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喋血艳电之后

关灯
护眼
第14章 青枫反汪(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徐清风和沈之泰乘船来到香港码头,通过多方打问,了解到赈济委员会第九区赈济事务的位置,由于王天凤提前已沟通好,杜先生还专门抽时间见了他们。他了解到沈之泰在复旦大学学习经济,就留在了赈济事务所工作。在和徐清风沟通过程中,知道她是一名演员,还出演过爱国电影,就推荐她去自己控制的电影公司工作。

杜先生平日里是不喜欢看电影的,他嫌电影院里较为漆黑,人多且杂。社会底层出身,通过打打杀杀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的他,对于黑暗的环境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拼杀和勾当,都是在月黑风高的暗夜里完成的。而且电影院里出于隔音目的会关闭窗户,导致通风效果不好,观众人又多,各种味道混杂,也是他不喜欢的。还有幕布上的人都像哑巴一样,没有声音,他觉得电影故事“千篇一律,呒没意思”,所以他非必要应酬,决不涉足电影院。

不喜欢看电影、不喜欢进电影院并不代表他不涉足电影生意。杜先生盘踞上海,势力渗入了上海上至政府,下至小商小贩。这让他在上海叱咤风云,各界无不看其眼色行事,被冠以“无冕市长”的称谓。当时上海的国产电影,三大公司鼎足而立,分别为“天一”、“明星”和“联华”。“天一”为邵氏所掌控,由邵醉翁一手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一公司已经结束在上海的制片业务,将全部资材运往香港,改名南洋影片公司由其子邵逸夫掌控,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联华”是左派中的政治人物筹建,主打爱国唤醒民众的电影。“明星”,它的创办人周剑云、张石川等俱是杜先生的门徒,张石川本是“天一”公司的制片主任,当他向老头子杜先生请示,想和师兄弟创办电影公司时,杜先生给予多方面的协助,除了给予他们巨额的资金支持,甚至还一度把自己在杜美路的房子改建为摄影棚。

雄厚的资金以及庞大的势力让他们能够招徕更多的明星,当时熠熠红星如胡蝶、阮玲玉等,莫不为杜门座上客,在上海稳执全国影业牛耳。和“天一”一样,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也来到香港设立分厂,徐清风就是在杜先生的推荐下进入的香港“明星”。进入明星电影公司后,她取艺名为“青枫”,这是一种根植在祖国大地上的植物,代表着真挚、朴实、耐寒、耐旱,又使它们有一种坚韧的美丽,秋日它红叶如锦,又代表着满腔的赤诚和热情,这也正是自己所在组织的色彩和特性。因为是新人,现在她刚刚参演几部电影,公司为她提供了公寓居住,但她为方便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她就给自己租了这间劏房。

她和沈之泰毕竟都是刚到香港不久,加上作为演员服饰化妆品以及所出入场所大都消费很高,自己薪水也仅仅够生活,租这间房子使用的是离开上海时王先生赠与的200美金,所以名义上这里是两个港漂共同的“家”。因此在街头演出《最后一课》募捐时,沈之泰给唐明仪留了这个地址请他来家里做客。

徐清风人虽在香港,但心系祖国,一心向组织。到港后的第二个星期,就有一个邮差给她送来了一封信,写信人姓曾,在信中提到了老潘,还约她下周三两点在“反汪回国服务团”总部见面。有了组织的消息,她兴奋异常,仿佛迷失的孩子找到了家的方向。徐清风按信中要求,准时赶到那里,接见他的是一个留着寸头的中年男子,消瘦的脸型,浓眉下是深邃的眼睛,双眼皮,典型的广府人的特征。来人自称叫“曾生”,在香港对男性尊称都是由姓冠以某某生。

曾生告诉她按照组织原则,他将成为徐清风在香港的上线。她刚来香港,对道路和香港人的生活习惯不了解,组织暂时交给她的任务是和“反汪回国服务团”的爱国青年一起宣传募捐,利用自己演员的身份广播反汪的爱国思想。由于汪逆回国后在上海倒行逆施,尤其是其爪牙76号内的汉奸特务,利用威胁、恐吓、绑架、暗杀等各种手段,搞得上海怨声载道。徐清风以艺名“青枫”引领“反汪回国服务团”的爱国青年们,捣毁了汪逆在香港的宣传阵地《南华日报》机关。还利用自己在上海曾和沈之泰公演过《最后一课》的经历,拉来在赈济事务所工作的沈之泰,每周末在街头上演那经典的爱国场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