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岐山雨行

关灯
护眼
第四十章 客已至(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南明京城皇宫,堆秀苑里中的绛雪轩顶楼。

玄黑大桌旁,皇帝赵谦身着常服,正独自一人用毛笔在桌上的宣纸上勾勾画画。

此时,有一人登楼而来,须发黑白相间,身披灰白云纹罩衣,正是南明王朝三年未曾上朝的尚书令大人——连敬言。

“陛下,云相已从镜元观出发返京,这是他的传信。”此时,走到桌边另一侧的连敬言手拿一封颇为厚实的信,递给了赵谦。

赵谦接过连敬言手中的信笺,低头展开看去。

连敬言缓缓走到赵谦对面,扶着桌旁的绣金白色软垫坐了下来,静静等待。

足足半个时辰,桌旁只有赵谦翻动纸张的摩擦声,他的神情一会儿担忧一会儿释然,仔细阅读着那封信笺。

随后,他捏着被翻得杂乱的信笺,缓缓抬起了头,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天罗洲、须弥洲,还有那神秘莫测的缥缈洲,云相此行传回的消息,可属实多得令朕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啊……”半晌之后,赵谦苦笑开口道。

赵谦将手中翻得杂乱的信笺递给了连敬言,示意让他也看一看。

连敬言接过信笺翻阅了起来,赵谦则起身缓缓走向窗边,看着楼外堆秀苑遍布的绮丽花木池石,沉思了起来。

半晌之后,桌旁的连敬言放下信笺,开口冲窗边的赵谦说了一句:“世间运转变化,天意难测,我等只能尽人事罢了。”

赵谦转过头来,轻声开口道:“那些天地元气与修行之事,暂且不去管它。连大人是否注意到了信中所写,程乾二年封拙的动向?”

连敬言沉默了片刻,点头答道:“陛下是想说崇仁街那事吧,现在看来,宰辅大人早已与封拙相交。那时元龟会出现在京城,想来也是封拙所为。”

赵谦走到桌旁坐下,盯着桌上的宣纸发了一会儿呆。

“这些年,宋筠那小子,时时刻刻都愧疚难当,不断复盘推演程乾二年中秋之夜所行之事为何会失败。”赵谦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听闻此话,连敬言眯了眯眼睛:“这些年我们几人也难免有些失望,可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不是也已经摸清楚了,当日阻碍我们偷天换日救下宰辅大人一家,痛下杀手的,是褚尊岭与易连海。”

“所以啊,这些年,宋筠死死盯着褚尊岭易连海二人,几乎所有谋划都针对于他们。”赵谦苦笑道。

“陛下是担心他?”连敬言问道。

赵谦轻轻点了点头,淡淡说了四字:“慧极必伤。”

连敬言低头沉默。

“可我仍旧不懂,宰辅大人既然都请了封拙引动元龟入京,为何不救下李氏全族?”赵谦低声喃喃道,神情哀默。

连敬言偏头,看向窗外不时飞过的鸟雀,半晌才回了一句:“他向来如此。待天云一事了结,我会问一问林相。”

……

天枢关瓮城之内的军机大帐中,林仕之和李万川,还有传令返回的楼震甲一同站立在大帐中央。

在林仕之的身旁,还站着一名须发斑白的老者,身穿一身遍布道文的华贵银色道袍,此人便是常驻天枢关的五宁宫长老无忧子。

在他们四人身前,放置着一张行军床,床上躺着刚被骑军带回来的步卒裴毅,他依旧昏迷不醒。

“裴毅还有气息,但是全身经脉已被封死,不知是何人做的。我最为不解的是,过去这六年,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此时,林仕之身旁的无忧子皱眉道。

此时,李万川神情严肃,开口说道:“天地元气一事属实太过玄妙,今日那程子仪在关前所说,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半真半假吧。六年过去了,裴毅能够活下来,还来到了我们面前,为何如此,答案还是在那深谷之中。如今该担忧的,是垂帘大阵莫名失效一事。”

五宁宫长老无忧子面上惭愧,无奈开口:“大阵变化,贫道此前竟然毫无察觉。”

“无忧子长老不必太过挂怀,尽人事便可。如今大阵失效,无异于关门大开。现在看来,庆阳人早有了准备,咱们实在是被这程子仪搅弄得浪费了太多时间,不知道七先生与静尘道长那边如何了……”林仕之安慰了无忧子一句,话毕便沉默起来。

过了一会儿,此前帐外不断传来的兵马穿行之声缓缓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