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回到民国做填空

关灯
护眼
第137章 清河军校(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一陆军预备学校,因地处清河镇,一般又被称为清河军校。

陆景元虽出身军旅世家,自小在陆英麟的准军事化教养下长大,却从未进过军校,更从未想过在这样的情境下,真正踏进北洋军阀的阵营。

他,或者说陆景城,入读的是陆军预备学校第三期,学制两年,预计在明年也就是1918年毕业。课程设有两科,分别是学科和军事科,学生们在进行国文、历史、地理、代数、微积分乃至物理、化学、绘图等文化课学习之余,被满满安排着武术、马术、枪械、队列等和军队并无二异的军事训练重头戏。

还有各类步兵操典、内务规定、典范条例的学习,让人很难再有时间调整休息,在繁忙的军校生活中喘口气。

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大都来自直隶、山西、东北三省的陆军小学,因这场战役,很多人的家乡受到波及,虽然明面不敢说,却还是偷偷趁着熄灯之前的那点时间且做交流。

通过每天的“清河夜话”,陆景元也知道了这场战役的进展。

陆军第三师在陆西霆的带领下北上,和东北军,及张鹤峰的皖军大战于山海关、张家口一带,其他部队虽有调集,名义上以保卫京师为目的,在京畿一带按兵不动,实则却是隔岸观火,静观其变。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命令要加入这场战局。

在这种情况下,军校里的师生们,有骂靳光楚用心险恶的,有骂陆东震助纣为虐的,还有骂陆西霆飞蛾扑火的,毕竟他们是第三师的子弟学校,却没有一人敢说顾跃苍的不是。

大多数时候,陆景元只是静静的倾听,并不参与他们的谈话。因为他的身份尤其尴尬。

他自西北帅府来,陆东震是他的大伯,陆西霆是他的父亲,陆景城是他的兄弟,不管他们认不认,都将他置于代人受过的境地。他无法发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身份是他自己。

这场战役最终会走向何方,陆景元甚至不确定自己应该支持哪方阵营,或者是期待哪方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一切都没有明朗之前,他努力把自己的精力和关注点投入到面前全然陌生的军校学习尚,好让自己的“质子”生活看起来过得快一些。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匆匆半个月过去,他竟然真的在学业上取得了成绩。

学校开设的文化科目,他虽然一时陌生,但毕竟有现代教育的基底所在,曾经匆匆翻阅的正志中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也起了一定作用,至少让他在看到教材里的那些文言术语时,不至于什么也看不懂。

至于军事训练,全拜陆英麟对他的原身自小的磨砺训教所赐,以及陆森罗本身的体育细胞强化,还有那在西北大帅府里风头大出的枪法加持,陆景元就像困龙觉醒般,在这个全然陌生的领域又开始如鱼得水起来。

就这样,月底测试时,他竟意外取得了全级第一的好成绩。不仅总分第一,门门功课还是第一,还拿到了历史最高分,打破了陆景城曾经创下的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