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 这是我的荣幸(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问题已经不大了!

甚至,ir126甚至已经成为了后续科研研究的主要方向。

“辛苦了!”

陈恭对着杨丽笑着说了句。

杨丽此时斜躺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了句:“我妈问我,是不是被绑到黑砖窑了!”

陈恭讪讪一笑,这几天,杨丽的确是辛苦了。

他没有足够的时间,论文的协作和细化,基本上都是杨丽在进行。

这段时间,陈恭是下来班过来。

而杨丽是……基本上吃喝拉撒就在这里了。

甚至,就连睡觉,她也在办公室凑合过。

终于完成了!

陈恭笑了笑:“第二作者写你!”

杨丽连忙站起身子,赶忙摇了摇头:“别!”

“还是写杨院长和齐欢主任吧。”

“我做个第三作者也行了。”

“毕竟……有些sci,说不准第三作者也有含金量呢。”

陈恭犹豫片刻:“那你搜搜……那个文章第三作者有含金量?”

杨丽顿时翻了个白眼:“《柳叶刀》,你发啊?”

“那也得人家要你的才行!”

“我自己水平自己心里有数,可别让我自取其辱了。”

陈恭听完,也觉得有道理。

《柳叶刀》虽然不是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是……人家是“医学网红”期刊啊。

而且,陈恭上次翻译的作品,就是爱思唯尔公司的。

陈恭思考片刻之后,没有犹豫,直接开始投稿!

杨丽见状,顿时傻眼了:“我靠,你真发了?”

陈恭点头:“对啊!”

杨丽一听这话,差点瘫软的坐在地上:“大哥!”

“你知道《柳叶刀》的改文有多麻烦吗?”

“十几次改稿都是很正常的。”

“你让不让我活了。”

陈恭摇了摇头,笑了笑:“不会改的。”

杨丽对于科研的理解和思维还是差了一些的,他对于高端视角的缺乏经验的。

自从上一次,陈恭翻译的《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就让他意识到了很多东西。

最为重要的……就是科研理念和科研成果。

《结合转化医学科研模式,从三羧基循环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探讨》

可以说是要热度有热度。

要流量有流量。

甚至……就连成果都有了。

你还要啥?

发表完论文之后,陈恭的重心也回到了临床中。

时间,过得倒也很快。

赵雷和秦学海两人可是累趴了。

可是……

这一圈转下来。

他们俩都傻眼了。

压根就没拿到钱。

两人显然都低估了这件事儿的影响力有多大。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逼近,他是真的头疼了。

该怎么办?

而此时。

英国伦敦。

作为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柳叶刀》,此时总部大楼内。

一张马蹄形的桌子旁,迎来的每周二、周四一次的例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一次例会,却是全世界的医学科研界都想一探究竟的。

聚在这里的编辑们,正在就30余篇论文能否发表在《柳叶刀》或旗下期刊上展开讨论。

这些研究论文能走到这一阶段,已经是百里挑一的结果。

在每年投给《柳叶刀》的8500篇论文中,只有12能够被遴选出来进入同行评议环节(即由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对论文进行学术评估),而最终被发表的论文仅占4。

《柳叶刀》的全球审稿人数据库拥有多达15万名专家,合作的统计学家有260人,而每篇论文至少要经过这其中三位资深审稿人和一位统计学家的评估。

论文的研究假设、实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都会以五分制打分,之后才会进入候选名单。

在参加选稿会的讨论之前,《柳叶刀》的编辑们都会通读每篇论文,并在电子审稿系统中添加自己的评论。

在今天的选稿会上,编辑们讨论了包括“胎儿畸形、乳腺癌存活率、孕期吸烟、艾滋病毒、结肠息肉及在工作场所配备跑步机的益处”在内的种种话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讨论也异常热烈。

而今天,此时的会议室内,却迎来了一次罕见的安静。

“全票通过?”

“通过!”

“必须通过,这一篇文章很不错,转化医学,难以置信,这科研思维,我相信会让世界震惊的。”

“没错,抛开转化医学不说,这一篇文章的含金量真的很高,因为三羧基循环到临床的过程中,很多年了一直迟迟没有很好的进度,而这一篇文章很有价值!”

“你错了,这课题虽然很优秀,但是只是转化医学的个例,这个研究,会改变世界的格局的。”

“这是对于医学研究领域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美国之前宣称他们的科研投入全球第一,可事实证明,他对美国老百姓的健康事业,并没有什么贡献,反倒是加剧了医药公司的利润比,这不是医学,这是生意!”

一般来说,为了一篇论文,会议室会分成两派,大家进行辩证思考。

而现在呢?

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一篇论文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

《柳叶刀》的主编,理查德霍顿。

此时看着现场的情况,问了句:“大家觉得,这一篇文章怎么样?”

“很优秀!”

“完美!”

“他配得上一个封面!”

伴随着众人的话音落下,理查德笑了起来:“我觉得,可以插队!”

“安排下去,我要在最新的期刊中,看到这一篇文章,而且……是封面作品!”

“立马安排人前往中国,我要增加一个对作者的采访!”

“21岁!”

“陈恭!”

“《信号分子下游事件分析》的作者!”

“我很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儿?”

此话一出,顿时”

理查德耸了耸肩,把手里的信息给众人看了看。

众人看完之后,顿时傻眼了。

他们见过天才,见过伟大的科学家,可是……陈恭的21岁,却真的把大家吓到了。

这显然太不正常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牛津大学慢性病研究中心主任,同样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研究组组长的赛斯科尔忽然说道:

“我去吧!”

“世界慢性病研究中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步了!”

“我对他很感兴趣。”

“我也对他后续的研究很感兴趣。”

“ir126后续研究,我太期待了。”

听到赛斯的话,理查德顿时愣了一下:“赛斯教授去,我相信这是最好的答案!”

“我相信你的前往,会让这个年轻的天才喜出望外的。”

“毕竟,他既然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肯定离不开你的启发。”

赛斯微微一笑: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对世界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来说,是个好消息!”

“而且……”

“你们可能不知道,世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小组,去年还有结余经费将近1000多万美金。”

“这笔钱,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和领域。”

“而现在,我觉得……这笔钱,应该有了着落了。”

听见赛斯的话,周围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

赛斯可是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研究中心的组长。

这在世界医学圈子里,无论是那个国家,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忽然间,理查德忽然笑了笑:“真的是个幸运的小子!”

赛斯摇了摇头:“不,这是我的荣幸!”

众人闻声,全都沉默了下来。

ps:写的少了点,哎……感冒了,淦!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