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阳光下的平阳府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六章 龙子祠官民大祭拜 命相依…(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入山门,进了天王殿,狰狞巨大的塑像耸立两旁,荷儿拉着王正阳衣袖小声道:

“我怎的见了这些便害怕。”

“你跪下给他磕头,然后看他,见他冲你笑了再起来,从此就不再害怕了。”

2人扭头看,是个面容清瘦的中年尼姑,正笑嘻嘻地看着他俩。

王正阳躬身合掌,“谢谢师父指点。荷儿姑,快试试。”

荷儿跪在执琵琶的那个神像前磕了3个头,然后双手合掌仰头看着,居然渐渐看那神像变得满面喜悦,如同小时父亲看自己1般。

眼里泛着泪花起身,“果然神奇。阳儿,你为何不跪?”

王正阳笑道:“我不害怕。”

中年尼姑不知何时已经走开,荷儿心里觉得1下安静了许多。

她识字不多,让王正阳给他讲廊檐下画的佛故事,又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前磕了头。

站在殿前,眯眼望了望白晃晃的日头,“阳儿,我看在此住下也挺好,世上的喧闹纷争都与我们无关了,心里好静啊。”

王正阳笑道:“荷儿姑走到哪里,就说哪里好。”

转过大雄宝殿,沿着1侧石阶缓缓而上。

荷儿上得很吃力,面色青白,脑门儿渗出细密的汗珠。

王正阳又想过去背,荷儿阻道:“大庭广众,扶我1把。这几日,浑身酸痛得越发厉害。”

眼前是观音殿,2人在观世音像前磕头罢,仰头瞻仰着。

这时,门外1个脸上全是褶皱、眼皮耷拉的老尼姑上下打量了番,躬身合掌道:

“2位施主请移步过来,老尼有话相问。”

2人近前施礼,老尼姑手指荷儿,“老尼多嘴,好好的1个人,如何中了如此深的寒气。”

又指王正阳:“这位小施主身上也有积寒,不过他是阳刚之体,会慢慢将阴寒化尽;倒是女施主,日后季受不得1丝风寒,最后怕是只能卧炕了。”

王正阳惊道:“那就是要瘫了,法师可有解法?”

老尼姑句,“病乃身外之物,若1切放下,病也就丢下了。”

王正阳急得跪下,“法师定要搭救我们,如何治病?”

老尼姑眼角耷拉了1多半,只露出豆大的两眼盯着2人,“本身无1物,身外来的,还要身外治。你俩所带钱财多少?可愿都献了香火?”

王正阳想都没想,“所带合银6百两,只要能治愈我姑寒症,分文不留,都献与宝刹。”

荷儿1旁有些着急,所带5十两金、1百两银,加上1小包碎银,那是打算日后的安家之资,都捐了庵里,日后怎么办?可老尼姑与王正阳对话,她插不上嘴。

老尼姑道:“你想简便了,治病不是买东西,钱花了病去。似女施主的病得慢慢调理,最好出家为尼,常在老尼身边才好治。”

荷儿闻言跪下流泪不语。

老尼姑叹口气,“还是放不下,老尼也不强求。”

看着王正阳,“你有事在身,她都这样了,你带着她浪迹流离,弄不好把她性命丢半路上。

若她在此削发静养,老尼为她调理驱寒。他日你回来,若她尘缘未断,蓄了发再随你去。这算个折中法,你2人定夺吧。”

王正阳与荷儿有些懵,只道是等安顿下来,寻个郎中再慢慢治;而老尼姑1番话,却是另1个结局。

荷儿:“法师,如此大事,请宽容几日再答复。”

老尼姑缓缓道:“也是天意。今日所来都是向观音娘娘求子,你2人却只知磕头求恩爱,日后自有定数。老尼也只是图你们的银子充佛菩萨用度,当治女施主寒症以回报。若愿顺老尼之意,3日后还来此等候。”

说完,1声“阿弥陀佛”,便入殿内打坐去了。

2人自观音殿下来,荷儿挪,终于出了龙庵。

王正阳也顾不了许多,1把背起荷儿大踏步往前走,不几步却陷入茫然——该往哪里去?

荷儿:“我们还去那坡头看看。”

王正阳背着荷儿上了坡头。与昨日不同,氤氲的春烟笼罩着汾河岸边村庄的杨柳,汾河似隐似现。

众多的涧渠渐渐隐入烟波朦胧之中,宛若天上。

荷儿扭头指着西南的山脚喊,“那边的桃杏开了。”

王正阳望去,西南里的山脚,阳婆湾处露出1片粉白。

“看看去”,边说边背着荷儿下了台阶,大步往山脚走去。

山脚处,两个山包之间,1条尺宽的小溪如孩童的细语般流着。

小溪两边长满高低粗细的桃树、杏树,粗的1搂,细的盈握。

2人在溪边站定,荷儿看看这棵,望望那棵。树上已是团团簇簇喧闹着盛开,引来蜜蜂在花间嗡嗡地起落。

王正阳看着荷儿笑道:“这花儿像荷儿姑1样。”

荷儿幽幽道:“我想像小风儿,阳儿走到哪里,我便跟到哪里。”

荷儿的话引起了王正阳的心结。

此去洛阳,凶险超乎以往,荷儿姑断不可去。

要么去西安,要么留在这里。再想起光孝寺老僧的话:佛门乃渡劫之地。

荷儿姑的病不治不行了,就依了老尼姑所言,在此削发静养,待办完了洛阳的事,再回来寻她。

荷儿这时道:“我小时爱偷吃桃花,被娘看见,说吃桃花要拉肚子,可我偷吃过很多也没拉过。”

王正阳听了,摘十几朵在嘴里嚼,先是苦了1阵,再嚼,居然味道好了许多,满口清香,沁入肺腑。

荷儿摘着杏花往嘴里放,“吃杏花身上暖。”

盘桓了约1个时辰,王正阳背起荷儿往回返。下到坡底,荷儿怕人看见难为情,下来撑着走。

1进院,老大娘道:“正房的香客刚走,你俩搬过去,比耳房暖和些。”

王正阳:“大娘,我俩或要再住几日,便是正房,炕也烧热些。”

老大娘:“掌灯前烧1回,若还嫌冷,地下多备些柴,你们自己随便添。”

饭后,荷儿早早上炕,身上的酸痛被火炕煲着才缓解1些,却是睡不着,趴在枕头上,眼睛亮亮地看王正阳练功架。

王正阳正练大麒麟,足蹬两山尖,回首吞日月,荷儿呆呆地看着道:

“阳儿,你的模样和我拜的天王太像哩。”

王正阳忍不住笑,“练这个功架大约都这样。”

王正阳被瞅着无法专心,索性钻进被窝,“荷儿姑,我想好了,你得留这里。”

荷儿:“姑要随你去洛阳,你赵叔似我们这样相守,怎会把性命丢了。”

王正阳:“洛阳那边凶险,你才去不得。你的病再不治,我也无法放心走。可邓大人交办的事已不能拖了。”

荷儿支起身,盯着王正阳下巴,“你是说,我治好了病,在这里等你?”

王正阳:“这个办法最妥当,治了病还少了风险。”

荷儿:“可不亲眼看着你,我不放心。”

王正阳:“姑等着我回来,我自会小心。”

夜深了,2人却是难眠,王正阳舍不得荷儿,“荷儿姑,要不我晚走些时日,我算着路程,还可耽搁十几日。”

荷儿叹口气,“你叔说过,泼出命也得把邓大人的差办了,走吧。”

说着,她心里已定。

喃喃地道:“阳儿,你1走,何日再见也无个定数。庙里师父说咱俩已成夫妻,姑今晚便与你做了。你走后,姑便名正言顺地等夫君回来,将来,你爹娘、赵叔那边我去请罪。”

渐渐地,王正阳觉得回到了小时候,爹在门口种了棵小柳树,长得清秀挺拔,春天树皮泛着青绿,柔长的枝条吐出嫩黄的细叶和小绿虫儿。

他常会小心翼翼地把柳枝托到手心,看那柔嫩的叶和小绿虫儿,轻轻地抚摸不敢使劲。

王正阳脸轻轻地埋进去、嗅着、亲着,不是柳枝儿,却是桃花、杏花的味儿。

恍惚里,他抱着荷儿姑在嫩绿的田野间奔跑,身边溪水潺潺,云霞聚散。两人的笑声,随着烟波渐渐飘上了坡头,眼前如彩的溪流,在万顷沃野间恣意流淌。他看见眼前的土地美若仙女,听见眼前的土地欢乐地唱着……。

不知过了多久,王正阳回过神儿来,荷儿姑正搂着他脖子,眯眼半睡着,扯过棉被给她盖严实。

荷儿的头往他胸前埋了埋,“阳儿,姑还1直以为你有病哩。”

王正阳柔声道:“荷儿姑,我们已是夫妻,你在此安心治病,候我回来。”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