白赖,吾师方才将微臣收下为徒……”

陶成道在这里给朱元璋解释起来。

在提及梅殷之时,特别的恭敬。

言必称师。

这种恭敬,甚至于远超一般弟子,对老师的那种恭敬。

并且,在说能够拜梅殷为师之时,陶成道脸上都露出了满满的幸运与骄傲。

能够拜梅殷为师,在他看来,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造化!

朱元璋听了陶成道说的话,又看到了陶成道的状态。

心里面也同样是升起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就是自己的女婿啊!

随便就能够把陶成道这等在火器之道上,最有研究的人都给折服了。

直接死乞白赖的拜师。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知道,自己女婿还不仅仅只是在火药一道上有所涉猎。

在建筑、种地喂猪,水泥制造玻璃等铸造上面。

都拥有着很不一般的非凡能力。

结果现在,仅仅只是火药一途上,就能够令的自己这边,在火药上面最有研究,造诣最深的人,给心甘情愿的拜师。

完全无视了那巨大的年龄差距。

这小子,真有他的,果然不是一般人。

虽然在陶成道前去双水村的时候,他就能够确定,依照陶成道在火器上面的造诣,还有痴迷程度。

那么一番到了到了梅殷那边去,肯定会对梅殷特别的恭敬。

两人甚至会成为忘年交。

但是陶成道会对梅殷如此恭敬,并主动开口,死乞白赖的拜梅殷为师的事情。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小子,是有一些能力,不过也就那样。

陶万户你也没有必要,真的拜他为师。”

朱元璋听了陶成道的讲述之后,忍不住出声,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虽然朱元璋对于自己家女婿,能够让陶成道这种人物,都心甘情愿的拜师。

多少还是觉得有些舒爽的。

但是这些年来,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对梅殷的不待见。

对陶成道说出这些话,还是和心中所想不太一样。

习惯性的要打击一下梅殷。

陶成道郑重道:“陛下,您不能这样说吾师,吾师真乃大才!

在火器一道之上,吾师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

对于火器的认知等事情,远远超微臣。

微臣就像一个刚入门的蒙童一般。

和吾师相差实在太远。

若用路程来形容的话,在这火器之道上,吾师已经走出了一百步之远。

而微臣才不过是刚刚走出了一两步,仅此而已。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吾师年龄虽小,但是其在火器上的造诣,却远超微臣。

微臣拜其为师,再正常不过。

是心甘情愿!

能拜吾师为师,实乃微臣三生有幸。”

陶成道直接就在这里,对着朱元璋据理力争起来。

哪怕是皇帝,在这个时候当着他的面说他老师的不好。

他也敢据理力争,自觉的去维护他的老师。

朱元璋听到陶成道所说出来的这话,感受到陶成道的态度。

心中的感受,那简直别提了。

它娘的,这陶成道可是自己这边的大臣。

自己和他打交道,不知道早上梅殷多少年。

可以说,陶成道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少不了自己对他的提拔和重用。

结果现在,他不过刚到双水村那边走了一趟,和梅殷第一次有了接触。

现在就已经敢在自己面前,维护梅殷这个混账小子了。

这它娘的……

朱元璋这个时候的心情,简直别提了。

有种自己这边辛辛苦苦培养的大白菜,被又被猪给拱走了的感觉。

而且,这猪还是他没事就骂骂咧咧,又爱又恨的那一头。

这混账的东西,当真是太过份了。

挖墙脚,挖到他这边来了!

这混账小子!

他在心里面骂骂咧咧的同时,也有被陶成道所说的梅殷在这火器之上的造诣给惊道。

尤其是陶成道所说出来的,在火器之道上,梅殷向前走了一百步,他才不过走了两三步这样的比喻,更加的震惊。

陶成道在火器之上,到底有多高的造诣,朱元璋是很清楚的。

而梅殷在弄出了大威力的火药,燧发枪,以及洪武大炮这些东西之后,他也很清楚梅殷在这火器一道上有多大的才能。

知道陶成道是比不上梅殷的。

但是却没有想到,两人之间的差距居然能有这么大。

那……真要是这样的话,倒也能够理解陶成道为什么会拜梅殷为师。

也能够明白,陶成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对梅殷这般的维护。

还别说,自己大明还真的是捡到宝了!

梅殷混账小子的才能,远超自己的想象!

如此想着,朱元璋就又一次忍不住想要感谢一下梅思祖他们这些人。

若非是他们,自己这边想要得到一个背景如此干净,且能力这么强,除了给自己家亲之外,没有别的什么亲人的好女婿,可真不容易!

在这上面,梅思祖他们,真的是立了大功了!

当下朱元璋便不在陶成道,拜梅殷为师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结了。

“这里面是什么?”

他拿出来陶成道给他的那个匣子,出声询问。

陶成道:“回禀陛下,这是吾师所写的,关于火器制造的一些建议。”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便动手将将之打开。

匣子里面,有一个本子。

上面的封皮上写着:关于火器生产制造规模化,标准化的二三建议。

朱元璋见此,心里又忍不住暗自嘟嘟囔囔起来。

梅殷这混账玩意,写东西不按要求来。

不过……他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也挺不错,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需要多看别的,只是这么一看,马上就能让人知道,他这里面所写的是什么东西。

火器达标准化,规模化……这是什么东西?

梅殷没事总能整出一些花活。

如此想着,朱元璋动手将其打开进行观看。

很快就知道了梅殷这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面,梅殷详细的解释了什么叫做标准化,规模化。

以及这么做的好处,还有相应的办法。

在后面,附有流水线作业这个办法。

并详细的讲述了这样做的优势。

除此之外,最后面还有燧发枪以,及洪武大炮的图片,

标注出了尺寸。

每一个零部件,也给画了出来。

且每一个零部件的尺寸,都进行了准确的标注。

接下来朱元璋这边进行制造之时,就严格按照他的图纸以及上面的尺寸来进行建造……

朱元璋这些年来,每天都批改诸多的奏章,早就已经养成了一目十行的习惯。

阅读起来,那叫一个飞快。

一篇奏章很快就能够将其看完。

但是这一次,在看到梅殷所上的这建议书的时候,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这建议书,他拿在手里看了足足半个时辰那么久。

逐字逐句的来看。

不是说梅殷所写的建议书字数够多,够长。

而是说梅殷所写的这建议书,条理清晰。

而且里面的相关建议,对于他而言,都令他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让他一时间,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越看越觉得,梅殷所进行的这建议是再好不过。

这令朱元璋不舍得飞快的阅览,在这里逐字逐句的阅读。

翻来覆去的品味。

进行观看,越看越觉得收获非凡。

越看越觉得心中震动。

梅殷这家伙还真有想法!

竟是连这些都能想得到!

太有用了,这东西简直太有用!

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朱元璋不断的在心里,想着这些。

越想越是激动,震撼。

这混账小子,脑袋里面一天天都装的是什么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看到梅殷所写的标准化,规模化这些字时,还有些不太明白具体都是什么。

但是在观看了梅殷所写的这建议书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

并深深的认可。

觉得这才是,今后发展火器的王道。

这样做,当真是好处多多。

除了这些之外,朱元璋还想到了其余的很多地方。

那就是这东西,不仅仅可以用到火器的制作上面。

今后也一样可以用到其余的事情上。

很多需要制造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一套。

着实是意义重大!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连这些都能想出来?

这次,梅殷所给的惊喜,也是真的大。

实是让人意想不到!

原本,他只是想着让陶成道到双水村那边见见梅殷,好好的向梅殷请教一下火器制造的事情。

并尽可能快的,把大规模铸造洪武大炮给提上日程。

可哪能想到,这次陶成道到那边过去。

所获得的,远超自己的想象!

洪武大炮这些,倒还在其次。

梅殷所给出来的这些制造东西的规模化,标准化,以及流水线作业这一套东西。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东西,!

关键是这东西,还不仅仅可以用到用在制造火器上面,还可以发展到各行各业……

梅殷这小子,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给自己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朱元璋对于眼前看着的,梅殷所写的奏疏,是翻来覆去的看。

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越看越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建言献策。

而且,梅殷所写的这些,不仅仅言之有物,而且还条理清晰,没有什么废话。

不像之前他所看到的那些奏疏那样,很多的空话。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去茹太素所上的奏疏,那是真的长篇大论下来,一万多字。

满篇都是废话。

只有到了最后的几百字,才是真正的说事儿……

这事情,当时就把朱元璋给气了个半死。

命人把茹太素给抓起来打廷杖,往死里揍!

本身他每天就要批改诸多的奏折,忙的停不下来,最讨厌人写空话。

并且在此之前,也曾命令百官,上书言事之时,要简明扼要。

结果茹太素还敢如此做。

朱元璋不揍他才是怪事儿。

有了茹太素的遭遇之后,后面的人,再上奏章的时候就收敛了很多。

注意了很多。

朱元璋也觉得挺不错。

但是现在,看到梅殷所写的这奏疏之后,心中的这些感受,一下子就变了。

觉得还是梅殷所上的奏疏好。

这才是真正的简明扼要,言之有物,当真是半点废话都没有。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等一下自己这边,就按照梅殷这建议书的格式,好好的研究一番。

然后给朝臣们弄一个上书的格式出来。

这样的话,今后自己批改奏章的时候,将会变得更加的方便。

这让朱元璋心中越发的欣喜,觉得梅殷这混账东西还真可以。

这等于说是短短的时间,自己这边,就又从梅殷那里得到了特别多的好东西。

除了流水线作业,规模化,标准化这些之外。

自己这边还得到了一个,让朝臣们上书的、特别好的一个格式范本。

梅殷这家伙,还真的是每每能给自己弄来一些惊喜。

不过高兴之余,朱元璋马上就又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这么好的建议书,为什么现在才上?

梅殷这个混账女婿,没什么不将之亲自送给自己。

反而让陶成道进行转交?

他这是什么意思?

话说,一般而言,很多官员都想要捞到和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见面的机会。

尤其是上这种非常重要,确定可以立功的奏疏时。

那更是能亲能亲自到场,就绝对不会让别人进行代劳!

结果到了梅殷这里倒好。

这么一篇让自己看到之后都心中为之震动,赞叹不已的奏疏。

这家伙竟然让人进行转呈了!

这它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