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明末徐二哥

关灯
护眼
第八十四章 退役的连长薛凯(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原因有点搞笑、竟是因为坟上县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因为它正好处在兖州府、泰安府、曹州府、三府交界处。

这就有些尴尬啦。。。。。大伙一起想想那画面。。。

兖州知府双眼充血、为了给侄子(实际是儿子、内容自补)报仇,将好不容易贪污受贿攒下的银子拿出大半,调集几千大军进山剿匪。

(为什么要拿银子才能调兵,看过此类小说的都知道,明朝除了九边军镇、各地的卫所军几乎是看不到军饷的。因为朝廷没钱、发不出来,所以一般都是拖欠或者几个月、半年发一点。)

(没军饷就意味着没饭吃,没饭吃谁会给你卖命、谁会帮你去干仗。所以长期如此就形成了一种潜规则,那就是每当要干仗时、朝廷都得先补发拖欠的军饷、或者象征性的补发一些,俗称:开拨银。)

(按理说、兖州知府调集军队进山剿匪,这属于公事、是不需要自掏腰包的。奈何、规则就是这样,谁让朝廷欠了人家的军饷呢。)

(其次、你是上官、你牛逼,你若硬逼着咱去剿匪也行。咱也不是傻子、饭都没得吃了谁愿意真出力啊。到时咱就跟着队伍到山边喊上几嗓子,完事、收工,你能奈我何。)

大军第一次进山剿匪、可能是没啥经验,赶到时、整个匪寨已是人去楼空。据查一千多名土匪已经全部流窜至泰安府境内,无奈、大军只好收工回营。

几天后。。。听闻那帮土匪又回到了坟上县,不甘心的兖州知府、咬咬牙掏出仅剩的家当,又集结了几千大军进山剿匪。

大军第二次进山剿匪、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负责此次行动的最高领导率先派出了一半的军队、在逃亡泰安府的途中提前做好了埋伏。

然而、待大军再次赶到匪寨时,还是那熟悉的画面、凌乱、安静、依然一副人去楼空的场景,不过这次与上次有许多的不同,现场能看到一些来不及收的衣物,显然此次土匪们走的比较匆忙。

良久。。。提前去埋伏的军队被叫了回来,据查土匪这次全部流窜到曹州府去了。失望、愤怒、气急攻心的兖州知府,当场便下令烧了这座讨厌的匪寨。

四年后。。。。。恢复不少财力的兖州知府,发动了他的第三次报仇行动。这次他可是下了血本、将整个兖州府的官兵都调了过来。

大军第三次进山剿匪、兖州知府决定亲自指挥,由于这次兵力充足、他直接派出五千大军在通往泰安府、曹州府的方向进行堵截,其余大军则直扑匪寨。

然后。。。那画面我都不忍心说。。。。。。。

四年的时间磨灭不了仇恨、但却可以改变很多。土匪也是人、他们也不傻,被朝廷一名大官盯上,他们也知道在山下设立眼线。

朝廷大军一出现在坟上县,人家的眼线、探子便抄了近路返回山寨报信,待大军赶到时、可不连根毛都没堵到。

额。。。好像又跑题了。。。。。言归正传。

“唉。。。。”

薛凯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自己手下也就两百多个货,而且还都是本地的良家子弟。这帮货让他们在城里维持下治安、还行。要说带他们去打土匪、救人质,估计够呛。

“李来顺,你说现场还有被扒光衣服的人,有多少人,是死是活?”

“回官爷,那里一共躺有二十四个人,都是活的。只不过他们全部陷入了昏迷,任凭我们怎么摆弄、都无法弄醒。”

“那定是中毒了。”

“刘成光、你去找些衣服,在套上几辆马车,咱们去现场看看。”

城外土匪的事、薛凯打算找个时间找二哥汇报一下,这个案子目前他是无能为力了。但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嘛,要不然岂不寒了百姓的心。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