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1994:从普洱茶商到万亿大亨

关灯
护眼
第91章 纪录片火了(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十天之后,《寻访死字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录片在定省卫视播放,这是陈导演根据定省卫视的要求接的一个私活,正好手上有些素材,也费不了多少事,稍微剪辑一下,一部关于死字旗的专业报道就新鲜出炉。

这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有过一群不该被遗忘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父送子上战场,妻送夫去沙场,并不只是存在于斯巴达的传说里,就在我们祖国大地的偏远山区,有一群优秀华夏儿女,投笔从戎,为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了一代可歌可泣的篇章……

不仅仅是斯巴达的母亲会给儿子拖尸的盾牌,中国的父亲也会在老泪纵横之际给儿子送上一面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尸,死志决然,向死而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只有传承自伟大民族的基因,才能造就出同样伟大的父亲,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

这个纪录片既应景,又煽情,看得电视机前的观众热泪盈眶,死字旗一度破圈,成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文化代号,尤其是与斯巴达母亲形象遥相呼应,让中国人也知道在神州大地上也发生过这么伟大的故事。

90年代,国内还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思想,看多了所谓《丑陋的华夏人》之类的烂书,总觉得自己比外国人要低人一等,就连爱国也不如外国人爱得那么纯粹,很多所谓公知又在媒体上发表贬低中国人的文化属性,想尽一切办法给中华民族贴上懦弱、自私的标签。

《寻访死字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给了这些公知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民族在祖国危难之际,无数优秀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在家人们的支持下,站在反法西斯战场的最前线。

此片爆火,占着天时、地利、人和。

真实的故事,不需要华丽的拍摄技巧,简单将故事讲清楚,真实本来就感人。《寻访死字旗》并不是陈导的有心之作,然而朴实无华的历史,更加能打动观众的心,在这里,不需要口号,也不需要呐喊,岁月匆匆,时光尘封不了热血,和平的现代,无声更胜有声。

《南方周日》总编室,总编吴向东正在手下著名编辑谈话。

吴向东道:“小雷,昨天晚上定省卫视播放的纪录片很有话题性,寻访死字旗,能量正,故事真,情绪高,效果好,我想让你安排得力的记者去定省深入发掘这个新闻的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热点。”

雷立行想了想,他匆匆跑回他的办公室,手上拿了一份稿件过来。这份稿件是他新收的女徒弟何思妍上次出差之后交上来的,在他手上放了也有半个多月了。

雷立行说道:“吴总编,在此之前我们的记者就采访过‘死字旗’的故事,昨天形成文字,您给看一看。”

吴向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稿件了,戴起老花眼镜开始审稿。

《死字旗,一群不平凡的普通人的伟大故事》记者:何思妍。

吴向东审稿很仔细,花了一刻钟才将稿件看完,吴向东从字里行间完全能看出来这个记者是在定省进行过实地采访才能写出的新闻稿,这篇新闻稿里除了介绍死字旗的来历,更是记述了当地茶农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不断突破自我,通过勤劳致富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