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关灯
护眼
第313章 ,机床图纸(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看着面前比自己小整整十岁的“大爷”,再看看旁边的周颖,暗自打了个哆嗦。

这要是想下去,周颖都能成自己孙女了。

摇摇头,不再想这个问题。

而是笑着问道:“大爷,您以前是机床厂的?是北一机床吗?您在那里做多久了?”

听到这话,老头一阵的感慨:“是啊!北一机床的,我在那里干了有二十多年,九几年的时候出来开了一个机床厂,现在退休了,给我儿子打理。”

王青松闻言一脸的惊讶:“您还开了一个机床厂啊!”

估计这老头家里不简单。

机床厂,可不是随便开的啊!

“哎,都是生产一些以前老式的机床,顺便带着卖一点别家公司的产品。”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继续问道:“大爷,我想问了一下,如果我想买一些六十七年代普通机床的设计,能买到吗?”

机床,可以说是工业的半边天。

机床又分为三种:数控机床、专用机床和普通机床。

每种机床又分为很多种。

老头呵呵一笑:“你要那干嘛?普通机床的设计不是很复杂,重要的部件的材质,同样的铣刀,国产的用个十几二十次就得重新磨刀,几个月就要换一把,进口的能用上十年。哎……”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王青松闻言眉头紧皱,虽然他查过资料,但是也知道一个大概。

细节就没这么清楚了。

“差距这么大吗?咱们现在国内自己也生产不了?”

“能生产,但是因为技术问题,批量的话,成本很高,很多厂子感觉不划算,还不如买进口的。”

老头感叹了一下继续说道:“行情就是这样,贵了卖不掉,没资金就没有研发,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王青松也是点了点头。

确实啊!

没钱就是不行,五六十年代不就是因为穷嘛!

摇摇头,不去多想,而是问道:“大爷,我刚刚说的,那些机床的设计,能买到吗?我只要设计,不生产,不用考虑专利的问题,只是参考。”

听到这话,老头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你要那个干嘛?”

“大爷,我有用,能给我弄一点吗?大爷,能帮我弄一些的话,这个店里十万以下的东西,您随便挑一件。这是感谢,价格的话,可以另外算。”

王青松直接说道。

听到这话,老头惊讶了一下。

随后恢复了表情,调侃道:“这个我可当真了啊!因为如果是你说的普通机床,只是单纯的设计,包括图纸之类的,在你们外行人眼中可能比较神秘,但是在我们看看来,这种东西很容易得到。”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主要的就是几个问题,一个是专利问题,你虽然知道怎么做,不给专利费,你就属于违法,还有一个就是铸件的问题,也就是材质,最后一个,就是钱和技术人员。”

他有些搞不明白王青松要这个干嘛。

各大机床厂,都不缺这些东西,个人要这个东西又没有用。

王青松点了点头。

这些他也大概知道一些。

专利费?

这个不用担心,五六十年代拿到现代设计图纸,不用考虑专利的事情。

自己东西还不够用呢!

而且一旦有了这些东西,就不用他考虑了。

铸件以及材料,这个他没办法。

最后一个钱和技术人员,更加不用他考虑了。

国家是缺钱,但是毕竟是一个泱泱大国,技术人员也可以慢慢摸索。

想到这里,他对着老头笑道:“我知道,我只是要这些机床的设计,特别是七八十、九十年代的机床也要有。”

为什么不要数控机床,或者加工中心?

因为数控机床十来年前,世界上就已经有了,加工中心五几年的时候也已经有了。

六七十年代在欧美开始大面积推广。

国内六七十年代其实也研究过数控机床。

以前老毛子援建,陆续建设发展起了机床“十八罗汉”厂、七大综合机床研究所,并成为当时机床工具产业的生产骨干,为整个机床工业的布局、生产、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称得上60年来内地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老毛子撤离了专家以后。

由于我国微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薄弱,机、电、液、气各种元件技术不过关,数控机床的开发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因性能不可靠,无法用于生产。

各种元件技术不过关,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算是有设计图纸之类的,也是徒劳。

简单的理解,用网上的话来形容,工业基础太薄弱了。

所以普通机床,特别是普通的高精机床,才是现在最缺的。

有图纸就能做,剩下的就是材料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他脑袋一拍。

脑子里有个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一闪而逝,没抓住重点。

“那行,不过我就不占你便宜了,我从你标的那些东西里,挑一个价格价格相等的换一个行不行?那些东西也不要钱,我让人给伱下载一份,你给个邮箱,我让人传给你。”

老头思索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反正这些图纸在行业里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王青松笑着答应了下来:“行,店里随便挑!周颖,有没有邮箱。”

“有!”

周颖见状赶忙拿一张纸写下了自己的邮箱。

“吆!那我可占您便宜了啊!这店我看了,可有不少好东西啊!”

老头笑了笑。

接过邮箱,拍了个照片,发了出去。

随后拿着语音发了一条语音出去:“小王啊,下班了没有啊?有时间的话帮我把……”

交代了一下。

收起了手机笑道:“我让人给你传一份资料,你到时候让人查收一下,还是那句话,这里面很多是需要专利的,不能直接拿来用。”

王青松见状答应了下来。

老头见状笑呵呵的去了大厅里。

直奔百万级别的那个柜子。

周颖见状直接问道:“你真让他随便挑啊!你那些东西去机床厂都能买到啊!”

王青松翻了翻白眼:“你早不说?”

他倒是无所谓。

说都说了。

不过对他来说,一个瓷器,哪有那些机床重要。

随后脑子里想到之前闪过的念头。

铸件?

铸件?

随后他这才反应过来了。

铸件和材料,同样的工作台,用生铁和钢铁做出来的肯定有区别。

而钢铁也分很多种。

而六十年代制约国内机床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材料。

铸件可不是铁打出来的。

他查过,是浇铸出来的,需要一次性成形,然后再修整。

铸件的问题的他解决不了,但是他可以买啊!

要不……

在港岛办个机加工厂?

随后摇了摇头,现在的港岛工业也很落后。

突然出现一个这样的工厂,不给你查个底朝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怎么样弄才合适呢!

保密?

好像做不到这一点。

摇了摇头,他看到老头又去了一个位置,拿了一个带盖的碗过来。

回到原地以后,笑道:“给我包起来吧!能不能便宜点!”

王青松看了一下。

这是一个盖碗。

外壁绘一棵桃树枝干横斜,桃花灼灼,桃实累累,灵芝伴生于树下,瑞鹿回首与空中的喜鹊相呼应,一对红蝠翩飞在侧。

翻开底下,“玉庆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标价是11万。

这是道光年的。

道光皇帝十分偏爱盖碗,这种碗的存世量较大。

这也是周颖笔记里的东西。

将东西收起来,笑道:“大爷,这个就送您了。”

老头见状拿起手机,直接扫码支付了。

给了钱笑道:“我没占便宜的习惯,钱收着吧,要不是老柳说你们店的东西可以闭着眼睛拿,我都不会这么快就决定了。”

随后嘀咕道:“快点包起来吧,串宝会就要开始了。我还得过去呢!放心好了,你要的东西,我会让人发给你。”

见他这么说,王青松纠结了一下。

想到对方家里是做机床生意的,可能以后还有接触的机会,也就作罢了。

以后再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