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寒门之士[科举]

关灯
护眼
第274章 274 番外十(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番外十

回了镇江府以后, 柳贺便将自己内阁学士的身份抛到脑后——那已是过去了。

镇江府的士绅官员若有来拜见的,他也是尽量不见,作为致仕官员, 他不该插手地方官员行事, 即便他曾威风赫赫, 一个念头便能将府中官员拉下马来。

前半辈子他忙碌于朝事,到了如今, 也该为自己忙碌忙碌。

刚回乡的时候柳贺也有些不适应, 他已许多年未回乡了, 此前家乡是一副模样,如今又换了另一副模样, 清风桥的老邻居们有许多已经不在了,他熟悉的丁氏族学, 丁显如今已不教书了, 丁琅则生了一场病,几年前去世了。

下河村中也是如此, 柳贺熟悉的族老们大多已过世, 留下的都是年轻的小辈,见了柳贺, 他们知晓这位族叔是大官,心中便存了几分畏惧, 和柳贺说起话来也战战兢兢。

柳贺只能安慰自己,他好歹不是贺知章诗中所写的那样。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回乡后,还是有许多认识他、记得他的人。

二叔被纪娘子狠狠约束过, 在柳贺入阁之后都没生过事, 柳贺不愿纪娘子烦扰, 便请镇江府的官员帮忙约束。

柳义见了柳贺不惧,对府尊老爷的威势还是有些害怕的,之后便安安稳稳留在镇江府,前岁离了人世。

柳贺少时对二叔十分不满,当了官之后,尤其是当了阁臣之后,各类纨绔子弟他都见过许多,和这些王公贵族家的公子哥相比,柳义都可称得上一声“可爱”了。

且纪娘子年岁渐老,心也渐渐软了,她既然可以释怀,柳贺也没有什么不能释怀的。

……

丁氏族学如今倒依旧在办,有柳贺这位阁老的声名在,镇江府城的士子们倒是很愿意到丁氏求学,但丁氏本家这些年都未出过什么人才,族中没有子弟考中进士,家族便一日一日败落了下去。

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没有进士,家族便无法继续兴旺。

丁氏与柳家不同,柳家靠柳贺考中进士发家,然而柳贺无兄弟姐妹,唯一的二叔与他并不亲近,他子嗣也并不算多,故而柳贺虽位极人臣,柳家在镇江府却称不上大家族。

当然,柳贺在官场上积累的名望足够柳家在镇江府横着走了。

柳贺并没有横着走的需求。

回乡之后,他终于能满足当教书先生的期望,偶尔去丁氏讲一讲课,但他只讲课,不讲为政之道,他觉得,读书人就该先好好读书,读书时大脑掺了太多朝政之事,反而会令人不明智。

讲课之于,柳贺便是写文章和整理文章。

他的文章数量并不算多,主要是在京城实在太忙,根本无心写文章,但柳贺身边有许多和天子、众官员及好友们的信件,这些他都需要仔细整理。

除此之外,柳贺也乐于发掘实用性强的文章篇目,赵士祯的《神器谱》便是由他写的序。

柳贺任首辅时也提拔了许多务实的官员,这些人未必是进士出身,但在农事、水利、军事等方面颇有建树,柳贺也乐于叫他们为百姓出力。

光是整理这些文卷,就要耗费他许多时间。

何况他此时在家乡,王锡爵、申时行等人也会和他通信,还有于慎行、沈鲤、罗万化等在朝的官员,也常常有事请教柳贺。

朝事柳贺不会出声,他不能给天子留下自己“遥控”内阁的印象。

除此之外,每逢年节,天子也会给他赏赐,因着这些赏赐,柳贺即便不想见地方上的官员,这些官员却仍千方百计要见他一面。

不管柳贺态度如何,他们姿态总要做足了,否则一不小心,柳贺或许就会在天子面前告他们的状。

柳贺叹道:“回乡后原以为能歇一歇,却仍是闲不下来。”

“比在京城时要好许多。”杨尧道,

“相公去忙相公的吧,我早知相公陪不了我。”

回乡后不久,知儿夫妇俩便有了孩子,杨尧精力便不在柳贺这里了,柳贺虽也挺在意自己有了孙辈这件事,他却不好去关心儿媳妇,只得自娱自乐去了。

他常常提着桶,去河边钓一钓鱼。

柳贺自认技术有所精进,为此常常遭受施允嘲笑——施允致仕比柳贺晚几年,他归乡后,二人便如同少时那般在镇江街头闲逛一圈,日子也多了几分趣味。

“考进士果然早一些好。”施允道,“你二十一岁中进士,我二十四岁中进士,在朝为官三十年,已十分长了。”

他们干的年头足够久,给天子上疏时也毫无愧疚之心,可如赵志皋那般四十多岁才中进士,那就得干到七老八十了。

柳贺实在难以想象那样的场景。

旁人或许乐在其中,他却是无法忍受的。

施允道:“改日你若有空,我们去见见汤运凤和于遥吧。”

“好。”柳贺应了下来。

于遥是府城人,不需要打探,柳贺便知他如今住在哪里,于遥当年进学无望,便在镇江府谋了一份生计,他是柳贺旧友的事,他几乎从不对人声张,连家中子侄也不清楚。

待柳贺与施允找上门,他儿子才知自家父亲有这一份交情在。

柳贺问到时,于遥道:“你二人一人是阁老,一人是部堂,我若成日宣扬你我为旧日同窗,岂不是玷污了你们的名声?”

他未曾借柳贺与施允名声谋过什么,故在二人面前,他仍能维持着旧日同窗的尊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