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圣皇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午门发难(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刘李谢三位阁老闻言大惊失色,刘健不能不说话了,开口求情道;“高统领,还请暂缓行事,老夫这就进宫面见陛下,请高统领务必等老夫请来圣旨。”

刘健招呼一声,领着六部三品以上的官员急匆匆就要入宫,事情果然闹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琼喊住刘健:“刘公且慢,下官这里有一份来自南京督察院的奏折,恳请诸位大人一同带进宫,面呈陛下圣裁。”

刘健回身,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走过去叹道;“王大人,你何至如此。”刘健有些替他惋惜。

王琼却笑了笑,看看围在身边的禁军军卒;“我非为自己,而是为了南京七城百姓请命,虽死无悔。”

话倒是冠冕堂皇,是不是,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刘健不明白,他这么做与南京府七城百姓何干,可是又一下子好似想起了什么,脑袋一个嗡鸣,不会是哪件事情吧?

刘健接过奏折,领着诸位大人转身入宫,途中打开奏折只是看了一眼,顿时,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一口气闷在胸口差点缓不过来,眼睛一黑,身体晃了晃,强自稳住了,胸膛起伏不定。

“焦芳滥用职权,內侍太监张忠动用三千军卒,以朝廷临时征调为名,辖制卫所,驱赶南京府下辖七城百姓迁徒,不从者以莫须有罪名绑缚入罪,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百姓苦告无门,身陷水深火热······。”

一篇奏疏,上面尽是写的二人罪状,殴打百姓,恐吓百姓,强迫百姓迁徒州府,造成州府人满为患,百业萧条,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惨不忍睹,连刘健看了都气的想要杀了焦芳和张忠。

想到二人,尤其是张忠,这个跟在朱厚照身边形影不离的白净公公,好像是有好多时日不见了,原来是去了南京府,陛下最后还是因为钦天监的一句批语,行此荒唐事,刘健看完奏折,扬天长叹;“先帝啊。”老泪纵横落下。

谢迁和李东阳不知道刘公为何作悲鸣,谢迁性子急,一把夺过奏折,扫了一眼,泪水就不争气的落下了,声色凄厉的喝道:“二贼该死啊。”

李东阳接过奏折,心中骇然,果然还是出大事了,这是要激起民变,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啊,胸膛起伏的他,也被朱厚照胡作非为,不纳忠言的态度,给激怒了,往日的镇静也不在了。

“去见皇上。”他沉声的道。

身后追随的一般大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把三位阁老气成了这样,要出大事,这是所有人的心声,进宫,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一种大臣相互看了看,都在心中暗自后悔,前来看戏,现在不来也来了,只好硬着头皮进宫面圣了,早知道就不来了。

午门外,王琼等顶着烈日跪伏在地,每个人,都好像拥有者无穷的斗志一样,气势高昂,眼神坚毅,尤其是国子监的那些生员,还有一些举子,人云亦云,不知所谓,还自以为为民请命。

虽然每个人所代表的立场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逼宫,让皇帝服软,国子监是为王琼所言之事鸣不平,恩科败北的举子是为科举出题不公而来,八股取仕这是朝廷祖制,所以他们不服,加上有心人一煽动,就深以为然,决心闹一闹。

翰林院,御史清流们,那完全就是为了所谓的清名直名了,只要人数多,难道陛下能把他们怎么样,最多廷杖一顿,廷杖好啊,廷杖了就名望到手了,从此就是真正的博了一个好名望,被人称颂。

各怀鬼胎,至于王琼,也许他真的是一心为民请命,还是为了那题经筵廷杖之辱,也许后者居多吧,也不管不顾的想要陛下服软认错,丝毫不知道他这样会给朝廷带来怎样的后果,迂腐傲慢无耻至极,枉费了后世记载的忠直敢言,不畏强权的气节臣子形象了。

朱厚照在养心殿看着奏章,其实,是得到禀告,刘李谢三位阁老在殿外广场上悲乎先帝,所以,他本来在享受着刘瑾松来的果盘,现在却赶紧匆匆藏起了果盘,命刘瑾取来一大堆奏折,妆模作样的批阅,眼睛不时瞟向殿外。

脚步声传来,刘健有些气的颤抖的声音也传来了。

“老臣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刘健,请觐皇上。”刘健激愤的声音想起,以他的资格,自称一声老臣即可,何须如何严肃的介绍自己,看来是真的气愤不过,大有要批龙鳞的意思。

“老臣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谢迁,请觐皇上。”

“老臣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李东阳,请觐皇上。”

朱厚照一阵脑壳疼,牙疼,胃疼,心肝脾肺肾都疼,这还不够,六部尚书侍郎既然也来了一群。

“臣等请觐皇上。”

好呀,全来了齐了,朱厚照头都大了。

他看了一眼刘瑾,想让这个狗东西给出个主意,要是午门外的一般人还好,这些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啊,还都忠心耿耿,你发脾气诘难申饬他们吧,只会让事情更糟心,他们会哭的你脑壳爆炸,不理会更糟,你就等着被人喷死吧!

刘瑾也有些为难了,要是原本的历史,这个家伙一定仗着朱厚照撑腰,想方设法的弄死这些人,可是现在他不会了,所以也无计可施了,只能靠陛下自己了,他回应一个低头俯身的形象,沉默以对,表示没有办法可想。

朱厚照无语了,算了,还是见见再说吧。

“宣。”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