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沉浸式给厌世反派讲励志故事那些年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收到无音东西的时候,知春刚准备坐下吃饭,和孔宴白,李烨一起。 然后小二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箱子,递给知春。 知春一脸懵,片刻才谨慎地接过。箱子出奇的沉,像装了几坨铁一样。 她从箱子表面,抽出一封信,看信封上是无音的笔迹,她才打开了箱子。 李烨好奇地凑了过来,直接惊呆,“傅知春……你朋友好朴实啊。” 送人东西那么直接,缺啥送啥。 知春低头看去,箱子里装了很多药,珠宝……最重要的是十几块黄金?! 她是受伤了,又缺钱没错…… 不过这也太离谱了,她皱眉拆开信: 傅老板: 千息阁找过我,之前找你的是你的朋友,如今已经不再找你了。你那个朋友不便出面,托了千息阁的信使找我,让我写封信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过几日我会到虞县办点事,到时见。 安心。 谢无音。 短短几行字,看得知春很是不解,秀眉拧起,喃喃出声,“朋友?” 疑惑绕在心头,她抿唇,“我哪有这么有钱的朋友?” 可门外的人已经走了,她想找人都找不到,也不知道该问谁。 李烨看她反应这么奇怪,睁大眼睛看她,“谁没事会送陌生人这些东西?你瞧瞧,又是药材,又是珠宝黄金的,是不是哪个姑娘送的。” 拿着无音的信,她不是有这个想法。 难道是无音送的?但转瞬她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无音没那多钱。 霍瑶不可能,她在尴尬修罗场,根本没空管这边的事。虽然她尝试给霍瑶一些建议,但到头来又怕再给她添麻烦,只好作罢。 也不会是孟轩,虽然他有钱,但他最近和李崇恒打架被关禁闭了,两人几乎闹得不可开交,他更没这个闲心了。 这还是一笔不义之财?! “这来历不明的,我也不敢动啊。”她道。 突然,她看向一旁静默的少年,“孔宴白,不会是你送的吧?” 墨眸顿了一下,表情凝滞片刻,摇头,“不是。” 知春托腮,幽幽道,“也是,你也干不出这么无聊的事,要是你,应该更直接。” 叫名字,给钱,爱要不要。 孔宴白:“……” 他目光闪了一下,修长手指微微收紧,握紧筷子,随即慢慢垂下眸子,有些不自然。 李烨道:“傅知春,要不你当是我送的,咱们今晚去吃顿好的吧!” 知春摇头,“不行,这东西来历不明,不能随便用。” “唉……” 三人各怀心思。 这时,祝云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各位兄台,我有一事要告知各位。” 这几日事多,难得见他笑得这么开怀。 知春抬头,“祝兄,怎么了?” 他脸上喜色难掩,“今日清溪居士下山了,在虞县主街清风居门口,开摊赠字。我们总算可以见到人了。” “真的吗!”李烨直接站了起来,“” 知春也跟着笑了出来,不容易。这四天以来,他们去了清溪居士门口好几次,一听他们是书院学生,门都没进去,直接被忽悠走了。

每次他们都说人不在家。 李烨道:“终于可以见识书法大师的风采了。” * 下午几人收拾好出了门,灯会刚过去,街上热闹的氛围还未散尽。 清风居门口,几棵茂盛的杏树下,摆了一排桌椅。 桌前坐了好五个人,三男两女,各个坐姿端正,最小的十七八,最大的四十出头,最角落处空了一张桌子。 他们周围围了一圈人,男女老少都有,整齐排着队,每人手里拿着可以题字的东西。 折扇,团扇,字帖,甚至有布匹…… 人气太旺,他们几个都被挤在外面。 祝云峰也买了几把扇子,递给他们。几人守着规矩,排着队往前。 这时一个小女孩,抱着团扇走了出来,知春转头走了几步,轻轻揽住小女孩,“小妹妹,可不可以借你的扇子给我看看?” 她的扇子,是年纪最大的那位先生题的。知春觉得那位最可能是清溪居士。 那人头发花白,身着黑白色的泼墨道袍,玉树临风,落笔从容,整个人显得文质彬彬的模样。 想着她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 小姑娘起初不肯,她又掏出了一颗糖,递到小姑娘手上,并承诺只看不摸。 小姑娘沉默好久才点头,将扇面摊开在她面前,很是珍惜。 知春低头,白色的兰花扇子上题了,“椿萱并茂,棠棣同馨。” 八字行书,大气洒脱,风骨犹现。字体骨架,已然是字中上品,几乎无可挑剔。 但这不是宋朝风的字体,尽管很像。 这几天她和李烨搜罗了市面上,所有关于宋朝风的东西。真品,赝品,藏品,书法,题字…… 她研究了很久。 小姑娘走后,她退出了队伍,往四周看。 祝云峰和李烨早已经排到了前面,孔宴白在最靠门口的角落,此刻也看不见身影了。 “奇怪了。” 她坐到一边的花坛,低头沉思。 “小郎君怎么不排队了?” 耳边突然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知春侧头。这才发现在她旁边,有一个卖毛笔的老人。 老人褐色的脸上皱纹横生,满头白发,有些毛糙。小眼睛,留着一脸络腮胡。 穿着黑灰的粗布麻衣,边同她说话,手指边摆弄着桌上的文房四宝。 他卖的每一样,笔墨纸砚都很旧,像用了很久的模样,清洗打理得很干净。但对比前面几位正题字的书法家,还是显得灰扑扑的。 像极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也是个有趣的人。 知春笑道:“我休息一会儿,等人。是不是挡着您做生意了?” “没有。”老人笑着摇摇头,“我这个快摆一天了,也没卖出去一样东西。” 老人问,“你等谁?他们今天都是冲着这几位名家来的,难道你不是?” “我刚才看过,确实都很厉害。但也确实不是我等的人。”知春摇头,“我在等清溪居士。” “哦?”老人听着,笑出声。 “……您笑什么?”知春看向他,被感染也跟着笑出来。 老人指着前面道,“他不就在那里吗?” 知春看了一眼,缓缓摇头,“不是。”

“你怎么知道?”老人语气颇有些好奇地问。 几个书法家都没有署名,也不盖章。不注意的话,其实很难辨别。 “呃—”知春犹豫片刻,“我见识浅显,怕您觉得我班门弄斧。” 虽然他不说,但他身上沉静,从内而外无惧无忧的闲静是遮不住的。他定然也会书法。 老人又笑出声,“话不过一两句,说完就忘了。何必在意?你说就是,我绝不传与他人。” 老人眼睛虽小,但眼神明亮。 知春轻咳一声,小声道:“不瞒您说,我还是书院的学生。我们山长说,书法不单只是书法,更是写书法的人,绘出的心中之境,我深以为然。” 老人嘴角挂着笑,似乎对她的一番话颇感兴趣,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知春轻咳了一声,一本正经道,“传闻清溪居士不问世事,逍遥世外。字体也该是行云流水,气势洒脱,无牵无挂的。那位先生的字却还有微微的差距。” 老人听得认真,听到这处提问道,“哦?竟有这样说法?” “那清溪居士兴许是个臭老头呢?只是懒的管闲事而已。那你不就猜错了?”他看着知春的眼睛,说着自己的看法。 知春垂眸,真诚的点头,“其实,我也觉得有这个可能。” “那你……”老人笑出声。 “您看出来了?”她摸了摸鼻子,笑着道,“我还没到我们山长那个地步,其实我是看了他老人家的字帖,对比过。才认出来的。” “其他都是瞎掰的,但每个人字体都不一样,这一点是真的。” “现在的年轻人倒是很会开玩笑。”老人缓声道,嘴角的笑落不下来。 知春倒是注意到他笔架上的一支笔。很朴素,纯黑的笔身,浅褐色的笔头,用竹制笔帽小心细致地箍住。 她莫名就觉得像个孤品古董,值不少钱,随便开口问:“您这个笔,怎么卖?” 老人看着她指的笔,眉头动了动,笑道,“不用钱。” “啊?”知春不解,那您卖什么东西。 “它认主,若能遇到懂它之人,我就拱手相送。”老人耐心解释,“你应该懂得书法?” 知春微微点头,“懂得一些。会写点草书楷书……” 老人听完打量着知春,开口道:“难得有人看到它。你既然提到它,不若试试看?” “嗯?” 很快,知春就知道了他说的试试,是怎么试了。 老人给她铺好纸张,“我还有些好奇,你的草书如何,可否让老夫开开眼?” 两人本就背对着人群,前面只有一堵墙,一个门洞,知春心情很轻松。 “哪有什么开眼不开眼的,”反正也就不多用多久的事,知春觉得就是写也无所谓,她道:“那我就献丑了。” 老人给她研好墨,还贴心的将毛笔递到她手上,做出了个请的动作。 知春握着笔,盯着纸面片刻。 他们赶来的一路上,实在太多事了。她有几天没有碰过笔了,也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