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关灯
护眼
第262章 朱标朱棣的震撼:二妹夫真是神了!(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很显然,众人对于燕王朱棣此番前去崇明岛那边拿吴祯之事,很是好奇。

而之前,他在给朱元璋所写的那战报当中。

也只是说了,把吴祯这些人都给拿下的事情,却没有写细节。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就把很多人心里的好奇给勾了出来。

迫切的想要知道,燕王朱棣到底是采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把吴祯这等悍将,还有众多的备倭水师都给拿下来。

这个过程,肯定有着诸多凶险。

朱棣听到梅殷这么问,当下便笑着开口道:“其实这事儿,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挺简单的。”

几人对于朱棣所说的话,都不太相信。

简单?怎么可能简单!

那可是靖海侯吴祯!

打了大半辈子仗的人,能够凭着军功封爵,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办到的。

“我这边,不是以犒军的名义,前去备倭水师那边吗?

而且我带的兵又少,只有两个百户的燕王亲卫。

在再加上我的身份,吴祯那边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怀疑。

我是大明的燕王,他不论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父皇会亲自派我前去拿他。

而且还只带了这么少的人。

我到了那边后,先进行亲自犒军。

随后借助宴会的名义,把吴良还有吴良的手下备倭水师里面的中高级将领,都给汇集一堂。

在宴会之上,摔杯为号,直接动手。

让我那两百亲卫,把这些人纷纷给拿下。

而我也在第一时间控制了吴祯,来了一个擒贼先擒王!

然后事情就比较顺利了。

吴祯虽然张狂,备倭水师里面也不乏居心叵测之辈。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终究还是有着很多,心向朝廷的人。

他们领的是朝廷的粮饷。

而如今,我大明又打出来了赫赫声威。

周遭强敌尽皆灭掉。

父皇的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我又是奉旨意而行,身份又是燕王。

所以,在把这些首脑们一股脑的拿下之后,剩下的那些人也没有怎么妄动。

再加上在对他们动手之前,我这边也是真的代表朝廷,好好的给备倭水师里面的众多人马进行了一番犒赏。

所有人的犒赏,都是我亲自发的。

这么多的真金白银的撒下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朝廷的诚意……

不说他们有多认我这个燕王,最起码能够给他们混个脸熟。

这事儿只要一开始能控制住局面,接下来就好办了。

后面不过一天多的时间,巢湖水师那边的人也到了。

事情就变得更好办了……”

朱棣很简略的,把他在崇明那边干出来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语言显得有些轻描淡写。

仿佛这事儿很稀松平常一样。

听他讲述,这事儿似乎进行的很容易。

顺顺当当,就被他一个偷袭给搞定。

但是想想吴祯的为人,以及备倭水师那边的众多人马。

他们就都知道,这事儿肯定没这么简单。

很多事儿,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可真的做起来,里面却困难重重。

只要稍微一想,就能够让人明白燕王朱棣这次做的事,也必然是凶险万分。

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的那种。

只不过,他不太愿意将之说出来而已。

不过现在,通过了他的这一番讲述。

梅殷倒是知道了朱棣此番前去,以少胜多拿下吴祯等人的大致经过。

胆大心细,有勇有谋,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梅殷忍不住倒了一杯酒,端起来道:“四哥威猛,智勇双全!

这等事儿,都能被四哥你给做成了!

我敬你一杯!”

朱棣闻言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可经不住二妹夫你这般夸。

你再这样夸下去,你四哥我可就飘了。”

嘴上笑着这么说,不过身体还是诚实的,接过了梅殷敬的这碗酒。

一气就将之给喝的下去。

顿时觉得心情舒畅。

也觉得,这酒的滋味是前所未有的好。

惟一有些遗憾的,就是老三这家伙没有一起来。

这要是老三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这边,倒是可以好好的得瑟得瑟了。

想来老三这家伙的神色,一定特别的好看。

这主要也是老三没有在场,要是老三在场的话,朱棣在说起他这次去崇明岛那边,宛若单刀赴会一样,把吴祯以及被备倭水师的那些高层,给一并拿下。

就不是这般简短了。

肯定能将其说的生动精彩,惊险又刺激。

不把这些该说的话,都在老三面前好好的说一下。

他就不是朱棣!

也对不起他那亲爱的三哥!

老三老四两个人,没事喜欢对着掐,可不是说说而已。

几人闲谈一会儿之后,常氏和宁国公主,以及跟过来的徐妙云几个,出去准备做饭了。

留下朱标,朱棣,梅殷几人说话。

“不过父皇给我安排这么一个任务,还是非常正确的。

想要处置吴祯吴良兄弟二人,确确实实,需要在第一时间里就把这吴祯给拿下来。

备倭水师里面有很多高层,对大明并不忠心。

反而是和那些海寇勾连甚密。

一个不留神儿,被这些家伙们给溜走了,他们绝对会反叛大明。

在今后,也会由大明的水师,变成为祸一方,危害大明水师的海寇!”

在这个事情上,朱棣是真的很认同自己爹,感触很深。

觉得自己父皇,确确确实是高瞻远瞩。

朱标和梅殷听了朱棣的话,都是跟着点头。

对朱棣所说的这些事情感到认同。

却听朱棣的声音,继续响起:“不过,外面海寇的事情很是严重。

我在那边查看了账目,又从一些人的嘴巴里,也得到了不少的消息。

发现以往对于外面的海寇,还有着一些比较错误的认知。”

听到朱棣如此说,太子朱标顿时就来了精神。

有些事朱棣还不知道,他却很清楚。

自己父皇清理吴祯吴良,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把很多事情做的特别的过分,罪该万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接下来自己父皇,要废除海禁,开市舶司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原本随着天下被打下来后,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的水师,一下子就变得重要了。

吴祯吴良这些人的胃口,已经太大了。

也太不容易满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肯定是要把他们给清理掉,好好的整顿一下。

为今后开展市舶司做准备。

想要发展市舶司,海外的那些海寇,就需要想办法把他们给解决了

这个时候,听到了老四说起这话了来。

朱标又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却听的朱棣的声音继续响起。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觉得外面的那些海寇,这些年来多如牛毛,一直清剿不干净。

甚至于让吴祯他们的备倭水湿清剿了几年后,这些狗东西反而还越来越强大了。

是因为吴祯他们,和那些海寇们相互勾连的特别的深,在养寇自重,狼狈为奸。

但是,我后面才发现,这确实是一部分原因。

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

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那些海寇的力量确实是强。

吴祯带着备倭水师,和那些人堂堂正正的在海上去打,还真不一定能打过。

甚至于说是输多赢少。

吴良这边,之所以会把十艘两千料的大海船,给偷偷的运出去卖给陈部海寇。

除了他们利欲熏心,见钱眼开,想要获得这种大的利益之外,还有另外一方面。

那就是因为方部海寇,实力大增。

他们那边,已经是有了诸多两千料的大海船。

在实力上面,对陈部海寇,呈现了碾压之势。

他这边想要玩平衡,才把这十艘大海船给运了出去,卖给了陈部海寇。

这样的话,就又能够让两部海寇之间,实力变得差不多。

可以让他们相互厮杀。

备倭水师就可以从容的坐山观虎斗,获得一些相应的利益。

在表面上维持海面上的安稳。”

听到了朱棣说出来的这一番话后,朱标都气的骂了起来。

“狗东西!就没见过这样废物的人!

玩平衡也玩不明白。

他这是什么玩平衡?

简直是蠢到家了!

玩平衡的话,不是应该哪一部变强了,就联合着弱的那一方,把强的那一方捶上一顿。

将其给重新打的衰弱下去,让他们之间的力量,再次回到一个平衡的地步吗?

哪有他这样搞的!

一方强,不想着将其给捶上一顿。

反而是帮着弱的一方获得两千料大海船,这种在海上的好东西。

让弱的一方也重新也变强,能够追上强的那一方的水平。

这它娘的,一番的蠢到家的操作下来,把弱的那一方也给养成强了!

蠢!实在是太蠢了!”

朱标被气的,气不打一出来!

“谁说不是,我看到了他们的行为后,也是为之震惊,是真没有想到,吴祯这狗东西居然会这样做。

真让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骂过了吴祯之后,朱标很快就意识到有一个很大的难题。

吴祯这狗东西,用这等愚蠢的手段在这里玩平衡。

如今吴祯被解决了,却把那些海寇给留了下来。

陈方两部海寇,这些年来力量越来越强。

到了现在,已经可以明确的肯定,两部海寇在海上的战斗力,加起来绝对要超过大明水师。

而海上,又是那些海寇们的天下。

大明水师在海战上面并不太擅长。

最为关键的是,船没有对方的大。

而这些大海船,每一艘建起来的话都特别的不容易。

所以哪怕是自己父皇接下来全力备战,让龙江宝船厂那边再次开工,飞快的建造大海船,并在接下来,大力发展水师。

对水师进行训练也不行。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在海上能够稳赢那些海寇,可没那么简单。

最少需要两年时间。

而自己父皇,现在对于开展市舶司,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肯定等不了两年的时间。

但偏偏要开市舶司的话,外面的海寇不清理也不行。

因为现在,朱标已经知道,备倭水师,和海寇,还有江南的众多富户之间,早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彼此之间相互分工明确,通过走私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现在,在父皇这里拿下了备倭水师,再开市舶司,等于说是将会极大的打击海上走私。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市舶司一旦开起来,那绝对是对是打到了这些海寇,富商巨贾等诸多人的七寸上!

不是说江南的那些富户们会不会反抗,反正那些海寇肯定不会束手就擒。

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和朝廷进行作对,阻挠大明的市舶司出海做生意。

让大明的市舶司开展不下去。

再说,如今海上最大的陈方两部海寇,本来就和大明之间有着深仇大恨。

如今利益又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要是不对大明的市舶司动手才怪。

但偏偏其力量又太过于强悍,大明这里想要将其给拿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了的。

朱标陷入了沉思之中,知觉的事情分外棘手。

“大哥,那些海寇今后要想方设法的,将其给解决了。

这个时候看起来像是疥癣之疾,但是在我看来,若是不理会,今后这些海寇将会越来越猖獗…

现在才不过是开国初年,这些海寇就敢如此做。

关键是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利益可图。

那若是不加理会,继续下去还能得了?

这些海寇必然是越发的猖獗。

我大明为了解决这些人,而实行海禁,现在看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海盗骚扰沿海不算严重,可在今后呢?

再过上个几十年,上百年,会不会出现海寇大模大样的登临沿海,烧杀抢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的景象?

而且,陈方等这些海寇,还从周围的诸多番邦小国里面,吸收一些人手。

其中,尤为倭国之人最多。

这些人,不给他们重拳出击狠狠的清扫,只进行海禁,一味的避让,很难让大明的百姓们安享太平。”

听到朱棣所说出来的话之后,梅殷忍不住用力的点头,觉得朱棣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

在一些事情上就是高瞻远瞩。

看的透彻。

从后世来的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在朱元璋等很多人看起来,不值得理会的海寇。

在今后,确确实实把沿海给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四哥说的好!”

梅殷忍不住对朱棣进行喝彩。

太子朱标也同样是面露欣喜之色。

觉得老四,是真有真才实学。

这些事儿,自己在此之前都没有考虑过。

还是听了二妹夫对父皇就海禁以及市舶司这些事,进行死谏后才反应过来,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危险。

这死谏的事,老四是不知道的。

但老四自己却能够想出来,并说出这样的话。

从这里就能看出老四,确确实实很有才学,能力很强。

今后能够成为皇帝,是有道理的。听到朱棣这么说,朱标当下也不藏着掖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