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魏逆

关灯
护眼
第012章、可恨(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不出意外的,庄园饮宴以不欢而散的方式落幕。在夏侯惠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刚落下,天子曹叡当即就黑了脸,径直起身拂袖而去。这也不奇怪。继天子位以来,曹叡并没有过昏聩之举,更没有有若桀纣之象。相反,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是有目共睹的!如今他不过是出宫游玩,一时兴趣与近臣同乐樗蒲之戏罢了,夏侯惠竟将他与亡国之君秦二世胡亥作类比,如何不令他心中恚怒溢于言表呢?至于,他为何不当场将夏侯惠拿下治罪嘛~也很好理解。受职散骑侍郎的夏侯惠,规劝天子得失乃是本分。言辞唐突了些、激烈了些,那也只是方式不妥,尚且构不成被治罪的理由。天子曹叡若是恼怒难当,将之疏远、寻个他由将之罢黜或左迁等皆可,任谁都不能指摘什么;而若是执意将夏侯惠下狱问罪,那就是杜绝言路,反而变成天子的器量不足了。是故,天子虽怫然不悦,但也没有发作。只不过在接下来的十数日内,天子都没有拿正眼撇过夏侯惠一次,诸如出宫游玩或者巡查有司等事,更没有让夏侯惠再伴驾过。对此,知晓事情经过的近臣皆有些讶然。这都过去十数日了,天子怎么还没有将夏侯惠左迁呢?难不成,还要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先前天子将夏侯玄被贬为羽林监之时,也没有说理由啊!奇哉!同是出身夏侯一族,何为待遇截然不同也。每每看到夏侯惠的身影仍出现在东堂之内听政时,其他近臣都不由在心中发出了如此感慨,亦开始对天子曹叡愈发恭顺了。理由,自然是他们倏然发现,自身想准确的揣摩到天子心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他们已然猜对了。天子曹叡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也是真的恼了夏侯惠,不止一次动了将之左迁闲置或者罢黜的念头。就是每每想付诸于行时,便又踌躇了起来。准确而言,是他有点舍不得。是的,舍不得。在短暂的接触后,他已然可以对夏侯惠做出定论了。其一,此子颇有才干。如先前从冀州转运入雍凉的粮秣,可用于招羌胡部落内附、或是与杂胡换回耕牛战马、或用于赈灾,甚至是用于组建新军的演武所需.......等等许多可能。而一直闲居山野的夏侯惠在首次听政时,于完全不知雍凉各郡县状况如何的情况下,便直接确凿了庙堂将有对巴蜀动兵的意图,且还提出了不宜用兵的建议。虽然不知道夏侯惠声称不宜用兵的依据是什么。但天子现在不关心这个。他就知道,仅是洞悉庙堂意图这点而言,夏侯惠便已然胜却无数人了。要知道,此子年方弱冠啊!其次,则是夏侯惠颇有心计。通过以《阿房宫赋》隐晦作谏言之事中,天子便可断定夏侯惠并非是性情直率的莽夫——如此,谢恩赐骏马自然也就是故意为之了。再次,则是他有犯颜直谏的勇气。散骑侍郎有伴驾左右、规劝得失的职责,但许多人在任职的时候,鲜有勇气犯颜直谏。盖因以天子近臣的清贵,日后出据州郡、入参枢密乃是必然之事。如此,谏劝之时尽可能言辞委婉姿态恭顺,只需尽了职责本分就好了,没必要犯颜触怒天子而自毁前程。也正是因此,胆敢直谏者才弥足可贵。那是秉持公心、不以自身私利为念,对仕途无有汲汲营营者方有的勇气!忠亮之臣固然不如圆滑世故之臣那般顺君主心意、讨君主喜欢,但对社稷而言,后者可有可无,而前者乃是必不可缺。最后,那自然便是源于夏侯这個姓氏了。夏侯氏在魏国,乃是没有曹姓的“宗室”,是天子赖以拱卫社稷的砥柱。于待遇上自然也会多几分宽容。如今夏侯惠以言辞触怒了天子曹叡,看在两族唇齿相依的份上,曹叡也不会大动肝火。或是说,夏侯玄与夏侯惠乃同族,为何先前天子曹叡毫不犹豫的将前者左迁了,如今却是对后者

举棋不定呢?何故厚夏侯惠而薄玄邪?在寻常人的眼中,这种做法确是难以理解的。然而,若是从天子的角度出发,以社稷长治久安为考虑前提,便会发现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乃是必然!盖因夏侯氏并非士族。最早,夏侯氏乃是世代与曹氏相善的谯沛豪族。在魏武曹操创业的过程中,夏侯一族倾力付出、誓死影从,故而在曹魏基业建立后,也理应成为夯实社稷的柱石。然而,夏侯玄如今已然忘记了这点。不仅终日与士族交游、邀名于世,还被赞誉为“四聪”之一,已然以士族自居矣!要知道,魏文曹丕在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后,已然隔绝了后宫干政、外戚掌权以及宦官弄权的可能,形成了君权与士族直接对弈的局面。出身谯沛元勋的夏侯玄,在享受父辈功勋萌荫之时,也应该作为君主的马前卒,矢志捍卫君权才对,哪能与士族混迹一起呢?如此,身为天子的曹叡,安能对他青眼相加邪!同类的情况,也出现在秦朗与何晏身上。许多人都以为,同为魏武曹操养子何晏没有如秦朗那般被器重,缘由是何晏早年触怒了魏文曹丕,故而如今曹叡继位后同样不喜之。事实上,最大的缘由乃是秦朗一直恪守着本分,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出身与立场,而何晏则是积极向士族靠拢了!已然忘了,他理应誓死捍卫君权的本分了!唉......而在这点上,夏侯惠就做得很好。宁可归桑梓谯县闭户读书,都不愿留在京师沽名钓誉,不忘却自己的本分。这种恪守本分、才干崭露头角且兼不以仕途私心为念之人,天子曹叡舍不得将之罢黜或左迁,也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如今士族日渐坐大!且在众多宗室与谯沛元勋中,类如夏侯惠才干之人不是寥寥无几,而是一个都无!曹叡是真的没得选啊......《左传·昭公元年》有云:“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在以社稷为重的考量下,曹叡按捺住了怒气,权当是相忍为国了。当然了,竟被年岁更小的夏侯惠以秦二世为例给指桑骂槐了,曹叡自是难以咽下这口气与难释恚怒之心的。哪怕是他素有容人之器,但也不能过分到要求他唾面自干不是?好歹他乃天子呢!这便是十数日内,他一直对夏侯惠视而不见的缘由。但有时候不做处置也是一种处置。或许,连天子曹叡自己都没有发觉,在夏侯惠犯颜直谏之后他没有当即惩罚,那就是意味着他将谏言听进去了。只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打算给自己时间慢慢释怀罢了。至于,有明识善断美誉的他,为何十数日了都没有释怀嘛~夏侯惠在冒犯天颜后,竟安之若素!复来东堂听政,竟犹如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又或者说,他似是将犯颜当成了饿了吃食、渴了饮水那般寻常,毫无惶恐之意!且不论孰是孰非,既然忝为近臣,难道不应该先低头做恭顺态来告一声罪吗?竖子!委实可恨!而在天子曹叡羞恼了十数日后,夏侯惠也终于如他所愿,叩阙入宫来请罪了。唯一不足的是,夏侯衡与他一起来的。也就是说,如若不是夏侯衡得悉了事情的始末,以长兄如父的权威将他带来,或许天子曹叡完全没有等到夏侯惠先低头的可能....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