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辞职后的乡村悠闲生活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 现状堪忧(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腊月二十六。

天气晴。

大伯昨天在徐氏宗族群里发了通知,今天村里的水库要捕鱼,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鱼吃。

腊月二十六捕鱼是徐家村历来的传统节目了。

以前徐家村生活条件差,很少有家庭杀过年猪,就盼着腊月二十六这天集体捕鱼以后能分到鱼,腌制以后留着过年吃。

徐风扬被大伯给拉壮丁了,今天他要参与捕鱼,后面还要给家家户户送鱼。

他在家里匆匆吃过早饭就开车去了水库边。

徐家村有三个水库,其中有两个大些的水库是国家近些年新建的,属于饮用水水源,在水库旁边建有水库管理站,平时都有公务人员在那里值班。

最小的水库属于徐家村集体的,面积不大,只有二十几亩,也就一万多平方米,最宽的地方也就四十米左右。

总库容大约只有25万方左右,连小二型水库都够不上。

这个水库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徐家村人在政府领导下集体修建的,名叫小湾水库。

三叔的养猪场就在小湾水库上游,有一条小水沟连接到水库里。

因为三叔的养猪场排污环保做得好,水质基本不受影响。

小湾水库距离徐风扬家更近,直线距离只有500米左右。

以前小湾水库倒还挺重要的,村里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泵房用于抽水灌溉农作物。

可是近些年来徐家村的人越来越少,农田基本上都变成了荒地,大片大片耕地也是荒废,不得已才种上脐橙树,现在已经不需要多少灌溉水了。

等徐风扬开车来到水库边,大伯和村支书徐崇刚已经在那里安排工作了。

在场的除了这两位,还有二十几个村民,三叔徐崇州和大哥徐兴业也被叫来了。

村里能干重活的男性真是不多了。

这还是因为快过年了,有不少在外地打工的人已经回来了,否则想短时间凑齐二十几个壮劳力简直是痴人说梦。

“村支书,大伯,三叔,哥,还有各位老辈子些,你们来得早些。”

“这不是兴旺吗?你啥时候回来的?”一个在外地打工昨天才回来的叔辈问到。

“您是崇章叔啊?我已经回来一个多月了。”

“哈哈,你还认得到我是你崇章叔嗦。”

“那当然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来您家找兴钊耍,可没少吃您做的麦耳朵。对了,兴钊和嫂子回来没得?”

“兴钊可能要大年三十才回来,你晓得噻,他那个职业离不得人,大年三十回来,初一早上又得回市里去。”

“那是,兴钊是医生,嫂子是护士,两个人都忙。”

徐风扬和崇章叔简单寒暄几句,又和其他叔辈们说了一些闲话。

这时候他们正在把渔网展开,很长时间没用过了,不少地方已经缠在一起,等把渔网展开以后还得修补修补才能用。

这时候倒没有徐风扬什么事情。

因为村里今天捕鱼嘛,有一些小孩子也跟着来看热闹。

大伯让徐风扬先去把小孩子们看着,免得他们溜到水库里去了。

此时徐永辉和徐永耀正在和小伙伴们玩奥特曼卡片。

徐风扬去车上拿了一包糖,走到小孩子们中间。

“各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吃糖啊?”

“想吃!”

“幺叔!我想吃!”

“我也想吃!”

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回答道。

“那好,既然你们想吃糖那就在木凳子上排排坐好哟。”

此言一出,小家伙们争先恐后找到木凳子坐下来。

“那你们从左到右做自我介绍,我很久没回来了,都不认识你们。”

这时候坐在最左边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说到:“叔叔,我叫赵若涵,今年已经五岁了。”

“你是赵刚和徐雅婷的女儿吧?都长这么大了呀?”

“叔叔,您认识我爸爸妈妈吗?”小女孩歪着脑袋说到。

“当然认识呀,小时候我和你妈妈徐雅婷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哟,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多小朋友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叔叔,既然您认识我妈妈,那能不能请您帮我一个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