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欺世盗国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改制之后,台院和殿院大部分职司都划归公廨院,殿中侍御史目前也归公廨院管辖。”

董成林在介绍的时候,偶尔会有御史台底层官员穿过庭院进出房屋,也不知他们是真的有事在忙,还是为了让陈佑看见。

所谓的台院、殿院,其实是御史台内部的职能划分。

自李唐至建隆初,御史台内部分为台、殿、察三院。简单来说,台院掌庶务,侍御史隶之,殿院掌殿庭仪式及巡察京畿,殿中侍御史隶之,察院掌分察天下官员,监察御史隶之。

三院主官以“院长”称之,现在改制之后的四个院令私下里也被下属称呼为院长。

听了董成林的介绍,陈佑点头问道:“公廨院目前在忙什么?”

公廨院令钱政文亦步亦趋地跟在旁边,自打进了公廨院的院子,就一直竖着耳朵听陈佑和董成林的对话,此时听到陈佑如此询问,他立刻向前一步:“回平章,公廨院现在主要做的是按照窦相公的要求,调查御史台里的渎职事件。”

“嗯。”陈佑夸赞一声,“公廨院这是抓住了重点!”

说话间,他右手食指微伸,向着钱政文轻轻一点:“其它三个院的御史监察天下百官,你们公廨院就是监察各地御史,管御史的御史。”

他转向董成林,但是微微侧身,不仅仅是在跟董成林说:“朝廷大政,吏治为基,吏治之要,在乎监管。你们御史台,就是这个‘监管’的力量。吏治的好坏,就看宪台能不能严格执行朝廷规定,你们做得好,吏治就好,吏治好了,这天下也就容易治理了。”

这番话正是董成林所思所想,陈佑还没讲完,他就连连点头。

等陈佑稍稍停顿,他就禁不住开口:“平章放心就是!成林在宪台,定不叫一个御史空占位置而不干实事,正欲叫各御史每月至少弹劾三人,方算合格。”

如果是未改制之前也就算了,御史台御史总共也才二三十个,一个月弹劾一百名官员完全是小意思。

但改制之后除了原有的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院又多出许多普通的“御史”。

若是所有御史每个月都至少弹劾三人,一年估计就能把周国官员全部弹劾一遍。

陈佑立时感觉到不对劲,他当即笑道:“一月三人未免太过严苛,可以况且各院职责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双木若欲定下考课标准,还当仔细思量。”

说着,他看向钱政文:“你们公廨院也是如此,严查渎职是好事可也不要吹毛求疵过于苛刻。监察惩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人人尽职尽责的目的。所以你们公廨院也好,放大到整个御史台也好,都要牢记,八个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没有触犯律令,就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主动改正的,要给他们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来御史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说出这样一番话,好叫三法司一干官员安心。

只是他话音落下,董成林却不由皱起眉头。

好在董成林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他忍着没有当场质疑陈佑,而是继续在前面带路介绍御史台内情况。

转了一圈,在东推院,窦少华发声表示将会按照陈平章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八个字来推进这一次针对三法司的调查整顿。

这也正是窦少华所希望看到的,毕竟他不想太过得罪这群御史,哪怕陈佑没提出这八个字,他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放的就放过去。

只不过既然陈佑提出来了,他自然乐得把陈佑的旗子扯在前面挡风挡雨。

上午陈佑一行才去了御史台,下午陈佑在御史台的讲话就传遍了洛阳城。

在周山书院备考秋解的宋白收到消息后,难得放下书本,赶忙写了一篇分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文章送到《周山时政》编纂组。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