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曹贼也太卷了

关灯
护眼
第220章 琅琊兵书(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章 琅琊兵书

“唉~陛下的操作真是越来越叫人恼火了。”

燕王府,曹信拿着公文叹道。

公文上说,朝廷准备派人去找匈奴谈判,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兄弟之国,这样做既不用动兵,也不耗费粮食,还能拉来一个兄弟盟国,可谓是一举多得。

可这办法对曹信来说,无疑是在断他的长生之路。

“公琰,替本王写个折子,告诉陛下,匈奴就像饿狼,中原朝廷强大,匈奴远避,中原朝廷衰落,匈奴必定会扑上来狠狠撕咬一口。

当年汉高祖被冒顿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十多年前匈奴左贤王呼厨泉率军劫掠司隶等地,十多万汉民被迫迁居北地,后联合高干,攻略河东司隶等地。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此时陛下与本王尚在,朝廷也兵强马壮,理当趁机攻打匈奴,吞并匈奴之地,改为大晋之新州郡。

若不如此,再过几十几百年,中原衰落,匈奴必定趁机而起,劫掠朝廷财富、人口,北地百姓又要遭殃。

陛下是大晋之主,大晋百姓的父母,理应为大晋百姓多考虑一些,考虑长远一些。

是以,本王再次向陛下提议西征,平定匈奴及西域百国,为大晋子民,打一个大大的江山。”

曹信说道。

蒋琬拎着毛笔写完,看了看折子说道,

“大王,属下以为陛下依然不会同意大王出兵。”

“无妨,把折子交给陛下,不同意再说,本王还有b计划。”

蒋琬不知道什么是比计划,也没有多问,出门派人把折子送给陛下阅览。

毫无意外,陛下没有同意。

陛下说既然燕王担心未来的子孙们被异族欺负,何不抽空写一部兵书?

替子孙们打仗,不如将打仗的本事教给子孙们。

曹操还说咱们年纪大了,有时间多歇歇,收几个徒弟,不要成天想着打仗,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未来大晋还要靠年轻人来守护。

曹信看了回信,十分无语,他今年才三十,由于‘抗性’加到点,他衰老的速度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普通人老十岁,他只老一岁。

三十岁的人看着像是二十,比曹丕曹植看着还脸嫩。

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担心衰老?

曹信正要写个折子推辞,荀攸和郭嘉一起上门拜访。

“哈哈,拜见燕王殿下!”

“你们怎么来了?”

“大王,我们奉陛下命令,前来劝说大王写兵法。”

郭嘉嘿嘿笑道。

荀攸拱手说道,“大王是大晋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汉末乱世全靠大王东征西战,才能平定下来,北疆辽州、金州、定州、云州也全靠大王才能成为大晋的州城,大王活人无数,论及功劳,历朝大将无人能跟大王相比。”

“哈哈,过誉了过誉了,韩、白、卫、霍四位大将不比本王差。”

曹信笑道。

“大王,韩白卫霍四将在世时也曾留下兵法军策,供后人学习,大王何不效仿之。”

荀攸趁势说道。

曹信摸了摸下巴的胡茬,

“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但本王打仗,靠的是精兵强将,身先士卒,并不注重谋略,有关战略安排,全靠贾文和、徐元直、李正方、伊机伯等参谋,对了,还有你们两个,要不伱们几个代写?”

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燕王也真会推脱。

“大王你太谦虚了,大王纵横中原塞外十多年,有一点无人能及,那便是大王的练兵、统兵之法。

大王手下琅琊军乃天下精兵之首,琅琊军打仗,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何处,大王不如将琅琊军练兵之法写下来,传于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