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九章 撑起山东脊梁,不是孔家而是水浒!(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章 撑起山东脊梁,不是孔家而是水浒!

本来坚壁清野这种事情,大都不会将范围搞得很大。

毕竟人太多了,消耗也大,正常情况下,基本上只保证府州县城周围的村镇百姓能退到城里。

然而福山县东面离奇山所和宁海州太近了,大家都要驻守城防,人口都不够分的。

所以朱国梓也只能把主意打到了福山西面了。

除了已经到登州城避难的人,全部都集中到了福山县。

以致于整个登州到福山县的一百多里都空了。

不过空了也好,正好方便萧云进行生活区的划定工作,也不是很复杂,主要是测算距离和限定范围。

相比之后的伐木改造,这算是很轻松的工作。

为了不耽误时间,萧云每圈定一个地方就留下一部分战士负责前期的改造,等完成之后,然后再追上,如此往复。

到了正月初八的时候,萧云到达了孙夼镇。

这个镇子不大,可位置却是极佳,这里短期内也就不用做什么改变。

不过再往东就是福山县了。

他准备停下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这边往东的具体城镇分布,不用提前探查,萧云也很清楚,这是来自后世的记忆。

只要提起名字,他就能知道大概的位置。

不过这几年,萧云都没有朝这边派过外勤人员。

因为只要把登州城拿了,这边就是瓮中之鳖,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资源。

到了这里之后,现在只要等后面的人员赶上来集合就行了。

所以萧云也就闲了下来,开始带着警卫连在镇子周围转悠。

然而刚走到镇子东边,就听到一声马叫嘶鸣。

接着就看见远处有一个人正骑着马往福山县城的方向而去。

应该是福山县那边的斥候。

警卫连连长徐海门当即就要准备带人去将其人拦住。

然而萧云却及时的阻止道:“不用了,让他走吧。”

现在他又不准备攻城,根本不在意有人报信。

相反,他更希望让所有的人知道,太平军来了。

所以这次还特意带着太平军的大旗。

他也想试试能不能遇到那种不需要攻城,自己就开城门投降的。

作为警卫连连长徐海门,执行力非常好,听到萧云的吩咐,当即就不再管那个斥候。

这个徐海门是警卫连的第二位连长,是大嵩卫徐家泊人。

自幼习武,是大嵩卫第一批进入太平岛训练的人,那时候才刚刚十五岁。

短短两年就成了连长,这样的成长速度也只比当初的赵虎头差上一些。

赵虎头如今已经是四团的副团长了。

不过他的成熟更多是因为逃难辽人经历的苦难太多,更何况当时还带着一个妹妹。

而徐海门家里条件不错,能有此进步,的确算得上优秀,另外他家还有个弟弟徐耀门,也是个当兵的好苗子,只不过现在年纪还小,暂时只能在学堂学习。

现在天色有些晚了,萧云也就不打算继续转悠,因为到了做饭的时候。

然而刚转身,又听到一声马嘶!

这怎么回事,怎么还有斥候?

萧云有些好奇的回过头看去。

嗯?这次好像不是逃离镇子,反而是朝着他们这边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