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神秘世界

关灯
护眼
外一章 烈日天帆(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作者有话要说:故事结构重新调整。

<="1"/> 在红日星系的一个轨道上,漂浮着一张巨大的帆。 它的“巨大”达到了什么程度?它巨大到了,在正面一看到它,几乎没有人会相信它是人造物的程度。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如此巨大的东西,它只能是自然形成的,像蓝星、火星、木星等行星一样的天体。 这张帆的面积惊人地达到了一亿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程度。蓝星的赤道半径是六千三百七十公里,那么蓝星的赤道横截面积约是一亿二千七百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从正面看去,这张帆比蓝星还要大。人类如何能造出如此巨大的物体? 这张巨大的帆,它承受的红日光压和红日风的向外的推力,正好等于它受到的红日引力。因此,它可以自由地伸展,自由地漂浮,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当然,这不是说它没有动力。 这张帆是由能够进行光电转换的纳米薄膜制成的。一克石墨烯薄膜可以伸展两千六百三十平方米。而这种化合物纳米薄膜更“薄”,一克的重量可以铺展的面积达到石墨烯的将近四倍,即约可以铺展一万平方米的面积!一公斤这种纳米材料就可以铺展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一吨这种纳米薄膜就可以铺展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用这种薄膜铺展成蓝星横截面的大小,只需要不到一万三千吨的这种纳米薄膜。也就是说,将一万三千吨这种薄膜在太空展开,从正面望去,将看到一个和蓝星截面一样大的大圆盘。 从星际远处望过来,这个大圆盘的存在就像是红日星系多了一颗行星。只是,这个“行星”只有一万多吨的质量。而且,它的运行完全不遵循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规律。 假设在以光年为计算单位的遥远星系中,存在不弱于人类的智慧生物,他们正在像人类一样架起庞大的太空望远镜观察这个神秘的宇宙。在某一刻,他们偶然看到了红日这颗遥远又普通的恒星。 当红日的几个行星围绕红日运转时,遮挡了红日向外射出的光线,从而会使得那些正在观测红日的智慧生物觉察到红日光线的变化。通过分析红日光线的周期变化,他们就能计算出红日这颗恒星有多少个行星,这些行星的轨道是什么。 经过计算,他们会发现,这个恒星有一个“行星”非常特别。它的周期似乎并不固定。甚至可以说它是“随意”漂浮的,并不遵循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规律。而且,这个“行星”运动到红日正面,遮挡红日光线时,它似乎是半透明的,能透光的。 这难道是个稀薄得连光线都能通过的气态星球?或者说它只是一团弥漫于那一处宇宙空间的稀薄气体?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出类似的疑问。 相对于红日星系的其他行星,这样的疑问会使他们会更加关注这个不遵守行星规律的“行星”,试图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最终,他们会发现这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一个如行星一般巨大的星际信号发射器。 这就是唐国牵头实施的“天帆计划”的目的。“天帆计划”的目标就是,他们要制造一个直径接近蓝星的巨大信号发射器,进行星际空间通信,达到探索、联系星际智慧生物的目的。 这个巨大的纳米薄膜构成的大圆盘,就是“天帆计划”中作为信号发射器的“天帆”。它于五十年前建成。 提出建设天帆系统的时候,仅仅以唐国的太空飞船运载能力,就可以达到每年三千吨的水平。在国际协作下,以每年一千吨的速度建设天帆系统,并不困难。按照这个速度,如此巨大的天帆系统只需用十三年的

时间就能建成。 此刻,天帆旁边正有一艘大型太空飞船缓缓靠泊。说它大型那只是蓝星上的人们的分类。以它不到一百米长的体量,与这张大帆相比,就像一颗沙粒比之于一座大山,它小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一艘无人货运飞船。这艘飞船的装货卸货都是程序控制自动进行的。 这艘飞船运来了大约一百吨的纳米薄膜。这些纳米薄膜,将被用于更换那些被星际陨石颗粒打穿,破碎严重的薄膜单元。纳米薄膜被打穿几个孔,并不严重影响它的功能。只有在纳米薄膜单元破损严重,功能大幅削弱时,才需要更换。 天帆系统的薄膜更换工作由机器人自动进行。这一百吨纳米薄膜,可以更换一百万张组成天帆的薄膜单元。 天帆是由一个个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的形状为六边形的纳米薄膜组装而成的。它总共使用了一亿三千万个薄膜单元。每一个薄膜单元都可以独立进行更换。 组成天帆的这种纳米薄膜,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电转换。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用电子信号进行控制,可以在零到接近百分之百之间任意设定。随设定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变化,这种纳米薄膜的透明度也会同时发生变化。未被转化为电能的光都从薄膜中透射了出去,只有极少量的光转化为热能。当这种纳米薄膜它全黑时,透明度为零,光电转换效率接近百分之百。当它接近全透明时,它的光电转换效率为零。 组成天帆的纳米薄膜的这种特性,使得它可以一边发电一边向星际空间发送信号。 天帆发出的电能,除了一小部分用于维持天帆的姿态和位置外,其余部分全部传输给头部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具有众多的激光发射头,它们可以为各种航天器提供电能推力或光帆推力,剩余的电力则被以激光形式发送到位于蓝星外层空间的巨大的光能发电站,用来发电,输送回蓝星。 天帆不需完全建成,就可以开始工作。在建成三分之一时,它发出的强大电能就已经足以维护天帆系统的运转了。它的强大激光射到送货飞船的光帆上,既传输电能,也给送货飞船的光帆施加光压。在电能和光压的双重驱动下,可以轻易将前来送货的飞船送回蓝星外层空间。 送货飞船的来程同样也可以用天帆系统驱动。天帆系统的设计师们,在太空的合适位置设置了大型的薄膜反射器和薄膜透镜系统。这种薄膜反射器和薄膜透镜,可以将天帆系统投射的激光,经过收束后反射回去。这样激光就调转了方向,可以驱动来程的飞船。 天帆系统的主要费用在于纳米薄膜制造和火箭发射方面。运行方面,天帆系统不但不需要投入,反而是挣钱的,而且收入可观。由于给各国宇宙飞船提供驱动力和向空间发电站传输电力都是收费的,天帆系统在建设过半后,它的收入就能很好地支持天帆系统的后续建设。 天帆系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花费巨大。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纳米薄膜的制作、电磁发射、火箭发射和飞船运输都已经是成熟技术了。虽然天帆系统看起来如此巨大,技术上如此高端,但它的实际运作花费却并没有想象的高。 这主要得益于天帆系统的一个巧妙的设计:天帆系统是一个被动的信号发射系统。它并不向星际空间主动发射电磁信号,它仅仅是利用红日光线的传播,对红日光线的亮度进行简单调制,加入要传播的信号而已。因此,天帆系统的消耗很少。 天帆系统其实是个很好的赢利项目。它的收入很可观。这是因为天帆系统本质上是个巨大的光电转换系统,它是一个巨大的太空发电站。如此巨大的面积,它发出的电能之宏大,让一般人难以想象。调制信号发射信号

,不过是这个太空发电站的副产品而已。 天帆系统只是将穿过它的红日光按照信号要求进行简单的强弱调制,并不进行复杂的转换。这主要是为了可能的星际智慧生命,一旦接收到天帆系统的信号,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破译。 这种信号调制很简单。在信号调制系统的驱动下,纳米薄膜的透光率高一些,透过的光线就强一些,发出的信号强度就大;纳米薄膜的透光率低一些,透过的光线就弱一些,发出的信号强度就小。天帆系统只是简单地调制信号,而不发射信号。这就省去了庞大的信号发射体系。 信号幅度强时,薄膜发的电就少一些,信号幅度弱时,薄膜幅度电就多一些。天帆系统调制信号只是影响了它的发电量的多少而已。发送信号时,天帆的透光率设定为在%之间浮动。也就是说,最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30%的光能转换为电能。 天帆系统的信号,主要靠接收方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来观察。远离红日星系到了星际空间,红日光就是很弱的了,唯有利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精细观察信号的变化。这等于说天帆系统要求对方的科技水平不能大幅弱于人类,否则,他们就不太可能接收和发现信号。天帆系统的信号调制手段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来设计的。 天帆系统同时也是个信号接收器。它的发电单元是可以独立分配的。平时有一些发电单元会被用于信号监控。一旦发现可能有星际信号到来,它就会启动更多的发电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平时,根据用电需求的多少,它可以随时调节有多少发电单元停止发电而用于信号接收。 几十年前,唐国提出天帆系统的设想时,曾经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争议。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专家们,质疑天帆系统可能给蓝星带来巨大的风险。按照流传很广的黑暗森林法则,如果有高级文明发现了蓝星文明的存在,可能会向蓝星文明殖民,或者灭掉蓝星文明,以防止蓝星文明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挑战。 对此,唐国天帆系统的首席设计师王三晋教授慷慨激昂地进行了答辩。 他说,黑暗森林法则是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低等文明为解决资源匮乏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封闭自己,敌视一切其他智慧生命的极端保守思想的体现。唐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百年的闭关锁国的经历。这种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带来的结果就是,自我陶醉于天国上邦的光环,落后于别国而不自知。这种极端保守的思想,导致国家发展缓慢,相对于世界强国的差距越拉越大。最后在强国坚船利炮的威逼下,唐国仍然不得不打开大门。 信奉黑暗森林法则不会带来幸福,不会带来光明前途,也无法解决资源匮乏问题。相反,它只会导致自我封闭,使人类陷入内卷。解决资源匮乏的道路不在于减少使用,而在于技术进步。拿能源来说,只有开发出更多的能源种类,开发更高效的节约能源的技术,才能缓解能源的短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能源,仅红日的能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缺的是开发能源使用能源的技术。其他资源也是如此。 而要促进技术进步,走出去,而不是关上大门,才是正确的道路。人类历史证明,国家之间的交流从来都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因为,沟通你我,互通有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才最有利于产生奇思妙想,才最有利于促进发明创造。人类不只要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可能的话,还要促进与其他智慧生命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而要与其他智慧生命交流,首先要有通信手段,要能联系得上。建设天帆系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至于说,天帆系统向星际空间发出信号,是不是会

引来星际来客的入侵。当然,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星际空间是以光年为计算单位的,距红日星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光年,而人类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也不到光速的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星际来客和人类的科技水平差不多,它要几万年才能到达蓝星。如果他们比人类高明太多,他们宇宙飞船能够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他们也要四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蓝星。即便他们可以忍受一个来回需要花费八十年的时间成本到红日星系来,试问,他们既然如此聪明,如此技术高超,为何要跑这么远来向蓝星殖民?这种殖民有何意义? 如果说缺资源的话,相信他们的附近也有很多行星,这些行星绝大多数都是不适合居住,是无人星球,他们尽可以随便去开发,何必要跑到需要八十年才能来回一次的红日星系来获得资源?比如我们,如果我们连月球都没有开发的话,会跑去开发火星吗?如果我们连木星都没开发的话,会跑去开发红日星系外的星球吗? 如果说是为了蓝星的宜居环境而想殖民的话,那也靠不住。既然他们的科技水平如此高明,想必他们有足够的技术来生产食物,美化环境。连我们人类生产的食物都过剩,我们的环境都在优化,技术水平先进得多的他们怎么可能无法生产足够的食物,无法塑造优美的环境?想必他们也不会面临人口膨胀的问题,因为高智能生物都热衷于延长寿命,而不是多造生命。这一点在人类中已经得到证实。我们人类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人口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回落。 星际空间的迁移,无论从物质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上来说,都是非常昂贵的。首选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讯。通过通信来交换技术将会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于人类来说,这种技术交流将有助于人类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如果能够联系上星际智慧生命,将会把人类的注意力从内卷引向积极的向外学习和对外竞争。这对削弱人类通过连绵不断的战争来争夺霸权的雄心是有利的。人类将因此而取得巨大的收益。 王三晋的滔滔雄辩不能说没有说服力。当然,无论建设天帆系统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总是会遭到很多的非议,毕竟这牵涉到国家的竞争问题。有的国家质疑,唐国是想借与星际智慧生命建立联系的机会,获取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在蓝星上确立自己的霸权。为此,唐国决策者采取了开放政策,把天帆系统作为国际合作项目来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国际合作的设想一提出,立即得到许多国家的响应,反对天帆系统的声音就成不了气候了。作为国际合作项目,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参与了进来。这为天帆项目赢得了充沛的资金。 在充沛的国际资金的支持下,天帆项目的进展非常迅速。仅仅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天帆系统就顺利建成。不过,这已是五十年前的事情。 天帆系统的建设者们不知道的是,天帆系统仅建设了三分之一时,就有星际空间的智慧生命发现了他们了。当天帆系统全面建成后,有许多位于遥远星际空间的智慧生命都发现了他们。 确实如天帆系统设计师们当初预想的一样,那些智慧生命在用他们庞大的太空望远镜搜索星空时,发现了红日这颗恒星的发光异常。当然,他们并不把红日这颗恒星称为“红日”,而是给了它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代号。 发现红日光线变化规律的智慧生命中,大多都发现了红日星系中存在一个奇怪的完全不遵守行星运行规律的“天体”。这个奇怪天体完全无法用他们已知的理论进行解释。这个现象自然勾起了他们的巨大兴趣。他们开始长期追踪这个天体的运行,试图获得更多它的信息。 经过长期观测,他们发现,这个

天体的透明度是在快速地周期性变化的。很快,有的智慧生命发现这个天体的透明度的变化具有较长的重复周期,而在一个周期内,它的明暗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们震惊地发现,这个天体根本不是一个行星,而是一个如行星一般巨大的信号发射器!这个信号发射器在持续不断向星际空间发送信号! 而且,它发送的信号非常简单。透明亮度最高时,代表一个符号。完全不透明,亮度最低时,代表一个符号。50%透明度为空白间隔。每四个明暗符号为一个组合,代表一个表意的字符。 由此,他们迅速推断出在一个信号周期的一个最为复杂的自然分隔段内,有五千一百六十二个字符。这应该是一篇文章! 这五千一百六十二个字符组成的文章,共有七百九十五个不同字符。这些字符重复使用的次数不一。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字符依次为:一号字使用二百四十八次,二号字使用二百三十九次,三号字使用用一百六十四次,四号字重复使用一百四十次,五号字重复使用一百一十七次,六号字重复使用一百一十四次次,七号字重复使用一百零一次……这种统计是破译文字的一种基础方法。 但是,这些字符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信号发射器的一个发送周期还有其他几个自然分割段,每个自然分割段里面的符号非常简单,只有两种,按照某种规律反复重复着。这显然跟之前的“文章”不是一个类型的信号。如此规则的明暗变化,又只有两种符号,难道这传送的是一种单色图形?有些星球的智慧生命想到这个问题,立即开始对这些符号进行排列组合。 很快,他们得到了五幅图画。 一副画面上全是奇怪的符号。共有五千一百六十二个符号,其中七百九十五个是不同字符。看到这些,他们立即认识到,这副图是前面那篇文章的图形模式。这些符号应该是发送这些信息的那个星球所使用的文字。 一副图画的中央是一个圆形,圆形被一条圆滑的波浪线分割黑色和白色两个部分,就像是两条头尾相接的鱼。这两条鱼还有眼睛。黑鱼有白色的眼睛。白鱼又黑色的眼睛。在这圆圈的外围,有一些线条。这些线条只有两种,一种是连续的一条线段,一种是中间断开的一条线段。这两种线段每三个组成一组,共有八组。这应该是代表八种符号。然后,在这八组符号的外围,又包围了一圈复杂一些的线段组合。它们都是由前面八组符号两两叠加而成的,即它们都是六条线段组成的符号。这些复杂些的符号共有六十四个。 另外两幅图都是由黑色小圆圈和白色小圆圈组成。二、四、六、八数目的黑色小圆圈分别串在一圈,一、三、五、七、九数目的白色小圆圈串在一起。黑色圆圈串和白色圆圈串交错分布,围着处于中间位置的五个白色小圆圈串。一副图有九个圆圈串,另一幅图则有十个圆圈串。两幅图中,各个小圆圈串的排列位置不同。 最后一副图上描绘的是一个生物。他有两个上肢,两个下肢,两个上肢中间是圆形的头颅。看样子是个能直立行走的生物。有些智慧生命,它们所在的星球上有形似猴子的动物,它们看出来,这张图上画的生物很像是猴子。不同的地方是图上的猴子没有尾巴。他们揣测,这应该是操纵信号发射器的智慧生物的画像。 问题是,前面那些图和那片文章是什么意思呢? “破解”出图形的那些智慧生物都在密切关注着那个位于遥远星球的巨大信号发生器,期望它发出更多的信号。基于更多的信号,他们就可以破解那篇文章。然而,那个巨大的信号发射器只是周期地重复发送这些信号,并没有再发送

新的信号。 长期等待的他们渐渐明白,这个遥远的巨大信号发射器显然是在等待回应。没有回应,它不会再发送新的信号。已经发送的这些信号相当于是问候语和自我介绍,不看到回应,他们就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智慧生物接到这些信号,他们也没法发送新的信号。 但是,要做回应吗?许多接收到信号的星球上的智慧生物都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如果回应,能得到什么?会有什么风险?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这个信号发射器竟然如此巨大!这说明它的制造者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若是与他们建立联系,万一…… 在这些接收到蓝星信号的行星中,有一个他们自己称为卫羊星的非常美丽的淡绿色星球。卫羊星上的智慧生物,是一种长得很像蓝星人称之为“羊”的那种动物的生物。他们正在为收到蓝星信号这件事而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 (作者注:为方便描述,本作品在所有星球和时空界别一律采用地球人的时间、空间、质量等计量单位。不同的星球的年月日的通常是不同的。但这里为叙述方便,一律按地球人习惯计算,既一天是24小时。一个月是三十天。一年是天)

最新网址:m.irrxs.com
书首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