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北宋:我成了赵佶

关灯
护眼
第346章 用闪电战,直捣黄龙(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久经沙场的老将种师道闻听圣言,眉头微皱,沉思起来。

伐夏这段时间,他与心性大变的赵官家相处后,他深知赵官家的才智和谋略,绝非一般帝王所能及,因此他在回答时更加谨慎。

“陛下,折可求和折彦质率领府州两路先锋军,既已在静州城外的黄河东西两岸,大破夏军,取得大捷,夺得黄河渡口,让我军沿黄河顺流北伐无阻;实乃可喜可贺啊!”

赵吉微微点头,对于像种师道这些古代人,表态其看法,都喜欢作一下铺垫,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种师道继续说道:“老臣请率本部兵马,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出兵北伐!如此可增援府州先锋军,巩固已得渡口,防止夏军反扑。”

“老臣率部还可协同府州知州折可求部,占据黄河渡口要冲,确保我军进退自如。”

赵吉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今日视察大宋各部军营的目的,就是对夏国国都发动总攻前的一次动员。

“种老爱卿,朕若许你率部出征,除了你以上提到的作战计划,爱卿还有何高见呢?”

种师道立即回奏道:

“臣可率领本部兵马与府州兵马会师,集中优势兵力,先攻下静州城,再步步为营,逐城而攻,消耗夏军兵力,削弱敌军士气,逐步推进至夏国京城兴庆府城外。”

“以臣之愚见,如此一来,既可避免我军孤军深入之险,又能确保我军稳扎稳打,无后顾之忧,推进至敌国都城外。”

赵吉对种师道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悠悠开口:

“朕若依爱卿之计,何时才能攻克夏国京城呢?”

种师道看到了赵官家的面色有些不悦,但他这位忠直之臣,在军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百余年间,大宋时常出兵伐夏,像现在的西北军将领中的二种、折可求、姚古等多名将领的祖先,也都参加过伐夏之战,种师道也参加数次伐夏之战,而结果呢?

大宋历来的伐夏之战,很多时候都是开局一片大好,而最终不是因为孤军深入,就是因为各路伐夏的大宋官军作战思想不统一,有的为了争攻急进,有的为了保存实力而进军迟缓,最后导致百年间的每次伐夏之战,都没有一次能成功的。

老将种师道深知这些,故此,他主张的就是伐夏要稳扎稳打。

因为,在种师道等很多西北军将领看来,如今心性大变的赵官家御驾亲征,宋军节节胜利,占领了夏国的西京,赵官家开创出了大宋列祖列宗的伟大功绩。

因此,在种师道看来,他主张求稳,一定要保住如今占领敌西京的伟大战果。

其实,种师道等各路西北军主将的潜意识中,果真就真心希望大宋迅速灭掉夏国吗?

他们的答案,或许不一。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已经习惯于世代镇守大宋的西北,不敢说是“养寇自重”,但起码有了强敌夏国的存在,他们才有现在的地位,他们的子孙后代中较优秀者也都能世袭为将,领兵镇守西北的某一州,堪比唐朝的藩镇节度使。

种师道在回答赵官家的问题时,他或许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思,只不过在他潜意识中尚存“夏国不可能轻易被灭掉”在作怪。

种师道凭借自己与夏作战的经验,以及祖先参加数次伐夏之战的失败教训,迫使他在骨子里,力主伐夏时绝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求稳!

……

“微臣率部镇守大宋西北多年,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兵将骁勇,擅于骑射。夏国兵将喜速战,却甚惧消耗战啊!”

“微臣还听闻,夏国国都兴庆府,城防坚固,城内兵精粮足。若我军强行攻其城,必会损兵折将甚众,亦不见得能攻克兴庆府啊!”

赵吉有些不耐烦,问道:

“以种老爱卿之见,该如何伐夏吧?又该如何攻克西夏国都呢?”

“微臣建议,我大宋伐夏的数十万大军,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徐徐推进至敌京兴庆府城外,先围而不攻,消耗敌军……”

赵吉闻言皱眉,打断种师道的话,再次问道:

“朕想知道,依爱卿之计,何时才能攻克夏国京城呢?”

种师道看到赵官家脸色阴沉,虽然他心中有些惶恐,但他却坚持己见,按自己心中推算出的时日,如实答道:

“如此,若想攻克夏国国都,少则三个月,多则半载一年。”

赵吉轻轻摇头,微眯双目,不怒自威,冷冷道:

“种老爱卿之计虽稳,却失之于缓。”

种师道闻听圣言,他心里是不服气的,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

“朕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夏国将士用命。正因如此,若我军逐城而攻,必会陷入持久的消耗战中,届时夏国各地尚处观望的各部族,看朕御驾亲征伐夏,却并不能攻克夏都;

“其数路地方部落兵马长途来援夏国国都,朕与十几万伐夏的大宋官兵,岂不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吗?”

种师道闻听圣言,后脊背发凉。

“朕之意,当用闪电战,直捣黄龙!”

“呃?!”老成持重的种师道,听到赵官家口中突然冒出来的新词‘闪电战’时,他不禁惊讶出声,不解地请教道:

“微臣虽愚笨,却熟读了几十年的兵书。臣却未尝听闻过哪本兵书上载有闪电战。请官家教臣……”

赵吉突然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闪电战,种师道根本听不懂啊!

他的回忆起自己在现代社会时,无论是高中学世界历史时,还是大学借阅的战争书籍,亦或是他用手机刷视频时,都不只一次见识过赫赫有名的闪电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名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战术——闪电战。

它又名闪击战,实行此战略战术时,要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快速切割敌军主力,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即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赵吉记忆深刻的是,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电战(即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灭了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现在,赵吉虽然没有二战时德国的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这些行驶速度快的现代化战争工具;

但是,他意识到了,他御驾亲征攻克夏国的西京西平府后,城西郊外的滔滔黄河,正处在夏国国都兴庆府的上游。

大宋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发达,再者,从夏国西京郊外的黄河渡口还缴获的很多艘夏国船舶。

如果大宋的十数万官兵中的数万精锐乘船,载运着大炮等火药武器,借着黄河顺流而下,在兴庆府城东的黄河码头登陆,一样可以达到闪电战的速度优势。

当然,赵吉心中所想的这些,是不能对面前满脸疑惑的种师直接讲出来。

他只能挑闪电战的核心要素,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讲出来,给种师道解惑。

“种老爱卿,看过天空中的电闪雷鸣吧?”

种师道不解地点着头,道:“微臣自然见过电闪雷鸣。”

赵吉微笑道:“种老爱卿可曾听闻,或见识过雷电能将一棵参天古树给劈断、烧焦吗?”

种师道立即回答道:“微臣曾见过……”

赵吉微微颔首,道:“朕所言的闪电战,主旨就是要有闪电般的速度、还要集中大量的优势兵力,对敌突然发动奇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