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关灯
护眼
彩蛋章 朱元璋 咱其实把老百姓给忘了(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郝光明道:“太祖,秦、隋二世而亡可不能怪在革新之上,而是因为君主没有掌握好革新的节奏,行事太过急躁,君主又太过暴虐。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们不能确定革新的方向,就无法为革新做好充足的准备,去排除革新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危机。

但如今太祖有我们指导,还怕不能掌握革新的准确方向以及节奏吗?

就拿医学来说,我们后世设立专门的医学院,让学子,也即是类似大明这边的士子,可以选择搞医学研究,或者医学临床诊断。

如此一来,不仅迅速推动了医学的进步,更培养了大量的大夫,乃至建立了科学、合理、健全的医学体系。

在全国各地建立医院,方便老百姓看病的同时,也给医者增加临床经验,以及进行医学研究的机会。

因此,在后世许多疾病都能被治好,全国人的平均寿命被提升到七十多岁,婴儿、孩童的夭折率也被降低到了极低的程度。

这样好的改革,太祖若是知道了,能不能,或者说敢不敢在大明施行?!”

郝光明虽然已经到了中年,可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能够回到明初,直面朱元璋,讲起一些朱元璋施政的得失时,他还是难免情绪变得激动。

旁边,朱标、朱棣都被郝光明这一番话所打动。

是啊,既然老天将郝光明等人送到他们面前,让他们能够获知后世的一些改革方向和经验,他们为何不大胆革新呢?

朱标想到明年长子朱雄英就可能夭折,更是希望大明的医疗水平能过提高。

倒是朱元璋面色平静下来。

在朱标将要开口时,他道:“你说的这些咱知道了——医学革新,对待大明来讲倒也不算动筋骨的大事,关键无非就是个‘钱’字。

不过,既然你们前面给了金山、银山的信息,这‘钱’的问题就有望解决。

嗯,你既然希望咱在大明进行医学革新,那就写个章程,让咱好好看看吧。”

什么?

郝光明有点蒙了。

朱元璋让他写个医学革新的章程?

这是想让他打白工啊。

回过神来,郝光明赶紧道:“太祖,让我写章程可以,但您可不能白要。这样吧,我希望太祖可以保证我们后面一个月内的食物供给。”

一个月的食物供给对朱元璋来说不算什么,但他却不希望由此让郝光明变得难伺候,乃至让以后交易的筹码越来越高。

于是故作不满意的样子,道:“一个月太久了,至多十天。”

“十天?”郝光明瞪眼,“太祖,我这一个医学革新章程你知道能帮大明提升多少国力吗?你居然只给十天的食物?”

朱元璋老脸一红,道:“半个月,不能再多了。”

郝光明知道,只要他们不下飞机,或者说即便他们下了飞机,朱元璋依旧属于食物、清水等他们所需物资的垄断者。

如此一来,交易就没有公平可言。

所以他也没再坚持,妥协道:“行,半个月就半个月吧。”

聊到这里,郝光明停了下来,因为工部官员带着工匠过来了。

并且听从嘱咐,提前带来了一些煤炭,赫然是一副要当场按照郝光明所给技术制作煤炉和蜂窝煤的样子。

其实,想要煤炭成为上佳的燃料,在煤炉、蜂窝煤之前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技术,那便是洗煤。

好在记载AI的数据空中有相关技术的资料,工部的人又只是进行实验,验证起这项技术时倒是方便得很。

郝光明原本想关掉视频,和家人娱乐,或者睡觉的。

可看到几名工匠在官员的呼喝下,战战兢兢地按吩咐做事,他又忍不住想说些什么。

“太祖,我再说一件事。”

“哦,你想说什么?”朱元璋笑起来。

今天他算是发现了,就算他不设法从郝光明等人口中发掘什么有用的信息,郝光明等也会忍不住说道。

这不就等于白给他提建议嘛,他当然高兴了。

“太祖知道六百多年的后世为什么能造出飞机这等飞天机器吗?”

朱元璋扁着手道:“这个咱还真不清楚,不过相隔六百年,为何你们就能飞天了?不可思议得很。”

郝光明道:“因为我们国家重视的不再是儒学,而是科学。同时,我们也尊重负责研发的科研工作者,以及负责制造各种器物的工匠。

而太祖您所施行的政策中,最为后世人所诟病的,便是继承并发扬了元朝的户籍划分制度。

如军人、医者、匠人,都是对国家、百姓有重大作用的职业,从业者们本应该是被国家重视,被百姓尊敬。

可因为太祖您的户籍制度,使得军户子子孙孙永远是军户,看似美好,却让军户子孙失去人身自由与从业选择。

这样,等以后卫所军官谋取了底层军户的土地,他们的子孙便都成了军官们的农奴。

那时,他们连自己和家人都无法养活,试问如何能去打仗,如何能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打断郝光明的话。

“后辈,你这说的就不对了吧?你说的情况明显是卫所军官贪腐渎职、不遵守朝廷法规所造成的,怎么能怪咱的军户、卫所制度不好?

你可知,这卫所制可以让咱大明朝廷不费钱粮便养两百万大军?”

“哈哈哈···”郝光明听得大笑起来,相当无礼,“免费养两百万大军?看来太祖果如后世人所猜测的一般,颇为此事自豪啊。

却不知道,这一制度只顾当下,根本就没有一点变化、发展的意识在里面,可以说目光短浅之极!”

“大胆!”朱棣听了怒喝。

朱标也愤怒道:“不得对我父皇无礼!”

朱元璋则气急而笑,“好,你到说说,咱这制度如何就目光短浅了?”

郝光明道:“首先,太祖应该明白一点,历朝历代都难以清除贪腐,且越是到王朝末代,贪腐现象就越严重。

如此,太祖又怎能不将卫所军官腐化之事考虑在内?即便以太祖现在针对贪腐的严苛刑法,也没能完全杜绝贪腐之事吧?

所以,在将来,卫所军官肯定会腐化,利用其职权谋夺底层军户的田地。

如此一来,之前我所说的,军户沦为农奴,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情况就一定会发生!”

朱元璋沉默了。

因为郝光明说的是实话。

贪五两便剥皮萱草的酷刑摆在那儿,可依旧发生了空印案这种骇人听闻的贪腐大案,由此可见,贪腐确实难以完全根除。

郝光明又道:“另外,太祖别忘了小冰期的存在,所以,即便大明朝廷真的能做到军政两方数百年如一日的廉洁奉公,军户们依旧会有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一日。

在太祖您建国之时,恰好处在小冰期一个短暂的回暖期,让北方一些田地耕种的粮食可以维持当地军户生活、从军的用度。

可随着气候一年年变冷,那些地方的粮食就会逐年减产,乃至产量骤减。

另外,军户也需要繁衍后代,仅两三代,人口就会翻好几倍。

如此,原来那点田地怎么够军户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军户逃亡也就成了必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