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逆袭1990

关灯
护眼
第748章:一定要掌握粮食的话语权!(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后来,随着陈东话题的深入,林老也不夹菜了,甚至连放进嘴里的菜也咀嚼得慢了。

    当然,放在眼前的酒杯,林老也不去动它了。

    酒还是好酒,但是林老却没有了端起酒杯去喝的心思。

    王秘书刚开始还需要提醒林老,不要喝酒,后来,却不再劝了,因为他发现没有必要。

    林老面前的大半杯酒已经好久没有被动过了。

    而王秘书心里犹如惊涛骇浪般翻滚,但他仍尽力收束心神,心无旁骛,用速记的方式记下陈东说的话。

    陈东越说越多,话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粮食安全领域。

    当然,他说的这些话题,对于政策层面,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东西,林老和王秘书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偏偏是陈东立足于底层人的视角,以及跳脱出去,用外部视角,以及从历史和未来观察现在的方法,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比如,说到“三农”问题,陈东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句来概括,让林老都有些不可思议。

    林老他们当然知道华夏农村的很多不容易,但他们同样因为被隔绝在高墙里,成了真正的“高官”,被迫与基层分离,从而无法得到有关基层的真实信息,因而对“三农”问题的严重程度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但偏偏,没有人有勇气去捅破这层谎言,让高层看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

    现在,陈东把它提出来了。

    “我希望,您能促成对‘三农’问题全面、深入地调研,就能认识到我所言非虚。如果这些基础的体制性问题不解决,那么,就算种子再好,化肥效力再强,也无济于事。”陈东神情关切地对林老说道,眼里闪着希冀的光。

    林老深深地点头,“这件事,我会把它当成真正的大事来抓。”

    而这一次,陈东向林老提出“三农”问题,足足早了7年。

    7年啊,人一生才有几个7年?

    “还有吗?你这提醒得可太及时了,振聋发聩啊!”林老赞许地拍着陈东的手背,“还有没有什么?”

    “停止征收农业税!”陈东一语惊呆林老和王秘书。

    “嗯,小陈,这可不能乱说啊!”好半天后,林老这才说了一句。

    王秘书也忍不住开口反驳陈东:“是啊,皇粮国税,缴了几千年了,不能说不缴就不缴吧?”

    “林老,王秘书,我这可不是乱说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推理、论证。”

    接着,陈东便建议林老找人核算现在粮站收粮需要的成本,包括人员、机器、房屋等各个方面的费用。要算一算,收上来的农业税是不是几乎和成本持平,甚至可能亏本。

    像这种国家和农民都得不到好处的事,就不用再干了。

    更不用说和国外对比了,西方国家对于农业是有补贴的,而我们不但没有补贴,还要收税,这明显不是与世界接轨。

    种粮食几乎不赚钱,生活困苦,所以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是在所难免的。

    同时,还有农村的医疗、养老问题,城市市民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农村却只能养儿防老。这些,无疑都会让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陈东所说的种种,让林老和王秘书都陷入沉默之中。

    虽然他有千百条理由来反驳陈东,但光是反驳有什么用呢?就算反驳成功,又能怎么样?

    一切都只因为,“三农”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