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文娱:我在娱乐圈当大佬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广告(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在第六天的时候,正如江南所预料的,一些大公司开始找到刘洪川,表达了合作广告的意愿。

刘洪川特地咨询了江南和柳鸿艺的意见。

在这点上,他很佩服江南的眼光,如果不是江南沉得住气,广告位早就订出去了。

像少儿频道这种新开的栏目,如果不是收视率上来了,关于广告,你得求着别人来。

一时的收视率飙高,不代表这个节目会一直保持稳定。

最开始的高位,可能只是大家猎奇下的表象而已。

等过了新鲜期,这个收视率就下来了。

这也是当初那些大企业没有急于出手的原因。

他们是在观望,看看这个数据到底是因为新鲜,大家才来围观的,还是确实牛逼,能留得住观众。

显然,经过五天的验证期,所有人都相信,这绝非一时新鲜,而是能把观众留下来的优秀节目。

其实,电视里面演的是什么他们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有某一时间段的收视率。

而且是能稳定的收视率。

那才是他们判断值不值得为此投资的重要原因。

简而言之,企业倾向于选择高价购买收视率稳定的广告位,而不是以低价中标未知的广告位,这是出于一种稳健和理性的考量。

将宝押在不可预测的位置上,类似于赌徒的行为,这种冒险的做法对于品牌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站在企业的角度,收视率的高低和投入产出比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里所说的投入产出比,不是指广告投放能够带来多少经济回报,而是指广告对于企业品牌的提升作用。

所以,企业宁愿花费更多的资金,也要找到能够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广告位。

从企业负责人的角度来看,负责广告投放的领导更不会去冒这个险。

虽然,花小钱办大事是一种令人佩服的策略,可以作为个人履历的亮点。

但是,一旦决策错误,可能会直接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负责此事的领导,也不会过早采取行动,而是倾向于求稳。

毕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刘洪川是体制内的人,并不关心商业上的弯弯绕绕。

相对而言,柳鸿艺作为业界大佬,对行业内部的运作机制有着清晰的认识

这也是当初柳鸿艺对江南说:“早签有早签的好处,晚签有晚签的好处。”

他深知,对于收视率能否稳定这个事,谁也吃不准。

早签了,可以落袋为安,免得夜长梦多。

但同时也可能面临价格和品牌方不如意的情况。

晚签,那也是建立在保证收视率的基础上。

收视率保证了,自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收视率只是一时的勃起,后面就阳痿了,那样会更无人问津的。

现在的局面就打开了,就冲这收视率,而且是这么稳定的收视率。

来投放广告的企业,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迈进这个门槛的。

这是一个身份和实力的象征,也使得这个节目的广告位更加炙手可热。

这个时候,江南把谈判的事情交给柳鸿艺了。

毕竟,在商业谈判的气场和地位上,江南自知与柳鸿艺还有些差距。

很快,具体的广告费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