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成皇帝的竹马伴读

关灯
护眼
第80章 殿试风波(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最后宋丞相再看了几遍剩下的两份卷子,用朱砂笔在上面落了字。

太监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凤翔,江凭,点榜眼。”

“凤翔,柳宜,点状元。”

分坐在大殿两边的江凭和柳宜同时站起身来谢恩,抬头时,对视一眼,互道“恭喜”。

殿试放榜,柳先生一门出了状元和榜眼。

第二天一早,宋皎和朋友们,早早地就去了石介堂,跟两位师兄说恭喜。

却不想两个师兄都不在,只有柳先生在柜台上看书。

宋皎跳进门里:“三爷爷,恭喜恭喜。”

“柳先生,恭喜。”

柳先生抬眼看他们,面上难掩喜色:“同喜同喜,等什么时候,你和温知、楚珩也中了状元,我才算是真的喜。”

“还早着呢。”宋皎望了望四周,“师兄不在吗?出去玩了?”

“哪儿呢?过几天状元游街,被宫里的人喊去量尺寸、裁衣裳了。”

“噢。”宋皎点点头,也趴在柜台上,“到时候我就牵一匹小马驹,悄悄跟在两个师兄后面。”

“你跟在他们后面干什么?”

“沾沾运气呀,而且到时候肯定有很多姑娘家给他们丢花呀、手绢呀,什么的,他们肯定拿不下,我就背一个大箩筐,帮他们把东西收起来。”

柳先生佯装板起脸,抬手要赶他:“去去去,要你在那里碍手碍脚的?他们快回来了,去找他们玩儿去,别来吵我。”

“三爷爷,那我真的走啦。”

“走走走。”

“我真的走了噢。”

“快走。”

宋皎跟他挥挥手:“那三爷爷拜拜。”

温知与楚珩也行礼:“柳先生回见。”

三个人出了石介堂,就往皇宫的方向走,看能不能遇到两个师兄。

正巧经过张榜处,宋皎又拉着两个朋友,从人群里挤进去,再看一眼。

柳宜和江凭的名字,高高挂在榜首,用金字描在红纸上,格外耀眼。

宋皎抱着手,与有荣焉。而后听见人群里有人提到了两个师兄的名字,他高高兴兴地竖起耳朵去听。

“……古来的规矩,点年纪轻的做探花,怎么今儿改了?柳宜和江凭哪个不能做探花?陛下和宋丞相怎么偏偏点了个老头子做探花郎?”

宋皎笑容凝固,只听见人群里的窃窃私语还在继续。

“柳宜是柳夫子的孙儿嘛,江凭也是柳夫子的学生。柳夫子又和宋丞相是师兄弟,有这一层关系在呢。”

“倒也不能这样说,宋丞相是最公正不过的,或许柳宜和江凭真有过人之处呢?”

“宋丞相是公正,不过我听说,这回殿试,宋丞相的孙儿也在,他管柳宜江凭叫师兄,这回的一甲,也是他跟陛下一起点的,陛下又目不识丁,哪里懂得看文章,不就是……”

话没说完,余下的暗示很明显了。

“宋丞相的孙儿也不差,前阵子不是还平定了西北,太学考试也是第一么?”

“他是厉害些,小小年纪就在陛下面前得眼,陛下当然更信他,他说点谁就点谁,可到底是个十五岁的小孩子,念着私情也不一定。”

“今年的殿试是有些不公正,该不会以后都是宋丞相和柳夫子的学生把持着殿试一甲了吧?”

宋皎环顾四周,在人群中锁定嚼舌根的那几个人,气鼓鼓地就要冲过去跟他们理论。

温知和楚珩拦住他。

“算了,等过几日殿试文章全部印制出来,到时候谁优谁劣,谁强谁弱,自然明了。”温知低声道,“你这样闹,只怕对两个师兄的名声更不好,江凭的身份还特殊,他原本和庆国还有些牵连,不要给人抓住把柄。”

宋皎闭了闭眼睛,把不悦的神色压下去,想了想,要挣开朋友们的手:“没事,我不去跟他们理论。”

他躲在人群里,慢慢靠近那群说闲话的人,从人群中伸出手,推了一把正说话的那个人。

那人正说得起劲,对自己的“推测”是越想越对,猛地被人一推,站立不稳,哐的一下就趴到了城墙上。

众人见状,也都散了。

宋皎收回手,从人群里走出来,正巧这时,柳宜和江凭从长街的另一边走来,他调整了一下表情,走到两个师兄面前。

柳宜只是看了他一眼,便看出他不高兴。

“怎么了?谁又惹你不高兴了?难不成是沉哥回来了?又欺负你了?”

宋皎摇摇头,抱着手,自己消化了一阵,也没有把刚才遇到的事情告诉师兄。

可是事情并没有朝好的方向发展。

几天之后,殿试文章被印出来,放在凤翔城各个书铺茶馆中,供人取阅。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那些流言,可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仍旧占领着凤翔城的舆论,甚至还有官员上疏,请奏重排一甲。

谢老当家自然不肯,扬手把文章甩到地上,让他们自己去看,怏怏不快地宣布散朝。

而后一甲游街,宋皎在茶楼二层,趴在栏杆上,看着两个师兄着红衣、骑白马,从长街上走过。

长街上观礼的人不是很多,而且许多人都带着古怪的神色。有一个母亲抱着孩子,在柳宜经过面前的时候,要让那孩子摸一摸柳宜的衣袖,可是还没等摸到,她就被其他人拉回来了。

而柳宜和江凭对视一眼,无可奈何地苦笑一下。

那位探花郎章墨,也是一路低着头,十分难堪的模样。

宋皎后知后觉的,有些迟疑,他鼓动着谢爷爷,坏了许多年的规矩。

难不成,真是他错了?

可是科考就应当以文章取胜,又怎么能看年岁和容貌?庆国不就是这样吗?有的时候找不出好看的,就生拉来一个文章写得一般的做探花,有的时候又为了凑探花,硬生生把状元之才压到后面去。

难道这样是对的吗?

宋皎忽然有些不明白了。

一场游街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落了幕,晚上有进士们的琼林宴,谢老当家和宋丞相也要出席,他们本来是要带宋皎一起去的,可是宋皎,在没想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没有之前,不是很想出去玩乐。

谢老当家揉揉他的脑袋,安慰他:“怎么了?怎么了?因为别人说闲话?我就觉得卯卯没做错,本来就是没定下来的规矩,没定下来的规矩算个屁。”

可是宋皎还是高兴不起来,于是宋丞相问他:“卯卯,现在要重新排一甲吗?”

“不要。”宋皎坚决摇头,“我办事的原则没错,不用重排。要是重排,岂不是委屈了两个师兄?”

“那为什么不高兴?”

“我自以为按照原则办事,可是,好像很多人都不高兴了,还牵连了那个无辜的探花郎。”

宋丞相笑了一下:“他无辜吗?”

“他不无辜吗?”宋皎抬起头,“他考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考上一甲,结果因为我让他做了探花郎,他又不年轻,被一群人议论,今天早上游街的时候,他也很不高兴。”

“那今晚要去琼林宴吗?”

宋皎想了想:“我去跟两个师兄还有探花说一声恭喜,然后就回来吧。”

“好。”

琼林宴在宫中,夏季夜风清凉,宴席在高处楼阁里。

宋皎跟着谢老当家也宋丞相过去,进士们见过礼,随后各自落座。

宋皎端着酒杯,去跟师兄们和探花郎说了一声“恭喜”。

宋皎对那位章探花,总是有些愧疚的,那位章探花却不甚在意的模样,摆了摆手,只说“没关系”。

做完这件事情,宋皎再待了一会儿,宴席过半的时候,他跟两个爷爷说了一声,就要离开了。

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殿试会变成这样。

他原以为等文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会心服口服,就像上回,他从西北回来,拿了太学第一的情形一样,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服气,等文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了然了。

照他的眼光,两位师兄的文章确实是比探花好的,为什么这回会这样?所有人都以为两位师兄是靠着关系才……

宋皎一个人走下楼,范开带着人,远远地跟在后面。

忽然,他看见楼下有两个人。

此时宴席过半,进士们都随意许多,有下楼透透气的,也不稀奇。

只是宋皎看着,这两个人好似有些眼熟。

一个是江凭江师兄,还有一个……

忽然,楼上传来惊雷一般的喊声。

“臣要告发殿试榜眼江凭,为庆国细作,与敌国私通。”

宋皎如梦惊醒,再看楼下那两人,一个是江凭,另一个分明是李煦——庆国留在齐国的质子,李煦。

他当然相信江凭,但是现在这样……

他的脑子转得飞快,转头对范开道:“范开叔,快,下去把李煦拉走。”

“是。”范开领命,很快就下去了。

而宋皎站在原地,短短一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原来他们的目标是江凭。

这么些年,宋皎信得过江凭的人品,也知道江凭和庆国之间是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他不可能是庆国细作。

但是在这件事情里,又真的存在一个庆国细作。

所以这回,凤翔城中谣言甚嚣尘上,无论怎么样都澄清不了,这都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散布谣言。

引导凤翔城中百姓,肆意诋毁殿试结果,乃至于攀咬皇帝和宋丞相,动摇齐国根本,使得文人才子顾虑殿试公正,不敢再来齐国。

就算以上都做不到,但有一件事情,背后的黑手一定能做得到。

毁了江凭。

江凭原本就是庆国皇子的伴读,和庆国的关系无论如何都撇不清楚,殿试不公正,再加上庆国细作的帽子扣下来,他必死无疑。

这是一条毒计。

宋皎站在楼梯上,看见楼下范开已经把李煦给拉走了,又听见楼上柳宜正在为江凭据理力争。

他飞快地下了楼,把江凭给拉回来,看着眼前的李煦。

他原本是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好了。

李煦磨着牙,阴恻恻地看着江凭:“你想做齐国的榜眼?你想得美,你这一辈子都当不了齐国的官!”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