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春秋:中兴之主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 赵盾(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作为王孙,昱自然是不会做什么都亲自过问。

他有四个目前正在学习知识的随从,任季子、溪、闵和辛开。

任季子年幼常事农桑,昱让他从事在农田的看护和日常的看护工作。

溪在和他的父亲学习木工,平常也会和季子一起看护农田。

闵在工事上没有多少的天赋,不过学过女红,也能够辨认一些药材,昱想让这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随从多学一些药理。

辛开在数道上和辛离一样有所天赋,在计算账目上比昱还要稍快一筹。

他们都有着一定的天赋所在,虽然不及从小受教育的贵族,可昱相信,有资源倾倒,他们也一样能够有所成就。

一个人是不可能全知全能,就算是阅夫子,也只是懂得道理,对于社会实践上不甚了解。

所以昱让他们各自专精一道,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昱带来二十来人,能用的不止四人,可阅说过,这四人是最好的培养对象。

兵士御者年纪已经大了,接受不了新兴的事物,培养幼小的人才才是发展之道。

对于欢派遣的奴隶和侍从昱也不敢信任,在这些晋国人前会尽量的不去言说他的意图。

尽管可以用利益获取那些晋国侍卫的信任,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明知道他们是派来监视的人,那就让他们监视好了,至于去拉拢,昱没有那个想法。

天下最不可靠、不能相信的就是人性。

所以不光是对晋国派来监视的侍卫,还是那几个他从洛邑带来的随从,昱都会有所保留。

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自己的保障。

而在绛城外的那处私邑,也就是赵衰一脉的封邑,赵衰同样在宣布一件大事。

赵衰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一直欠佳,在处理政事上愈发的感觉到力不从心。

他准备让他的长子赵盾走上政台,为之后继承他的工作做好准备。

赵邑的房屋错落有致,在外城门进去之后就能看到一整排大小一致的屋舍。

赵衰把赵邑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这里的国人很少会有争斗的迹象,都在经营着他们的营生,对赵邑正中心的赵家人也是十分尊敬。

赵衰为人低调,谨慎;尽管晋文公赐予了他很大的封邑,可是赵氏的屋舍和平常的国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赵邑的国人眼里看来是一个很随和谦让的君子。

赵盾是赵衰的长子,是赵衰在狄国跟随晋文公时,文公将狄国俘获的两个同胞美人其中的姐姐叔隗赠送给了赵衰,而赵盾就是叔隗所生。

赵盾原本不是嫡子,赵衰为了跟随文公,将叔隗和赵盾留在了狄国。而后又取了文公的女儿(后叫赵姬)作为正妻,所以理论来说赵盾并不是嫡系子。

作为庶子的赵盾因为能力出众,所以在接回之后赵衰对他多有看重。

在狄国的时候受尽苦难和同龄人的嘲笑的赵盾将内心的屈辱和隐忍化作了前进的动力,狄国的贵族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而看不起他,狄国的国人因为他没有父亲的陪伴而嘲笑他,可他并没有从此堕落,而是将这些屈辱都化作了读书的动力。

因为早年的经历,让他变得格外的成熟,在赵衰将他接回晋国之后,他开始崭露头角,让他的父亲看到他的能力;因为他知道,作为庶子,只能靠着争抢才能获得地位。

而现在,机会他等到了。

在赵氏之宅中,赵衰佝偻着身子,站在案桌旁。

身旁是他的拐棍和木几,在案桌对立面跪坐着的是赵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