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冷若冰霜的青梅竟然爱吃醋

关灯
护眼
第454章 戏(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蒋彦玲拉着施盈盈去了前面听戏,苏凌也去了前面。

不过位置和位置直接有个差不多半米的距离,所以还算宽敞,人与人之间也没那么靠近。

这时候群里柳思瑶学姐又发了一条群消息,告诉大家一会看见精彩的部分记得要喝彩,不要随便乱起哄。

陈逸飞没有把这条消息给陆月欣看,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喝彩和起哄都不像是陆月欣会做的事情。

这时候戏台上的灯光忽然一黑。

“开始了,开始了。”这时候听见李易安用那奇怪的调子兴奋道。

灯光再次打开的时候,戏台上面站着一位穿着唐装的老人,看着十分和蔼可亲,他是这家戏院的院长。

开场白不外呼就是欢迎各位来捧场,表达感谢,今天还特别点名感谢了一下青州大学的各位学生能够前来学习戏曲文化。

最后的时候告诉了大家今天这场戏的名称。

《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逸飞不由感慨自己今天还真是和梁祝有缘。

看过不少关于梁祝的影视剧,但是以戏曲形式的还是第一次见。

戏曲表演往往是按照一幕一幕进行的。

第一幕就是“英台离家”。

祝英台年芳十六,想同同龄的男子一般去杭州的书院学习,但被祝员外拒绝。

“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该学三从四德的道理,学些针线活胜过读书百倍。”

这是祝员外拒绝祝英台的说辞,也是过去数千年里,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说辞。

还有一个场面让陈逸飞印象深刻,祝英台登上阁楼,望着窗外。

“我若像是那蝴蝶一样,有一双能够飞舞的翅膀该多好啊,就可以飞出这座阁楼,飞出这面围墙,看看外面的山,看看外面的水。”

花旦哀怨的戏腔,凄美的眼神,透露着对自由的渴望,对封建世俗的不满。

背景音乐是华夏的乐器演奏,尤其是那二胡的声音,婉转凄凉,听得人心生郁闷。

熟识梁祝故事的陈逸飞,听见这一句后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好在祝英台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姑娘,将自己的贴身丫鬟打扮成书童,自己女扮男装,偷偷溜出了祝府。

“我不相信,男子能求得学,我们女子就求不得,我不相信,男子能明事理,女子就明不得。”

第二幕是“雨亭结拜”。

祝英台路遇大雨,便到草桥亭里避雨,遇见了一名书生和他的书童。

祝英台的丫鬟说漏嘴,喊了声祝英台小姐,急中生智的祝英台谎称家里有个九妹,也想求学,却被顽固的爹爹拒绝。

“这世道不允许女子读书实在有失公允,男子要读书明事理,难道女子就不能明事理吗?都是父母生养,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书生的话,和这个世道其他男子的话都不一样,因为他是梁山伯。

此话甚合祝英台的胃口,两人越聊越投机,最后梁山伯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

折下了亭边的柳枝当做香烛,两人拜天,拜地,对拜。

两人携手一同前往书院,第二幕结束,中场休息。

“陈,刚刚他们是在成亲吗?”李易安忽然回头问陈逸飞道。

“嗯?你怎么会这么问?”陈逸飞好奇问道。

这哪里看出来梁山伯和祝英台成亲的。

“我看过你们华夏人的结婚,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李易安用那奇怪的调子说着。

“呃……”陈逸飞愣了一下,刚刚戏台上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结拜的时候好像是这么个差不多的流程。

“不是哦,他们只拜了天地和对拜,没有拜高堂。”陈逸飞摇摇头道。

“那屋子不是高堂吗?”李易安不解的问道。

陈逸飞顿时明白李易安是把戏楼理解是高堂的意思了。

“高堂是爸爸妈妈的意思。”陈逸飞只得给她解释了高堂的含义,附带的然后又给她解释了结拜的意思。

“祝英台不是女的吗?”李易安疑惑的问道。

“……”

陈逸飞也知道这也不能怪李易安,毕竟人家国籍摆在那,华夏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听不懂也不能怪人家。

“我来和你解释吧。”这时候杨雪婷对李易安微笑道。

于是杨雪婷就真的开始为李易安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刚刚那两幕梁祝的剧情,听得李易安频频点头,津津有味。

陈逸飞突然感觉杨雪婷要是做老师的话,肯定也会很受学生的喜欢。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