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将门嫡女杀疯了

关灯
护眼
第138章 加罪(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秦知晓以秦剑之名写了奏折,请皇上派人来漓城接收秦家军,另外将漓城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特意说明钱博闻在城中大肆搜刮财物,并将漓城官衙现银五十万两收入个人腰包。

如今,官衙没有银子为百姓修缮房屋,漓城严重缺粮,百姓和将士都饿着肚子,不明真相,怨声载道。

秦剑献计由接管官员带粮草和修缮房屋的银子前来,如此,定会为皇上赢得漓城将士及百姓之心。

信尾故意提了一嘴:请皇上关照秦大小姐,漓城将士都很想念她,若她安好,秦家军改编事宜定能成功。

她人在漓城,也不妨碍给钱家加一条罪证,让钱氏无暇害人。

反正此事不可能查证,钱家若是不认,更会让皇上恼怒。

若是钱家认了,自掏腰包补上这个窟窿,替漓城百姓赢得这笔银子,当然更好。

信由官府驿站以八百里加急密报护送,预计五日到达东京。

秦知晓估算皇上需思量后定夺,再选人前来做交接,带来禁军制服等物什,商议救助漓城方案等,待到成行至少要十多天后了,这段时间足够她收集钱氏通敌罪证了。

……

秦剑的奏折秘密送入宫中到了皇上手上,皇上看完发了好一通脾气。

钱博闻竟然私吞五十万两银子,可惜死无对证,这五十万两银子的坑难道要朝廷填吗?

皇上马上宣韩太傅和参知政事薛大人入宫商议。

后宫如今局势不明,人心惶惶,都在观望看下站谁一边。

后宫本有皇后、两位贵妃、德舒二妃,一位贵仪,其他的低等嫔妃十来位。

舒妃被降为昭仪,两位贵妃共同执掌后宫事宜,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德妃却渐渐浮出水面。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德妃的父亲韩太傅,他最近动作很是频繁。

文官清流一派以韩太傅为首,平日里擅长中庸之道的韩太傅,就在钱氏一族被频频弹劾之后,便开始行动起来,联合各大朝臣及御史台深挖后族的各种罪证。

天鼎立国之时,先帝册封了二王爵、三公爵、四侯爵、二伯爵。

二王便是先皇后祖父武安王韩氏及振国王秦氏。

武安王十五年前战死,先皇后因陷害嫔妃皇子,被废后随废太子静王远去海南后,武安王一脉基本无人再入仕,等于在朝堂丧失话语权。

二王如今形同虚设,再无竞争力。

三公的定国公钱氏、平国公田氏、保国公沈氏本为三大士族。

除了田氏其他两家都是凭借武力立下战功,并辅佐先皇建国,扶持当今皇上登基的大功臣。而田氏纯属皇后母亲家族而得势。

四侯爵中,除了宣平侯钱氏外,永昌侯薛氏乃德妃祖父,其父就是参知政事薛大人,位列正宰。

另外一位侯爷是昭武侯罗氏,是罗贵仪的祖父,罗贵仪的舅舅就是同平章事同大人,位同副宰。

薛氏与罗氏家族有姻亲关系。

剩下的忠孝侯冯氏就是原来的舒妃、如今的冯昭仪母家,子孙辈也无人入仕,全靠着祖辈的荫泽过日子。冯昭仪失势后,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接下来的两位伯爵是孝义伯和太平伯两府。

太平伯是先皇后的母亲程家,当年被先皇后的事情受牵连,基本消失在朝野。

如今朝堂实际上是四大势力。

一是后族的钱氏一族、田氏一族。

二是沈贵妃的沈氏一族。

三是德妃薛氏、程氏一族。

四是罗贵仪的罗氏、同氏一族。

韩太傅联合罗氏一族,牢牢把控朝堂文官阵营对抗整个后族,如今算旗鼓相当。

韩太傅与罗氏对皇上收了秦家军自然乐见其成。秦贵妃位列贵妃之位,振国王原本也是劲敌之一,如今秦家主动交出兵权,秦氏再无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