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京华天娇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京娃娃》(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听着老爷子讲着,文父忍不住问女儿:“那个时候,都叫工人?不叫匠人什么的?”

“是啊,爸。那个年代大家都叫工人,还不存在匠人一说呢。包括当时的人形厂,也是以大工厂的方式进行运作的。现在这种工厂少了,更多的是留下了一些传承手艺的工人,可这门手艺在现在这个时代日渐衰减,能坚持下来的便是手艺人或是匠人了。”

“嗯,是这样。欣欣,看来这些日子,在京华坊还真学到不少东西呢。”

“学以致用,我这才哪到哪儿。”文欣谦虚的说

只听台上赵老爷子继续讲道:“《北京娃娃》这本书,里面讲的都是技艺,可能对于大众来说并非能看懂。这都是我大半辈子的经验,对于从事这行的晚辈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帮助。当然在这里也不得不提一句,我徒弟现在的绢人工作室——京华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属于是年轻一辈的手艺人了,我很支持年轻一派的非遗,在现在这个时代,能静下心来坚持一样东西,真的很难得。”

老爷子点名表扬京华坊,再看台下各位,一个个低着头都不好意思了。雨燕和杜娟在一边,悄声的跟大家说:“抬起头啊,这有什么可害羞的。”

可雨燕的声大,就连台上的老爷子也听到了。老爷子开玩笑道,“看来,孩子们还是很谦虚的。非遗要的就是这种谦虚的精神,这种谦虚是能让我们心静,而后再去创作绢人,你们这个状态啊,我当年也有,就是这么过来的。加油!年轻人,相信你们。”

《北京娃娃》对赵玺师傅来说,等于是绢人生涯的结语。到发言的最后时刻,他说:“这部书,对我来说是一个结束。可能大家会想,是不是人们穷尽一生去坚持做一件事,等到最后的时候出一本着作就算是结束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一本着作代表的是我这一生完结,留点东西给后辈,好让后辈从这些东西中汲取营养,对其进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穷尽一生的意义。”

赵玺老爷子这番话,让大家着实感动。雨燕含泪,更明白了师傅这么多年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着急出了这本书,意义终究还是为了传承。

杜娟深刻的点头,老爷子的话更是受益匪浅。她看着在座的所有人,慢慢的才发现除了奶奶和秀芬阿姨未到场之外,就连柳天也没到。直至等到活动结束后,杜娟忙跟老妈说着情况。

“小天也没到?不应该啊。”雨燕担心起来,“刚才一开始太忙了,我都没顾上这些,这家是不是真出什么事儿了!娟儿,你就没跟小天打一电话?”

杜娟亮出手机,“打了,妈。您看我都打了好几个了,可人家不接啊。”

雨燕意识到不对劲,自己也忙掏出手机来。杜娟正要继续给柳天拨过去,不想柳天的电话就进来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