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王爷穷的掉渣,王妃富的流油

关灯
护眼
第66章 大梁国的变化(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在南州众人充满期盼的希冀城主快快醒来的期盼下,大梁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摄政王凌云舒与新皇凌玄夜,先是补发了百官最近几个月的俸禄,把各级官邸破旧的房舍修缮一新。

天气变冷,朝廷为表体恤之心,皇亲贵胄、王侯将相之家,赏丝绸五十匹;一品大员赏丝绸二十匹;二品、三品分别按官阶和职位赏赐十五、十匹不等;全大梁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赏五匹绸缎。

京城里在东、西、南、北分设了十几个施粥点,经常饿肚子的贫民、饥民可去领粥食。下拨稻米到各地方州县,令地方府衙施粥赈济饥民。

几日后,朝廷又出了一个新的政策,凡是家有余粮的,可以按市价卖给朝廷。百姓家里有余钱,却没有粮食的,可以互相买卖。

朝廷设驭商行,有钱货数额巨大的交易,有驭商行帮助双方制定契约,保证公平公正。

交易双方只需缴纳十两银子的手续费,即可保证合法权益受朝廷保护。

朝廷鼓励货物买卖,三年内除了手续费,不征收任何商税。

原来地方官在自己辖区内征收赋税,没有统一的征收标准。地方官为了中饱私囊,往往加倍征收,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困乏日久,也有心无力。

地方征收的赋税,一部分作官俸,一部分供地方府衙开支,最后有剩下的,才上缴中央。

现在这种赋税政策完全废除,地方官的俸禄由朝廷统一发放,地方赋税由户部统一征收,地方府衙协助。

各地征收的额度,朝廷派专门的官员,根据当地土地的产出,实事求是的决定。

与此同时,一万匹马匹与大量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北部边境。

一个月后,朝廷还要大兴科举,开科取士。以前都是十年一次开科取士,而且只录取很少人。实在是大梁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银钱,来养这些官员。

而被录取的人,一大部分是祖上恩荫,只有少数人是靠真才实学。他们的俸禄低而工作量大,大多数官员的收入却很低,堪堪能养起家人,仆从也不敢多养。

他们一边怨声载道,一边又把持权位不放手。是的大梁官场如一潭死水,而掌握实权的官员,往往又为了权力与利益,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中饱私囊。

这次兴科举,朝廷明文规定,除了皇亲贵胄、世家大族家的子弟,不再享有恩荫。他们和寒门子弟一起科考,根据成绩高低,择优录取。

短短几天内,大梁朝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员里面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追随大皇子的官员都一筹莫展。

平日里,他们结党营私,朝廷虽然穷困,他们却丰衣足食,无尚风光。如今朝廷改制,斩断了他们的利益链,使得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鱼肉百姓,中饱私囊。

郑王在京师的府邸里,郑王坐在上首,两边分坐着七八个幕僚。

“你们觉得凌云舒叔侄到底想干啥?他们哪来的银子给百官发俸禄?”郑王狐疑,忍不住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