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关灯
护眼
第67章 时间如流水(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昨天开采的珊瑚礁都已经带到了土窑旁,为了节省烧制的时间,洪宇又用铁锤把珊瑚礁砸小,然后才开始烧制,整个过程大概在个小时左右,以往砍断风晒后的树干,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粗树干能持续性供应热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洪宇的工作强度。

黄土里的杂质需要清理,类似于草根这样的东西,容易腐坏,会降低制造出来的土砖的结实性。

还需要准备草木灰,洪宇制造的模具是没有底部的,都是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塑形,如果石头上不撒上草木灰,在用木锤敲打夯实的过程中,粘土和石头就会粘贴在一起,很难顺利脱模,很多时候即使脱模了,也会出现变形的现象。

割的干草还没有晒干,只能用石屋里储备的干草,洪宇上次制造土砖是采用的六四比例,六份黄土,四份石灰,黄土是土砖的根本,含量不能太少,石灰是粘结剂,需要适量,而干草是另类的稳定剂,也起到粘沾作用, 同样不能太少,所以洪宇决定这次采用五二三的比例进行配置,即五份黄土,二份干草和三份石灰。

此次制造土砖,洪宇还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踩泥。用淡水把黄土浇湿,然后不停的踩,没过多久双腿就像被灌铅似的。在农村一般都是牵一头牛过去踩,这一步叫做“炼”泥巴,泥土踩成干饼一样,再翻动继续踩,直到泥土柔和。

接着再撒上对应剂量的石灰,倒上水搅拌均匀,最后再把切成五寸左右长的干草倒进去,继续踩,直到把干草“炼”匀,泥土“炼”熟到用手抓起来不掉就可以开始做砖了。

制砖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往木模具里倒入炼制好的泥土,然后再踩上去,让泥土填充满四个角落,用木锤使劲的夯土,让泥土尽可能的紧密,最后用双手把木模垂直提起来,一块砖就做成了。

木模提起来以后,放入盛满水的玻璃箱子里,再用干草把子把四周刷洗一下,以保证做下一块砖的光滑度。

这样做出来的砖还只是半成品,等到土砖半干的时候,要把砖竖着立起来进行“美容”,主要是把挨着地面的那一面沾着的土用清理掉(撒草木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砖少沾场地上的土),这样竖着晾晒天左右,等到土砖干透,就可以砌墙使用了。

当然,为了避免岛上的雨水在晾晒的时候对砖块造成影响,洪宇不仅将新鲜收割的野草放在砖块上一同晾晒,同时用刀把损坏的皮划艇给划开,用树枝支撑起来,充当天幕。

有了上次积累的经验,事情就变得井然有序,不过还是改变不了这是一件费体力,费精力的事情,每天忙活下来都是灰头土脸的。

即使他已经非常熟悉整个过程,但是一整套流程下来也是十分消耗时间,洪宇每天的工作就是挖黄土、割野草、开采珊瑚礁、炼制石灰、踩泥巴、砖块塑形,一天下来能制造90多块土砖。

今天,他也查看了芭蕉的催熟情况,效果特别明显,不过味道和他吃过的香蕉有着天壤之别,这岛上的芭蕉吃起来有些苦,还有明显的涩口感。即使如此,这也证实了他创造的“闷熟”方法是可行的,芭蕉剩下的多,不能一次性全催熟,否则吃不完,全浪费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