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关灯
护眼
第263章(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陡然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谁不羡慕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站出来,还原了当日的情形。

这下,百姓们才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幕后黑手不甘心,依旧暗中散播“不过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全家就被赶走”的恐慌。

紧接着,楚溪客就颁布了一则诏令——

首先说明,只要拿到平川户籍就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新平川人”、“老平川人”的区别。

其次,明确列出做出哪些事才会被取消户籍,彻底消除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这下,再有人说“指不定哪天就轮到你们家了”,百姓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怼:“我家一不卖国,二不泄密,小偷小摸都不会,担心个锤子哦!”

当这种积极的情绪在百姓中蔓延开来,贺兰康手下的特种兵方才使出雷霆手段。

那些躲在暗处搅弄风云的长安细作一个个被揪出来,捆起来游街示众。

之所以会游街,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看清楚,这些他们曾经的“好邻居”、“好兄弟”,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给他们出谋划策,其实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而已。

不知道多少人幡然醒悟,庆幸自己没有着了歹人的道,更多的人相互告诫,可不能再傻乎乎地被人利用。

历经此事,平川百姓的防范意识嗖地一下拔高了一大截。

《棉田记》还在上演,不过,已经从原本单纯的“说明真相”渐渐演化成了真正有血有肉有温情的故事,还是连续不断的折子戏。

百姓们也渐渐知道了他们关心的那些人物的结局。

比如,那位做事稳妥又富有同情心的书记官,后来被平川王殿下推荐到户部,从一个九品小吏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甚至,多年以后《棉田记》继续上演,这位彼时的小吏已然在金銮殿上位列首辅。

还有那个父亲战死,母亲改嫁,和祖母相依为命的采棉小童,因为平川王殿下一句“草棚中缺个添水的”,书记官便理解了其中的言外之意,把那个瘦弱的孩子提拔为“添水小工”。

这位“添水小工”见识到了平川军的威武,从此立志成为大将军,多年之后,他真的做到了。并且,他还主动放弃了去长安做大官的机会,一生都驻守在平川城,护佑着这方水土。

第146章

一千亩棉田, 总共收了三茬,粗粗算下来棉花产量足足有二十万斤!

楚溪客高兴坏了,不枉他想方设法找来牛羊粪便, 不枉他费尽心思改良草棉品种,不枉他苦口婆心地推广精耕细作的理念!

那些曾经抱怨过“平川王屁事贼多”的屯田兵们彻底闭嘴了, 相反, 他们把楚溪客当成了神,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奇迹的神!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地方,一片建筑群悄悄地盖了起来,直到正式揭牌运营的这天, 百姓们才恍然发现,城外不远处竟多了一个“平川棉纺厂”!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 这个棉纺厂被归在了工部之下,里面的工人拿的是官府的“俸禄”, 几乎相当于当官的了!

而且,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女工!

消息一经公布, 城中百姓奔走相告,有人欣喜若狂, 有人哭爹喊娘。

要知道,当初选拔工人的时候, 人人都可报名, 只有一个要求,需要先学习三个月,三个月内没有工钱,只管吃住。

起初, 很多人觉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管吃管住还能学一门手艺,干脆去试试。于是,报名的人很多,官府照单全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