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谍战大后方

关灯
护眼
524章: 阴险毒辣大礼帽(3)(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小山镇魂在汉武帝的陵寝前对100多名小鬼子进行别开生面的血性教育;不禁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

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一支国军部队出现在茂陵之中,面对汉武帝的陵寝肃穆而立;一个看似上了点年纪的长官给部队讲述汉武帝平定匈奴,扩展西域的故事;便觉十分好奇。

因为这些学生打算上战场杀倭寇,专程从西安赶来茂陵谒拜汉武帝;没想到遇见知己。

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上前一步大着胆子相问:“请问长官,你们是国军哪个部队?抗日时期来到汉武帝的陵寝前进行国防教育;其情其景实在感动呀!”

小山镇魂喜笑颜开,向前一步向眼镜学生端端正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我们是孙蔚如将军属下赵寿山17师骑兵连的,卑职是上校文化教官何保重;我们部队赶往天宝执行公务路过汉武帝陵寝;不禁激情迸发,便在先祖墓前体味一下大汉的威武!”

小山镇魂不亏为将才,随口便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杜撰;顿时搏眼镜学生和周围围观者的热烈掌声。

关中百姓哪个不知道孙蔚如和赵寿山,而守卫黄河、中条山的部队就是孙蔚如、赵寿山的属从。

关中百姓更知道800陕军面对倭寇淫威,集体投黄河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

把那个手执军旗,面西吼唱《两狼山》戏词的国军青年兵士视为偶像。

这时候赵寿山17师骑兵连在汉武帝陵寝前举行国防教育,大家不是敬佩便是感激;不少人竟然主动给小山镇魂的人送水送水果送鸡蛋。

小山镇魂假冒国军赵寿山17师的名义,被关中老百姓拥戴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些许,小山镇魂向阿部笃实打了一个眼神。

阿部笃实心领神会,将手中的指挥刀向前一指喊了声:“目标西府天宝市,出发!”

一百多匹战马冲出茂陵,绝尘而去;小山镇魂骑的栗黑色日本古马冲在最前面。

日本古马跟蒙古马种属同一起源,为古老的马种之一。

日本马平均体高10——14厘米,体重——7公斤;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披毛浓密,毛色复杂。

日本马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日本马经过调驯,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日本骑兵经过几次大的战争,装备和素质不断的强大和完善;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马结合部的马鞍。

日本战马的马鞍在三〇年式骑兵马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1897年(明治0年)研制成功的骑兵马鞍,使用了制式化时的年号;被称为三〇年式军鞍。

三〇年式骑兵马鞍最早用于日俄战争,十分适合东方人矮小身材的骑兵使用;但这种马鞍也有不少弊端,往往使战马无端受伤。

日本在大正14年研制成功一种新马鞍,称为一四年式骑兵马鞍。

一四年式骑兵马鞍在稍经改良之后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

为了防止马背和马鞍之间的摩擦,骑兵部队的官兵们都会在马背上铺上毛毯。

马鞍桥上挂有鞍囊和旅囊,鞍囊中装的是骑兵用的必需品;旅囊中装的则是战马的必需品。

通常防寒外套和雨衣也挂在鞍桥上,参加实战的话还要在旅囊上加上饮水用的水囊和露天宿营用的小型帐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