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国上医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五十九章 韩主任的急诊观(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张瑞华之所以给褚建林打这个电话,还真是想先了解一下情况。

一方面,方乐在沪上要做劈离式,这个不仅仅田边有郎有兴趣,张瑞华也有兴趣,作为肝外科专家,没几个人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所以张瑞华想了解一下,看看究竟什么情况。

另一方面,作为中间人,张瑞华提前打听一下患者的具体情况,也是理所应当的,到时候也好给田边有郎细说。

肝移植手术难度大,要求高,万一到了燕京,田边有郎觉的拿不动,岂不是让田边有郎难堪?

只是张瑞华没想到褚建林直接就猜中了。

“张主任还真问对人了。”

褚建林道:“确实是我们协和。”

“听说方医生在沪上那边也要做肝移植,这是和你们协和碰上了?”

张瑞华笑着道。

“方医生要做肝移植的事情张主任也听说了,消息灵通啊。”褚建林有点意外。

“沪上的牛宝华给我打的电话,说方医生要做国内首例劈离式。”张瑞华笑道。

褚建林一愣,然后就明白牛宝华打这个电话的目的了,或许牛宝华也就给张瑞华打过电话,告知过。

“既然是协和,那我明天尽量给田边教授说一说,只可惜,不能看方医生的劈离式了。”张瑞华呵呵笑道。

“张主任可能不知道,牛宝华说的劈离式,其中一位患者就包括我们协和。”褚建林缓缓说道。

张瑞华一愣:“褚主任,怎么回事?”

褚建林也不隐瞒,把情况说了一遍。

在这件事上,褚建林是不好直接给张瑞华打电话的,就像何文魁说的,褚建林是协和的医生,是他爱人的主治医生,站在这个角度,褚建林主动给张瑞华打这个电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还是那句话,医学无国界,医生有祖国,褚建林是医生没错,但是也是协和医院的医生,首先要操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这件事上,褚建林可以去劝说患者家属,可以去做思想工作,但是不能在行动上去给患者家属制造困难。

但是张瑞华打过来电话询问,那就不同了。

说穿了事情还是那么一个事情,无非也就是心境问题。

我没有主动,我就问心无愧,别人打听我如实说,也是应有之意。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张瑞华听罢,这才明白其中还有这些事情,怪不得牛宝华说的手术时间和燕京这边时间撞上了。

“褚主任,那你的意思呢?”

张瑞华问:“这件事我就不告诉田边有郎了?”

“张主任该说就说,如实说就行。”

褚建林道:“咱们是当医生的,站在医生的角度,肯定是赞成方医生的方案,但是患者求上门,咱们按规矩来就行。”

“我知道了。”

张瑞华应了一声。

如实说的话,田边有郎应该不会同意。

.......

急诊会议现场。

早上七点多,一群急诊科专家主任吃过早饭,就到了会议室门口,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聊着天。

通过这几天的会议,韩胜学已经成为不亚于燕京医院和协和医院等几家医院专家的另一位红人了。

作为急诊科专家,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想过涉足肝外领域,但是却也不妨碍认识韩胜学这位西京医院的科主任。

在会议室聊了一会儿天,时间差不多,一群专家这才进了会议室。

“这几天咱们就未来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做了一些探讨......”

主讲台上,主持会议的急诊医学会秘书长做着例行会前发言。

“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几天咱们也都进行了分析,今天上午的会议咱们就灵活讨论,要是有人有什么看法,可以上台发言,咱们各抒己见,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有人要发言吗?”

秘书长询问之后,现场有人举起了手。

“好,燕京医科大附属医院的旬主任......”

燕京医科大附属医院的荀保国讲过之后,秘书长再次询问:“好,西京医院急诊科的韩主任......”

韩胜学走上主台,试了试话筒,道:“秘书长和急诊医学会的几位领导说的非常好,未来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占据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急诊科承担的急救任务也会越来越重......所以我认为,急诊科作为医院的桥头堡,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多元化发展,不仅要在急救方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在在急救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自身水平.......”

“我觉的未来急诊科室,最起码要有相应专业的各专科医生,人数不需要多,群体不需要大,但是在关键时候要能缓解科室和医院压力,像我们西京医院急诊科,目前在手外、肝外.......”

“......”

下面不少急诊科主任都听的“切”了一声,这姓韩的,脸皮是真厚啊。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