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农家漂亮小福妻

关灯
护眼
39. 流心柿饼和板栗饼(微调) (2合1)(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成老汉是一家之主, 他开了口,大旺饭馆从这一天开始当真没再继续营业了,而伍氏则留在家里照看生病的大海, 小孩子身体弱,养了四五天才终于恢复了些。这次生病, 大海足足瘦了四五斤,可把他奶给心疼坏了。

而伍氏从这天之后, 也学会了一些缩着脖子做人, 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大大咧咧,声音比喇叭还高。

尤其是面对林巧儿,老远看见之后她就闪得远远的,仿佛害怕她似的。

林巧儿:“……”

对此,成正业就一句话:不管她。

而林巧儿最近也忙着做点心的事情, 也的确没空, 渐渐地,也就没这么上心了。

成婆子自这日之后都不准伍氏进城,家里大部分的活也都交给了她,伍氏心中有苦难言,好几次想去找赵氏吐苦水,偏赵氏现在也缩着脖子做人,并不敢多说话。

大房二房两人都盼着自己男人赶紧回来, 日子过的不大舒心。可反观三房四房, 李氏自是不必说,临近产期, 成婆子将她当个眼珠子一样护着,生怕出一点儿闪失。而林巧儿那边,点心卖的越来越好, 但凡她做一次之后进城,全部都能卖个精光。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赵氏和伍氏即便是再不高兴,现在也不敢多说半个字了,但这不代表她们心里没有小九九,伍氏不敢明面上问,但心里想的却是,巧娘赚的钱也算老四的吧,不知道有没有充公中……

林巧儿对这些毫无所查,十一月起了霜,她之前吊的柿饼回霜两次,总算是可以吃了。

原本圆圆的柿子已经变成了霜白色的柿饼,桃庵村的柿饼形状略尖,晾晒起霜的时候林巧儿用绳子一个个把柿饼穿了起来,挂在房梁下,远远望去,就像一串一串的红灯笼,回霜之后,林巧儿剪了一吊下来,捏了捏,已经十分的软糯了,就给各家房里都送了一小盘。

成婆子和李氏自然是很喜欢的,成婆子咬了一口这柿饼,感叹:“也不知道她是咋做的,这柿子咋也能这么好吃嘞。”

一口下去,橙红色柿子肉软糯香甜,沁甜入心,一点儿涩味都没有,让人吃了一个就想吃第二个,根本停不下来。要是吃两个有点腻了,就喝口热茶,顺便晒着暖烘烘的太阳,别提多美滋滋。

伍氏和赵氏自然也收到了,伍氏的节省是刻在骨子里的,从小到大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她不敢浪费一颗米,所以当她吃到这样的东西时,只恨不得将柿子后面的把儿都吞吃入腹,当然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扔了。

“俺的娘,她从小都是吃着这些长大的?”伍氏嘟囔。

伍家是出了名的能生,她兄弟姐妹加起来一共六个,四男二女,她是家里的大姑娘,也就是底下弟弟妹妹一箩筐,现在还有两个兄弟没成家。伍氏在嫁给成正旺之前,别说是这些零嘴儿,就连杂粮饭都不一定吃得饱。

伍氏看着这盘子柿饼感叹,她哪里像人家那么好命哦……

她不知道,这次饭馆事件,公婆最后轻描淡写的揭过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成婆子的原话是:“我就该好好让她长长记性,让她改改这小家子气的毛病!”

成老汉劝:“算了,他们家从小的情况就是那,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要让她和巧娘一样,那怎么可能的事嘛!”

成婆子咬牙:“你别和我提他们家,烦!”

成老汉何尝不是,他笑道:“算了,人毕竟给你生了一个孙子又生了一个孙女,别这么苛刻。”

总之,最后在成老汉的劝说下,成婆子打消了教训伍氏的念头,同意了成老汉的解决方案,先将饭馆关门,后面等儿子回来再说。

而伍氏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婆看在她生病的份上。

一晃就进了腊月,成大成二离家也有两个月了。

寒冬腊月里,天气的确冷的刺骨,当真如大姐所说,冷归冷,日头

却还好,也没有下雪的迹象。

城里、镇上,每天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因为都忙着置办年货,过大年。

大木村的林场已经开荒结束,就等春天一到,草木重新发芽,再去修整成养牛场,而原本的那些乳牛现在产乳稳定,几家大客户的生意也都谈好,每日有条不紊地朝城里送着便行。年底了,寻常老百姓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喝得起牛乳,但是家家户户都是要吃肉的。

成老汉的猪肉铺子迎来了一年到头最繁忙的时候。

成正业开始去杀猪场和铺子里帮忙。

杀猪场比起养牛场的活更累,一忙起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成小兰要去给爹和弟弟送饭。

因为她不能开口的缘故,平时都是赵氏或者伍氏陪着她去,可赵氏今天去河边洗衣裳,成婆子又不让伍氏出门,于是送饭的事便又落到了林巧儿身上。

她一点儿也不介意,高高兴兴的和成小兰出门了,临走前,还装了一袋子的板栗饼。

这是今天刚烤出来的,送去给四郎尝尝。

两人高高兴兴的出门,这一幕自然又落到了伍氏的眼里,她忍不住撇嘴,她也想出门啊,整天在院子里看着婆母的脸色,还不如让她下地干活去,当真是憋死个人了。

林巧儿和成小兰出门的时候,还和伍氏打了个照面,三人客气的笑了笑,不过她们刚转身,就看见一个男人忽然来了自家院子门口,林巧儿不认识那个男人,却见成小兰毫不意外的模样,大抵明白了这是成家的熟人。

果然,伍氏见到那男人之后,脸色变了变,也顾不上她俩还在了,上前把人一拉,小声道:“你咋来了……”

那人似乎有几分郁闷和生气,和伍氏说了句什么,伍氏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嘴里也说着什么,只是林巧儿和成小兰已经走远了没有听见。

林巧儿好奇地问了句,“那个是二嫂的熟人吗?”

成小兰笑着比划——[是二嫂的弟弟。]

哦,原来是亲戚,林巧儿明白了,不过,既然是家里人,为什么二嫂没让人进屋,反而怎么有些避之不及?

林巧儿惦记着给成正业送饭,自然就没注意到这些,坐上牛车行驶了半个多月时辰之后,就到了成家的养猪场。

养猪场在镇子上,村子里地方太小,城里的地又太贵,所以修在了月牙镇的郊区,离临安城就半个时辰的路,运送新鲜的猪肉都不是问题。

牛车在养猪场附近停下,刚下车,林巧儿就情不自禁地皱了皱鼻。

养猪场可不是成正业那个一望无际的草场,这里都是用栅栏养猪,一只挨着一只,吃喝拉撒都在猪圈里,一个猪圈的味道都够冲鼻,更何况几十头猪一起?

她是真的有些受不了这气味,生理性的反胃,连带着脚步也慢了下来。

成小兰大抵是看出来了,笑着接过食盒——[你在这等,我进去就行。]

林巧儿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耐不住她是真的觉得难受,林秀才是枇杷村的学堂夫子,家里也有几亩地,所以从没有养过猪,从小没有接触过这些,不习惯也是人之常情。

不远处有棵大树,又是在通风口,林巧儿走过去站在树下等。

过了一会儿,没等到成小兰出来,倒是先等到了急匆匆出来的成正业。

大概是大姐告诉她自己来了,才让成正业连饭都没吃就冲了出来。

成正业看见林巧儿,本想直接奔过去,却在离她一丈开外停了下来。林巧儿原本还高兴地等着他过来呢,却见人忽然停下脚步,面色露出不解。

“咋过来了?大嫂呢?”成正业远远地问她。

林巧儿歪了歪头:“大嫂去河边洗衣裳了,你站那么远干嘛,过来呀。”

成正业挠了挠头,他刚杀了一头猪,虽然褂子被他换了,但是身上味道肯定是不好闻的,娇气包指不定要嫌弃。

林巧儿见他半天没挪,竟然微微鼓起了脸:“你不想看见我?你再不过来,我就走了。”

成正业哪里还敢耽误,三步跨两步的走了上去,林巧儿坐在树下一块大石头上,成正业就坐在她身边傻呵呵的笑了两声。

等成正业靠近时,林巧儿总算明白他为啥不肯过来了。

其实比起刚才靠近养猪场那股浓郁的味儿,他身上的味道已经好很多了,虽然还是有一点点,但林巧儿却是没嫌弃的。只是下意识的皱了皱小鼻子,像只娇贵的小猫。

成正业:“看吧看吧,就说我不过来了。”

平时他身上有点汗味她都嫌弃,更别说猪血了。

林巧儿轻轻哼了哼:“里面没有换洗衣裳的地方吗,怎么不知道收拾一下过来?”

成正业:“祖宗,我哪知道你会来,大姐说你在外面把我吓了一跳,哪里顾得上。”

林巧儿弯起眉眼:“算啦,也还好,反正你比那些男人都要爱干净的。”

那些男人?这几个词敏锐的传到了成正业的耳朵里,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看见哪些男人了?”

林巧儿一愣,对上他漆黑又有些受伤的眼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你们养猪场的男人啊!我在这坐着,门口那么多来来往往的男人,我看不见?他们身上全是血,怪吓人的……”

成正业想了想也是,咳嗽了一声:“走吧,别坐在这儿了,那群孙子肯定盯着你看,我带你去镇上转转。”

林巧儿惊讶:“这边不用再帮忙了吗?”

成正业:“不管!是老头子自己的产业又不是我的,而且我干一早上顶他们干一天的,还是陪你要紧,咱们走。”

林巧儿笑了:“那你去换身衣裳嘛,裤腿上还沾着血呢……我给你带的饭你还没吃吧,拿着出去吃。”

成正业笑着应好,准备转身进去,只是临走前,看了看那些聚在养猪场门口的男人,他大步走过去说了些什么,那些人哄堂大笑,跟着成正业一块儿进去,不敢在门口盯着林巧儿看了。林巧儿咬了咬唇,脸颊泛上一丝粉红。

没过多久,成正业就出来了,他换了身衣裳,明显也洗过了,清清爽爽的,走到林巧儿身边:“走吧,镇上有家茶馆口碑不错,去那边。”

月牙镇不大,统共就两条街,正因为集市和摊铺集中,看上去竟然和临安城差不多热闹,成正业说的饭馆就在镇中心,进去之后上了二楼,环境也是挺雅致的。

“没想到镇上还有茶馆。”林巧儿左看右看有些感叹。

成正业已经找了个地方坐下了。

他笑:“你们这些娇小姐肯定以为农民汉不会享受生活,不来茶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