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章:你分明就是在骂我!(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尚书台衙署内。

张韩和荀彧相对而坐,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我刚从宫中出来。”

“陛下还秘密召见你了?”荀彧说完这话低头深思了片刻。

也对,他向来是较为宠信你的,即便是知道你偷偷返回许都,也可以用乱世从权宜之说,不追究罪责。

“有何密令?”

“今日,华歆在朝堂上面见天子,提出了劝进之言,让丞相再得皇室特权,此事,兄长还不知道吧?”

“不,不知道啊……”荀彧直接立起身来,神情里有些许震撼,同时还有些许愠怒。

“华歆,竟敢如此?!”荀彧语气颇粗厉,而他的气度一向十分沉稳,可见现在心中忿怒到了何等地步。

“先别急,”张韩伸出手安抚住,平静的道:“我也是刚刚知道,华歆此獠,实在可恶,趁着丞相不在,无人呵斥此行,竟然突然发难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我就好奇,他背后是不是还有人教?”

“哼,”荀彧冷哼了一声,余怒未消,思索片刻道:“没有人教,他本就已是名流,又有不少家族利益相投,需要的是功绩。”

“现在,他就是在取一桩别人无法复得的功绩。”

“伯常这次秘密回来,被他抓到了机会,不少人都会暗中以为是你授意,当初你去南阳时,他在荆州为客,在旁人看来,你们是有情谊的。”

“不错!”张韩登时恍然,这么说就明白了,恐怕不少人还以为这是张韩的手笔,以为华歆和陈登等人一样,是自己的羽翼。

这一手,还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猝不及防。

“文若兄长看清这些投机者的面目了吧?”

张韩在旁愤恨到咬牙切齿,“丞相根本无此心思,却被他们强行拖上此道,若是日后传出去,还以为是丞相授意,这些人,当真是把我等多年维护的名声都败坏了。”

“不错,”荀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至德之名,其实都是多年维持至今,可谓是步履维艰。

荀彧最是知道其中之艰难抉择,张韩更是因为此主张,导致遭到之前各家旧汉派、心向冀州的谋臣所害。

多少次被人暗算之举,换来了曹操一个至德的名声,好不容易维护了君臣和谐,现在终究还是又到这一步了。

“正是有这些人在,才是大汉之危。”

荀彧暗暗说道,整个人陷入了一种愠怒的状态,估计要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愤怒一整夜了。

“现在该当如何?兄长要进宫去面圣吗?”张韩伸手按住了荀彧的肩膀,郑重的说道:“陛下方才和我说,整个朝堂之上,他想不到能有谁肯站出来驳斥此人。”

“而我,第一瞬想到的便是你。”

“我觉得,兄长一定不能去公然驳斥,不可在朝堂上反对,否则中他人之计也。”

“中计?”荀彧目光一凛,回头来奇怪的看着张韩,“这话事何意?”

“中何人之计,又有谁会在暗中谋划?欲害我等?”

张韩道:“何人我不知道,但他这么说,明显是知道兄长你定然会去殿上驳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丞相必定会心中生嫌,可其实你是冲着华歆去的。”

“这不就是,打算斗垮你们颍川集团吗?”

“集团?”

荀彧第一次听到这种词汇,但是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便是由他举荐上来的官吏,以及和他关系较近的这些朝臣。

自己若是一被嫌隙,其他人也自然会因此遭到贬谪、弃用。

此刻张韩再次一拍荀彧的肩膀,目光凝重的道:“这是冲我们来的,华歆所谋,很可能不只是要功绩那么简单。”

“此言有理。”荀彧淡淡点头,觉得华歆此举并不简单,但是还没有足够的信息能猜到他到底要做什么。

张韩脸色微微一寒,再次拱手道:“话已至此,兄长自己考量,总之不可中计,否则大势不能更改,还要被人算计。”

“这件事,我已建议陛下拖到丞相回来再说,若是真能大胜,拿回冀州重略之地,其实倒也无妨,若是不能,自然也无需再提,不了了之即可。”

“好,我知道了,”荀彧已经重回淡定之色,不喜不怒,抿嘴冲张韩扬了一下嘴角。

……

一日后。

贾诩被请回了中郎将府邸中。

曹昂自己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有这么多名人,在自家府邸上……蹭住。

而且还要日夜宴请,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自己还要忙碌于公务,晚上甚至都不着家。

现在他已经在怀疑这是谁人的宅邸了。

“肯定有益处啊,”贾诩听完了情况,马上就反应过来了,笑着和张韩说道:“君侯在当下找不到他欲投效之处,也是应该的。”

“君侯身后有徐州、青州、兖州、豫州的羽翼,其实已经非常丰沛。”

贾诩摆了几个碗在桌上,就代表了各州和张韩结交的势力。

“他投效哪一方,都不能占得好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他都不站。”

“那是给谁看?”

“给冀州党看。”贾诩认真的说道,神情笃定,目光坚实,盯着张韩的双眸。

“哦!”

张韩和杨修恍然大悟。

杨修这般聪敏,从小遇到很多事都是一点就通,但是现在他发现天外有天了。

他一直觉得是张韩多疑,人家可能就只是单纯的为了出名取功而已,所以才哗众取宠的先去进言。

姓华嘛,哗众取宠很正常。

贾诩这一句话,才是真正拨开云雾,一切就都想得通了。

冀州党,清正之人居多,和张韩、荀彧、郭嘉皆有仇怨,最多是那些清高之人,真正能够敬佩荀彧,不会暗中行事。

但冀州党一旦回归朝堂,他们的权势也不一般,为了均衡,必定会分一部分权势到他们手中。

这个时候,华歆这种先行出言劝进的人,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这样的人宛如龙头,为后来者引路,自然而然就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么说,华歆是料定北疆占据结束,会有大量的贤才进入朝堂,所以才感公然暗算张韩等人。

“不对啊,若是如此,他怎么会说出反汉室之言呢?”

“这自然是敢的,”贾诩轻笑,轻抚胡须说道:“冀州早就已经不奉大汉之命了,他们不肯归降的人,就一定会死在战场上,誓死不降。”

“而愿意投降的人,都是肯自归袁转为到归丞相麾下者。”

“如此,这局面就明朗了,此计乃是先取功绩,行人之先,占尽了劝进的功绩,表明他忠于丞相之心。”

“其二,趁着君侯秘密回许都,他趁机入宫,暗中再散布流言,让人误以为是君侯授意。”

“这样,世人的矛头都指向君侯,他亦能脱身于汉臣的仇怨之中,特别是在外的诸侯,若是仍旧要与丞相交战,那就意味着,君侯被放在出师之由上。”

“其三,就是君侯所说的,此事还有可能会让人误认为是丞相暗中授意,于是很多忠于丞相之人,也会因此心灰意冷,君侯第一时间去告知荀令君,做得很好。”

“做得很好?”张韩听着不对劲,双眸一瞪直接盯住了贾诩。

“不,不是,”贾诩连忙摆手,“是十分英明。”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