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圣皇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五章王尚炯出发大宁(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谢皇上,吾皇万岁。”王尚炯喜不自胜地拜下道。

看到他高兴的样子,百官更是一脸的无言以对,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这家伙,到底明不明白自己要去的是什么地方,还如此沾沾自喜。

朱厚照微笑着挥手打断他的话,接着又貌似威严地道:“先别高兴太早,听朕把话讲完,朕只给你三年时间,三年之后,朕要看到你的成绩,拿出一份好答卷,交给百官群臣看看,王尚炯,你不可叫朕失望啊。”

王尚炯认认真真地起身,郑重其事地道:“臣,记下了,臣定不负皇上期许。”

看过他的奏折,朱厚照凭借八世的眼光,其中有什么问题,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份奏折里面详细叙述了他述职大宁的施政手段,还有政治目的,如何治理地方,从这里面的字里行间,可知,王尚炯确实是个大才。

很快,朝廷再发圣旨,王尚炯擢升四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领宣慰大宁正使,有便宜行事,查察大宁军政之权,建言可直奏天听。

轰。

这升官的速度,大明百年的历史上,也无人可及啊,不,有一个,就是杨廷和之子,杨慎。

尤其是最后一个建言可直奏天听,那更是让人眼红的权利啊。

一些以前不看好主动的朝臣们,现在也是一个个摩拳擦掌,看着王尚炯,王廷相,王守仁,戚景通,杨慎,那些新晋年轻人。

他们这些翰林御史们,真要羞愧死了,我们也要任事,我们也要升官,皇上,我们也敢为人先啊。

可惜,他们的呼唤,朱厚照是听不到,也看不到,一心泡在皇家制造局里,研究如何发展他的电力大业了。

范亭进宫了,只是他身后,还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族人,引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皇上可见宫中,奴婢范亭请觐皇上。”范亭对着一个小黄门道。

那小黄门摇头,有些紧张地对着范亭回道:“回督公的话,皇上不在宫中,今早就去了西山,至今未回。”

范亭闻言,和颜悦色地笑了笑,道:“你很怕我?咱家又不吃人。”他这不笑还好,一笑,小黄门更怕了。

小黄门一看就是新来的,不是曾经的那些人,宫中,尤其是陛下的门口侍候之人,经常更换,那是常事。

”奴婢不敢,督公,小的,小的只有有些紧张,紧张,呵呵。“小黄门很有意思。

范亭也不再打趣,一个小太监而已,还不值得他关注,不过还是言语勉励了几句。

“用心伺候皇上,好好办事,将来总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你叫什么名字。”范亭问道。

小黄门看着紧张又腼腆,道:“回督公的话,奴婢黄锦。”

却不知道,这个小黄门,就是历史上那有名的大太监黄锦,此时的他,因为历史的改变,没有被派去朱厚熜身边,却来侍候朱厚照了。

被刘瑾看重他机灵懂事,派来小黄门值守。

范亭要是知道,这位就是将来接替东厂的督主,不知道会不会先下手为强。

“黄锦?”

范亭没有见到皇上,就出宫了,下次再说吧,两个鬼佬终是难逃被骟的命运,成为了大明的外族太监。

呵呵。

几百年后的历史,谁也不知道,但是想必这一幕一定会很有趣。

朱厚照带着杨慎,又投入了制造大业中,在朝中,二人是君,是臣,可一下了朝,就鬼混在一起。

不过,这份荣宠,在大明,也就杨慎这独一份了,谁叫你家没有一个如此出众的儿子了,还有一位即将入阁的老子呢。

刘健彻底放下担子后,反而轻松了,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老大人这越来越精神的劲头,是个啥情况?

据说老大人在家中能日食一鸡,一条肥鱼,米一升,酒一壶,我的天,连军中悍卒,怕也刘公的好胃口吧,这是辞官后,多好的心情,才能吃这么多。

连朱厚照得到消息,都一阵无语,不过见到这样的刘师傅,他还是很开心的,圣旨照例,下了三次。

分九日送到刘公手中,刘健三辞,正式辞官。

大明,正德元年,九月初十,历经四朝的大臣,当朝首辅刘健,辞官荣归,百官恭送十里,皇帝亦为刘公含泪不舍,深情劝留,刘公笑而婉拒,从容归乡,众朝臣,皆高呼,刘公,一路保重。

正德元年,九月半,安化王到京,接受改封新平王,同王尚炯赴大宁封地。

十月,安南黎氏叛逆,发照会于天下,正式立国,王守仁三路大军合兵一处,十五万兵锋直指安南。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