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情系集体户

关灯
护眼
第389章 培训农技推广员(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在各大队的呼吁下,县里决定政治队长不再享受大队开资了,全县有5000人回到了生产第一线。

因为抽调,北部战区的英城知青督查队也从80人减到了72人,柳维嘉给云鹏提出建议,想把兆部战区的600名政治队长集中起来,进行农技推广培训。

云鹏考虑了他们每个人的月报酬才9元钱,全留下每月才支付540元,一年才6500元左右,况且里面有一半是知青,便同意了。决定从运输队买黄豆的利润中拨出一万元,让柳维嘉把这些人建成一支农技推广员队伍。

柳维嘉在这672人的队伍中,经过筛选,留下了600人,印了600个农技推广员的袖标,要给每一个生产队派一名农技推广员。

这600人中,有372人是知青,其中英城三中的有280人。云鹏既让他们听柳维嘉上课,又让武装部长对他们进行军训,把他们编成了6个连,每个公社一个连,连下又分排,排下分班。把他们安排到了林场招待所、附近大队集体戸和礼堂招待所住。以连为单位建伙食点,进行了十天的培训。

柳维嘉不仅讲课,还带他们去地里学习画地型,教他们做种植计划,算投入收入账,把她的总目标和总体计划向他们系统地传授。这支队伍回到生产队后,成了碱锅大队现场会的落实者。

与此同时,沙城子的瓦厂、宝泉的酒厂也在筹建中:

冯泉生从农安买回了一个酒蒸笼,和他姑家的一般大,花了5000元。用他爸的酿酒法,花了两万元,上了一个日产酒45斤的作坊。

柳维嘉帮了他,对那泉水做了化验。发现那泉水的质量比乾隆井还清澈甘甜,便又投了3000元建了泵房,把水引进了厂房内。

蒸料用苞米秸秆,烧酒用煤坯子,第一笼酒在11月末便出产了,那酒的度数和口感比乾隆泉还好,冯泉生决定全部回收这些酒。

那个酒蒸笼一次只能蒸300斤高粱,出180斤酒糟,可饲养36头架子牛。李世文见酒厂一个月就有收入了,马上用余下的钱建牛棚,上地秤和铡草机。釆取四队戸的办法,从各大队征买架子牛。宝泉公社最小,只有9个大队,一个大队出4头牛,牛源很宽裕。这样一来,这个酒厂可以年进4万元,一年就能回本见利,李世文乐了。

祝联营看完沙城子的场地后,便调来施工队,用扒四个集体户的木料,建了15间砖平房,面积270平方米,比十家子瓦厂的面积少了150平方米。因为产量减少一半,足够用了。那房子也建了火炕和火墙,加上施工费只用了1万元。

瓦和瓦推子花了两万多元,打案子和晾瓦架子花了5000元,进沙子和水泥花了4000元,10月下旬就生产了,祝联营分来了一组制瓦工,带了20个当地人。

沙风见瓦制出来了,这里工资低,一块瓦可赢利1毛5分钱,40万块就是6万元,也是一年就能回本见利,也乐不可支。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