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男二扶正系统(快穿)

关灯
护眼
210、侯爷打脸宝典(十八)(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她语调柔和神态庄重, 委实看不出有半点虚伪的意思。

君恪搂住君锦玉的胳膊微不可察轻轻抖了抖,神情到底是和缓了些, 抬眼沉声道:“你能这样想, 也不枉母妃待你这般好。”

话虽如此,谢嫣却清清楚楚瞧见,他眼底随之流露而出,那抹掺杂着不屑的狐疑。

谢嫣并无接话之意,就抿着唇盯着他瞧。

也不知君恪是心虚, 还是太过厌恶她,与谢嫣对视一瞬后便匆匆移开目光。

他眉心的褶皱敛得越发深刻, 手掌还紧紧贴在君锦玉单薄的肩头处。

君恪相貌刚毅冷峻, 君锦玉生性柔弱娇怜。一个是京中不苟言笑的冷情权贵,一个是小有才名的勋贵嫡女,这么一看, 倒真是生出一种相得益彰之感。

谢嫣暗自嗤笑了两声,如今京中人人皆知锦亲王府的玉姑娘,虽然养在锦亲王妃膝下多年, 却并非是小锦亲王的胞妹。

外头流言四起,他们两人始终不晓得避讳, 出来散个心也要黏在一处去……可笑君恪自诩心思缜密,竟丝毫未察觉他们这样的举动到底有何不妥。

许是谢嫣的脸色尤为阴晴难测,骇得君锦玉缩了缩肩膀,忽而用力攥住君恪衣袖扯了扯。

她脸上的红晕散开不少,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眸, 惴惴不安道:“哥哥,府里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君恪伸出五指,宠溺地揉了揉她柔滑发顶,轻声安慰道:“没什么大事,无非是君嫣嫣到了该成亲的年纪,祖母同母妃要替她寻个夫婿罢了。你只管在府里好好养身子,这些俗事就不牢你费心。”

君锦玉轻咬嘴唇,有些惊惧地看了谢嫣几眼。

见她脸色依旧是那副阴阴阳阳的模样,君锦玉不禁回忆起那日赏菊会上,这个素来爱与她作对的死丫头,疾言厉色掐住她下巴,嘴里念叨的那些顽劣言语。

想到这丫头那日,是如何出其不意令她颜面尽失,又是如何咄咄逼人威吓她的,君锦玉只觉得脊骨处一片冰寒。

多年来渐渐养成、独属京中贵女的骄矜,使得她不会轻易就此善罢甘休,向常嫣嫣这个喜怒无常的死丫头低头。

纵然常嫣嫣得于氏青眼,可她终究只不过是个初入京城的镖门女,无论是手段还是心性,绝不是她的对手。

偏生常嫣嫣那日对她放的狠话,君锦玉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尽管有君恪得以依靠,然而君锦玉心里头,于此还是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

她移动步子往君恪怀里缩得更深,晶莹泪痕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巴掌大的脸上全是自责:“若非是锦玉在赏菊会上给哥哥丢了颜面,也不会连累嫣姐姐初回京城,就要急着与人议亲。”

君恪耐下性子又劝她几句,所说的话,无非都是“此事不怪你”“是君嫣嫣她误会你在先,玉儿你无须自责”之类。

两人絮叨了好一阵,不晓得君恪哪句话,又正中了君锦玉的下怀,她终是笑逐颜开,攀住君恪手臂咯咯直笑:“哥哥莫要拿这些歪理诓锦玉,真当锦玉是个半大的稚童么……”

君恪眼底难掩喜悦与眷恋,解下肩上大氅,悉心为她披上,最后又沿着石子路取道回去。

两个人领着十数个随从,雪珠碧珠亦是紧紧跟在君锦玉身侧。

一众人浩浩荡荡经过谢嫣身旁,君恪连眼皮也懒得抬,下颔弧度异常倨傲疏离:“锦玉自有我看顾,你若的确心存感激,这些日子就应当安安分分待在景梅苑。母妃几次都与我提起过,她极是中意你院中那位夫子,你认认真真同他请教几日,下月拜见八王爷的时候,也可免于在众人跟前失礼……”

说到这里,君恪紧绷的面容终于松快下来。

他分神打量身侧这个与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少女垂首而立,卷翘浓密的眼睫幽黑似墨丝,微风拂过之际,她的睫毛连同眼皮一齐微微轻颤,看上去竟有种倔强的脆弱。

平心而论,在未见到君嫣嫣之前,饶是铁证如山,君恪也难以相信胞妹另有其人。

与她初逢的前夜,就算他如何劝服自己,鱼目混珠、狸猫换太子,这是个再粗劣不过的圈套,他睿智冷静一世,切不可轻信外人。

然而瞧见她的那一瞬,君恪也不得不扪心承认,比起由他一手带大的锦玉,君嫣嫣实在更像是他的亲妹妹。

母妃常常自言亏欠君嫣嫣良多,央他对她更为上心些。可他这些年积攒的满腔情绪,早已全都寄托在锦玉的身上。

官场遭容倾排挤时,是锦玉陪着他一同借酒消愁。春风得意之际,身边始终不变的,只有锦玉。

王府亏欠君嫣嫣不假,故而君恪可以容忍君嫣嫣仗着王府对她的亏欠,在府里作威作福,却绝不会默许她将主意,打到无辜的锦玉身上。

一碗水永远也不会有端平的时候,比起浑身带刺,令他烦不胜烦的君嫣嫣,锦玉委实比她懂事乖巧太多。

思及此,君恪心头残余的那些愧疚霎时烟消云散,甚至端详谢嫣的眸光也陡然变得锐利。

他神情好似深冬阴冷角落里的积雪,也是阳光穷尽一生也无法融化的冷漠:“宴席上贵客诸多,你自己不要名声也就罢了,倘若使得母妃与祖母也受你牵连,我绝对饶不了你。”

他撂下这句话后,抬脚就走,直至君恪彻底消失在凋敝林木间,春芷跺脚啐道:“明明我们小姐才是正经的王府姑娘,她君锦玉平白占了多少年的好处,两片薄薄的嘴唇一张一合,倒装得自己最是身不由己……奴婢活到这个份上,也从未见过像小王爷这般,不分青红皂白、胳膊肘往外拐的哥哥。”

“感情自有亲疏之别,君锦玉是他看顾到大的,君恪他更偏疼君锦玉也是常理。”

谢嫣轻轻戳了戳春芷光洁的额头,笑如银铃:“你也不必替我与他们置气。多行不义必自毙,何况我又不是那等以德报怨的包子,若他们敢图谋不轨,我也不会手软轻易饶过他们。”

“也罢,”春芷撇了撇嘴,“眼看您议亲的事情就快要定下,这个紧要关头,就是不谙世事的傻子也晓得该收敛些。小王爷和玉姑娘又是人精,大抵也不会多有为难小姐……”

谢嫣信手摘下一朵秋海棠,她全神贯注嗅着秋海棠花蕊间寡淡的香气,春芷嘀咕的那些话,十有七八是未听进脑子中的。

自从君恪决意领着她亲自去宴席上挑,老太妃便不再拘着谢嫣说些有的没的。

君恪行事滴水不漏,极有章法,正合了老太妃的胃口,因此老太妃极其信任他,府中诸多事宜往往由君恪一手决断。

既然已经交待清楚,将孙女的婚事全权托付给向来稳重的孙儿留心,老太妃对此也十分满意。

这桩困扰她好些日子的事情突然能够得以解决,老太妃自是乐得清闲。

因着君恪公务缠身,一日也见不上几回,加上君锦玉被于氏锁在院子里禁足。老太妃无闷可解,闲暇时候,干脆就招来谢嫣,命她照着教养姑姑的要求,将礼法从头到尾解释一遍。

有系统这个金手指,听老太妃念叨、默书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

令谢嫣万分为难尴尬的,仍旧还是容倾。

那夜书房前,她已经将内心所想说得很是明白。

他隐姓埋名在她院中假扮夫子,莫说眼下正是太后指婚的紧要关头,他们孤男寡女本应避嫌,可他非但不有所收敛,形容反倒愈发轻佻暧昧,更是只知道一味隐瞒身份。

倘若容倾对她有意,为何不堂堂正正剖白心迹,倘若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寻出君恪私通乱党的罪证,与她没有半点干系……那又为何非要缠着她不可。

容倾却是铁了心要赖在王府里,每日照旧入书房给她讲解京中风土人情。

偶尔于氏遣了婢女,端着汤盅前来看望谢嫣,他便极为乖顺,三言两语就能哄得于氏心花怒放。

好在他除了循规蹈矩担起“夫子”这一职责,再未私下与她有过任何交集。

若不是那枚绣着“容”字的香囊,还端端正正在容倾缂丝腰带上牢牢拴着,谢嫣几乎以为那夜的争执与疏远,只是她一瞬间的错觉罢了。

眼前这个人的演技太过逼真,骗得了于氏,又瞒得过君恪,而谢嫣不是他肚腹中的蛔虫,自然对他心中决断一无所知。

以至于他所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谢嫣都已经分不清,究竟哪一回是假的,哪一回才是真的。

每日目睹他与刀疤几个说笑,经久不退的阳光抚上他惊艳绝伦的脸庞,却始终照不进他那双多情无双的眼眸。

他眼瞳似积着未融春水,纵使是笑着的,眼中却没有多少笑意。

几日下来,谢嫣忽然顿悟,就算周遭的一切,都会有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那一天,可容倾还是原世界里,那个行事风流恣意,不惧世俗,也从不受儿女情长羁绊的定安侯容倾。

譬如他可以为了平定朝纲,忍辱负重扮作家奴,也可以因为她那番疏远的言辞,自此收敛锋芒。

这样一个深谙张弛有度、进退得宜道理的高位者,绝不是谢嫣轻易能纵容自己沉沦的存在。

如若越陷越深,以至于做出伤害无辜的错事,就算这个任务能够完成,最后也会变成她人生中不堪回首的一笔。

好在她与容倾划清界限,划得并不算太晚,眼下这个时机尚且还来得及。

天气越来越冷,最初的凉爽过后,京中迎来的就是一日胜过一日的寒凉。

京中居于北处,有时入了九月,天空中就会飘起雪花。

前两日已是下过一场碎雪,连带着街道上,亦是湿泞难行。

八王爷的生辰在即,宫里也紧锣密鼓置办起来。

据谢嫣所知,先帝膝下子嗣不多,男丁更是稀薄异常。

先帝的嫔妃勤勤恳恳开枝散叶数十年,除开两三个非要掺和进夺嫡、末了身首异处的皇子公主,最后留在世上的也就剩下小皇帝和八王爷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对兄弟面不合心也不合,原世界中容倾伏诛后,容太后凭一己之力勉强扛了几年,也架不住大势所趋。

八王爷调遣豢养在府里的一支私兵冲入皇城,君恪则纠集安插在小皇帝身边的棋子,合谋挟持小皇帝,甚至以小皇帝的性命,要挟容太后起草禅位诏书。

小皇帝不甘母后受辱,抓过几个叛徒,齐齐带着他们跳下城楼,而容太后也因为悲痛至极,继而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这两兄弟势同水火,然而有些事情为不落人口实,也必须在天下人跟前做做样子。

原世界容太后母子一死,八王爷的皇位到底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为堵住悠悠之口,迫不得已追封二人。

而眼下的容太后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奇女子,看不惯野心勃勃的八王爷是一回事,面子上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假象也无什么不可。遂早早吩咐下去,此次宴会务必精心准备。

但凡遇到这种盛大的宴席,最为得意洋洋的,大抵就是那些接了帖子的权贵女眷们。

说是生辰宴,除了恭贺八王爷生辰之外,不乏有拖家带口、举荐自己女儿与孙女的大臣。

于氏闲来无事就爱与人磕牙,别人说的多,她身为听者,自然也听得格外多,故而对这些市井传闻,也了解得最是透彻。

她催促春芷端上一盘刚切好的果子,而后坐在谢嫣对面的空位上与她说些体己话。

谢嫣抽出一根银签子,戳起一块被切得很是工整好看的果子。

这些果子还是从岭南那里运来的稀罕宝贝,如今冷的很,满天下能结果子的地方寥寥无几,岭南虽然路途遥远,也是眼下这个时节,最容易运来果子的地方。

这些果子出了岭南境内,就不再需要时时刻刻用冰块冰着,加之于氏还过了遍温水,口感便尤其柔和。

初初吃上去,虽不如现实世界里的水果那样甜,但胜在鲜美可口。

于氏沉吟道:“这日子说快,也过得十分快,没几日就到了八王爷的宴席,嫣嫣你可有想好要穿什么?”

谢嫣嘴角轻轻抽了抽,硬着头皮道:“都听母妃的,母妃说穿什么好,我就穿什么。”

于氏上上下下将她看了个遍,瞧仔细了才喜滋滋道:“嫣嫣生得好看,不论穿什么都合适……上次从丞相府里穿回来的那件裙子,就很衬你。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作甚要穿得臃肿笨重,还是那个式样的好。”

谢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她定了定神,把玩手中雕纹精致的银签子,缓缓弯起唇角:“左右兄长与母妃都不在,嫣嫣才敢私下同母妃说一说。若非是兄长主动向太后开口请求赐婚,为保王府颜面,我大概也不会早早就与人定下婚约。”

于氏神情有刹那的怔然,半晌内疚地握住谢嫣的手,轻声道:“你哥哥的眼光一向很好,他挑出来人选不会有任何差错。何况眼下也只是暂且定下,往后若有不妥之处,还能及时拨正。”

谢嫣唇角笑容越发灿烂:“既然是兄长看中的人选,我自然深信不疑。”

“你们兄妹能够相处地这般好,母妃也终于放下心来。”

于氏心中欣慰,神情更是柔和,她笑眯眯看着谢嫣品尝果子,越看越是喜欢得紧,正是从容惬意间,她脑中灵光一闪,忽然又想起一事。

她凑近谢嫣道:“闲谈时母妃听那几位夫人提起过,说是虎贲将军有意将嫡姑娘嫁给定安侯为正妻。这段时日常常出入定安侯府与宫中,次数多了,难免教外人得知。”

谢嫣捏住签子的手一顿,抬眼看向于氏:“哦?竟还有这则见闻,虎贲将军家……敢问可是高将军?”

“是了,就是他府里的那位嫡姑娘,”于氏抚掌道,“听那日随同你赴宴的侍女说,嫣嫣你同那位高小姐关系非同一般。只是高家到底与你哥哥政见不和,如今又有意与定安侯结亲,往后你若见了她,行事也需仔细着点,切不可叫人拿捏住错处。”

谢嫣正要作答,书房的隔扇却被人轻轻叩响,珠帘前光影幽幽晃过,容倾转出大半个身子,朝着于氏敛袖而拜:“晚辈见过王妃。”

眼前乍然走近一个容貌气度非同凡响的青年,于氏脑中空白一片,面上甚至沁出点点茫然之色来。

待意识迅速回拢,她才从惊叹中回过神来,于氏笑看着跟前这个出类拔萃的青年人,眉眼煞是和善:“原是容大郎。”

容倾低眉顺眼道:“未曾想王妃会突然来此,晚辈不能及时向您请安,多有失礼,还望王妃海涵。”

于氏听罢,语气更是满意与温柔:“我们嫣嫣开蒙开得晚,学起来也有些吃力,也劳你多费心了。”

察觉容倾向她这处投来的视线,谢嫣却别开脸,垂首叉起一块果子,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容倾眸光微微一黯,须臾又笑着与于氏寒暄:“家中人丁凋零,晚辈无处可去,幸得嫣小姐拨给晚辈这桩差事糊口,若论授课,晚辈自是当仁不让。”

于氏接过冯妈妈递过来的帕子,起身擦了擦手:“时候也不早了,府里还有诸多琐事要处理,我便不在此多陪你们。”

于氏语毕又看向谢嫣:“你好些同容大郎请教。”

谢嫣满口应下,跟着冯妈妈一路将于氏送出长廊外。

檐下雪水滴答,水珠顺着琉璃瓦的缝隙而下,溅湿一地枯败草根。

谢嫣推开书房的隔扇,便见着容倾坐在方才于氏坐过的圈椅里,手腕搭上扶臂前的雕花兽首,偏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略略迟疑片刻,身后的春芷已经半掩好门扇,上前端走桌案上置放的果盘。

天气寒凉,下人前几日就在椅子上铺好了虎皋鹿皮,甫一坐下去,触感极其暖和柔软,然而谢嫣还是感到有些说不出来的别扭。

容倾摩挲一支洗得十分干净的毛笔,慢条斯理道:“今日我们不说书里头的东西。”

谢嫣不敌他突如其来的这一出,猜不透容倾到底意欲何为,狐疑间,却见他伸出匀称细长的手指,往身后指了指:“宴席上宵小之辈层出不穷,你兄长本就巴不得你早些嫁出去,看着也不是个能够靠得住的。若遇意外,不会几手功夫,嫣姑娘,你又要怎么对付登徒子……”

谢嫣:“……”

盯着他身后那根扎得极其逼真的稻草人,也不晓得容倾是何时将它搬进来的,于氏在这里坐了这么久,竟然一直未能察觉。

思及宿体以往在定州,曾经手提长刀,伤过一个意图辱她的清白贼寇。且谢嫣有数段执行任务的经历,也算精通这些,实在不需要将功夫浪费在这上头。

谢嫣下意识摇头推辞:“我在定州时就练过几手功夫,虽然不比上阵杀敌的将领,但有春芷她们跟随,对付几个喝醉酒的纨绔子弟,还是绰绰有余。”

“既然你不愿意,那便罢了,”容倾揉了揉眉心,看似有些困倦,“嫣姑娘本就打定主意要离开锦亲王府,许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得以如愿也说不定,反而是容某逾越,白白操心。”

这话乍然听上去有些酸溜溜的,谢嫣分辨不出他究竟是做戏,还是出自真心,干脆就无动于衷看着他。

容倾默了默,半晌又换上一副与平日无甚两样的神色,弯开眼眸道:“若嫣小姐无事,今日就暂且先到这里。容某家中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便不多留了。”

谢嫣也十分体贴道:“还是你家中的事务更为重要,你早些回去置办也好。”

对于容倾府中境况,谢嫣倒是颇为清楚。

容倾生性潇洒恣意,他同八王爷党羽交恶由来已久,想必下月八王爷的生辰宴上,也不见得他会亲自前去道贺。

容倾常年率领将士在外戍边,习惯边疆的淳朴民情,素来不喜欢凑京中这些热闹。他做事随性纵意,大抵也会借口自己身子抱恙,回绝八王爷送来的拜帖。

虽是一口回绝,可这次宴会上,诸多世家权贵皆会亲自入宫道贺,为防不测,他也应当回去与容太后商议对策。

京城大雪纷纷扬扬泼洒几轮,府里栽种的灌木翠色尽褪。

浓密的树叶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忽然枯萎凋零,光秃秃的花枝上挂着还未化干净的冰霜,庭前积雪消融,四处都透着一股子与节气相宜的沉寂。

京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亦在不断更迭,上个月街头巷尾还在说道君锦玉如何如何,这个月俨然已转至别处。

老太妃人逢喜事精神爽,眼看谢嫣议亲一事就快要定下,她满心满眼都洋溢着欢喜。

君恪趁着这个时候,又不动声色拿出君锦玉被禁足的这桩事,前去老太妃跟前说情。

“如今京中有关锦玉的谣言也差不多止住,既然关了她一月多,到这个份上也足够令她往后行事警醒些。眼见母妃近日的气也消了,孙儿斗胆恳请祖母解了锦玉的足。”

“不是祖母绝情,嫣丫头初回王府,心思本就敏感些,”老太妃叹了口气,“偏偏锦玉她说错了话,惹得她动怒,又牵扯出来许多事。除了她的禁足可以,只不过今后,你看着点她,莫要叫锦玉去打搅嫣丫头。”

君恪连声称是。

是故面色憔悴枯槁的君锦玉,陡然出现在正厅中,使得里头伺候的婢女纷纷朝谢嫣这里看过来。

自那次后花园偶遇,谢嫣已经是许久不曾见过君锦玉。君锦玉日日待在院子里闭门不出,谢嫣也不晓得她是没胃口吃饭,还是刻意绝食,半个多月下来,竟清减成了这副风一刮就能倒的苍白样子。

尽管于氏还对她心存怨气,等到瞧见她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也一时慌了神。

于氏手足无措拉着她看了好一会,忍不住质问她身边的周妈妈道:“你们是如何照看主子的,怎么主子憔悴成这个样子,也不同我说。”

周妈妈瑟缩了下脖子,急急忙忙垂下头,不敢直视于氏的双眼,只是吞吞吐吐道:“都是老奴、老奴未照顾好小姐……”

君锦玉艰难咽下一口肉汤,她眼中噙着泪光,乞求似的深深凝视于氏:“母妃不要怪罪周妈妈,是锦玉吃不下饭,不让她们说出去的。锦玉自知闯下大祸,辜负了母妃与祖母的期望,理应受此责罚,又怎敢在院子里铺张浪费、大吃大喝?”

于氏目不转睛望着君锦玉的一双眼眸中,隐隐流露出几分动容,她指尖将将触上君锦玉白皙小脸。

谢嫣却搁下筷子,拭去嘴角油渍,看着她笑吟吟道:“半个月前还见你与兄长在后花园里散心,当时看着还好端端的,也没有现在这样憔悴,怎么半个月一过,就瘦成了这副样子?”

君锦玉呼吸一窒,愣愣道:“你……”

“本来我就不是什么铁石心肠之人,看着你身子骨憔悴到了这个境地也不会袖手旁观,你大可央求我几句就成,万万没有必要折磨自己的身子。依我看……母妃,既然玉妹妹她认错的态度着实诚恳,您不若看在我的面子上,解了玉妹妹的足。”

她这番话,顺着于氏的心意娓娓道来,听上去极其受用。于氏见了君锦玉这副样子,本就有解她禁足的想法,只是如今由谢嫣水到渠成说出来,便尽显她为人宽宏大度、胸襟广阔。

于氏嗔怪道:“也就是你不计较这些,要是换做旁人,指不定又要怎么落井下石。”

君锦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明明请求祖母解禁这桩事,是哥哥亲自为她求来的,不成想她未向母妃说些什么,这常嫣嫣居然如此大言不惭,竟将功劳全都揽到自个儿的身上。

眼下她得以出院子,反倒是像沾了她常嫣嫣的光似的。

君锦玉胸中压着一团怒火,只是她低声下气再三自言自己的不是,才难得令于氏消了火气。

假使又重蹈赏菊会那日的覆辙,被常嫣嫣这等厚颜无耻的做派,激得再次失去了理智,指不定老太妃与于氏又要如何责罚她。

君锦玉强忍心头怒火,眼眶都憋得微微有些发红,看向于氏时便平白多了几分羞愧与楚楚可怜的韵味。

她思索片刻,盈盈朝着谢嫣一拜,质地轻软的裙摆在足边散成一朵花,含羞带怯道:“妹妹并非有意冒犯姐姐,还望嫣姐姐早日原谅锦玉……”

谢嫣挑了挑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君锦玉被拘了一个月,多日不见,她别的没有什么长进,忍辱负重的心性反倒增长不少。

碍于于氏同诸多下人在场,何况宽恕君锦玉的言辞还是谢嫣首先提出的,她要是还抓着这点陈年旧事死死不放,倒显得她虚情假意。

谢嫣落落大方上前扶起她,眉间喜悦难当,浓密眼睫遮挡下的眼眸却透着几分审视:“妹妹想开了便好,我们若是相处得不好,也叫母妃为难。”

君锦玉垂下眼睛,衣袖下的双手紧紧绞在一处,她低低道:“嫣姐姐说的在理。”

有君锦玉坐在身侧,这顿饭谢嫣总吃的食不知味。

她草草吃完一碗,便寻了个借口遁回景梅苑。

景梅苑四处静悄悄的,刀疤他们几个端着海碗,正有说有笑蹲在院子里吃饭,谢嫣环顾一圈,有些疑惑道:“容大郎他不在府里?”

小个子摸摸嘴巴上的油,放下手里碗筷“蹭”地一下站起身子,他摇头道:“容大郎他家中近来事多,他姐姐带着他外甥回了娘家,自然是要回去接待的。”

容太后是何等彪悍霸气的女子,也是半点怠慢的,谢嫣很是理解地点点头:“知道了。”

小个子干巴巴笑了两声,精瘦的脸皮上,顿时显出一种极其一言难尽的笑。

他目光躲躲闪闪,小声嗫嚅道:“有件事,我不知应不应该与老大您说……”

谢嫣两眼一黑:“你莫非又是赌瘾上头,欠了银子?”

“不是不是!”小个子急不可耐连连摆手,“我自从跟了老大讨饭吃,早就戒掉了赌瘾,哪里还会死不悔改再去外头赌钱……就是就是……”

谢嫣摸不清他这般吞吞吐吐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只得耐着性子等他说完。

小个子憋了半天也没憋出个所以然,反而是刀疤看不下去,一巴掌呼上他的脑壳,嫌弃道:“去去去,说不出口,就由老子来说。”

小个子愤愤踩他一脚,末了才心不甘情不愿闭上了口,瞪大两只眼珠子直勾勾盯着刀疤瞧。

“有件事不知当不当讲,”刀疤挠挠头,苦思冥想一会子,发觉自己怎么也回忆不起事先想好的说辞,又扭头去问小个子,“你打算同老大说些什么来着……”

小个子:“……”

谢嫣:“……”

她也不指望这几个大大咧咧的糙汉子能说些什么,他们几个人闹做一团,谢嫣插不上嘴,只得领着春芷往卧房里走。

数日匆匆而过,眨眼间便到了入宫的日子。

八王爷的生辰筵由宫里一手操办,容太后特意拨了一座宽敞的宫阙,供给八王爷差遣。

谢嫣不得不钦佩起容太后的胆识,虽然将八王爷这群乌合之众请进宫里一举,多有膈应,但宫里暗卫守将众多,即便八王爷图谋些什么,在皇城这个偌大的牢笼里,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城中的更夫打过四更,君恪就已出府前往宫里上朝。

只是老太妃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染上风寒,于氏不放心留她一人待在府里,只能允谢嫣独自前去。

宴席定在傍晚,思及君恪来往皇城与王府之间多有不便,于氏与老太妃商量再三,便定下由刀疤几个护送谢嫣入了皇城,再由君恪等在城门前迎接。

未出阁的姑娘头一回出远门,于氏自是放心不下,见谢嫣收拾齐整出了屋子,于氏先是眼前一亮,而后忧愁涌上心头,忧心忡忡提醒她:“万万不可与春芷他们走散,入了皇城就要跟紧你哥哥……”

谢嫣指着五大三粗的刀疤,又比了比自己手心的茧子,朗声笑道:“母妃尽管在府里等着我回来,我们都会些拳脚功夫,寻常小混混见了我,躲还来不及,又岂敢自寻死路滋事。”

纵然对刀疤他们几个的能耐很是信任,于氏仍有些心神不宁,若不是对锦玉并不算放心,今日也是要由锦玉陪着嫣嫣去的。

她守在府门前,不甚安心地看着几个车夫一丝不苟地套着缰绳。

看着看着,余光陡然留意其中一个的身形气度与容大郎有些相似,于氏惊喜若狂,连忙上前叫住他。

容倾闻声回眸,他扶了扶头顶的斗笠,拱手作揖:“见过王妃。”

不知怎的,甫一瞧见容大郎也随众人护送嫣嫣入宫,于氏就觉得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于氏见过不少世家子嗣,就算她格外中意邵祭酒的独子,可平心而论,纵然邵捷年少成名,相貌家世人品皆挑不出什么差错,他也不及眼前这个青年的十中之一。

念及容大郎的出身,于氏不由得又是一阵唏嘘。

她目光柔如絮雪,扫过容倾面容上时,又生出点点慈爱:“你做事一向稳重,有你送嫣嫣前去,我也算彻底安心。”

容倾头低得越发谦恭:“王妃尽管宽心。”

同于氏说了几句,他方一转身,就见着她提着裙摆,领着身边握紧竹伞的侍女,款步朝着前面那辆马车走去。

谢嫣今日穿了一身烟红色的罗裙,肩头披着件御寒的缃色兔绒披风,满头青丝被绾成一个形状端庄的圆髻,只在底端簪了一顶牡丹花的红宝发冠。

她身上佩戴的首饰唯有简简单单的三四样,比京中那些贵女不知素净多少,大抵源于容貌生得太好看,竟艳色逼人得紧。

玉色披风下那道朱色实在夺目,无论是她一袭低调却不失华贵的裙杉,还是她不经意间眼角点点泄露出的情绪,无一不在撩拨着他的心和他的眼。

待那道窈窕曼妙的身影没入帘拢中,容倾才收回目光,与小个子他们并肩坐在马车车辕上。

他低头摆弄缰绳,小个子却同刀疤在一旁偷偷咬着耳朵:“你看见没?大郎他的眼珠子,恨不得黏到老大身上!”

刀疤拧起眉头:“这小子也是闷得慌,谁不晓得今夜一过,老大拖了这么久的婚事也要定下……罢了罢了,他是个死脑筋的人,家中又连遭变故,到时候自然会想开。”

小个子正要反驳,马匹忽然一阵嘶鸣,他猝不及防向后仰倒而去,脑袋磕在车厢上,摔得四仰八叉。

容倾握着马鞭有一下没一下抽着,小个子心虚不已不敢看他,只能抱着脑袋,肝胆欲裂躲在刀疤身后,生怕他大怒之下,捏着鞭子将他抽成两截。

马车驶出长街,连最后一抹光晕也归于混沌。

雾气渐渐在夜幕中弥漫开来,君锦玉放下手中的绣绷,掩住口鼻咳了几声:“妈妈,可否将炭火再烧得热一点?”

周妈妈忙不迭往炭炉里多填了几块银丝炭,她执过一柄扇子扇着零星火焰,蹲在炉子边道:“早知会染上风寒,奴婢就劝小姐不要浸在冷水里……”

“想要出去,只有这一个法子,”君锦玉烦躁地扔开针线笸箩,“君恪他巴不得我在院子里安安分分待着,要是不琢磨一点狠辣的法子,逼得他出手,我保不准还要在这个狭窄的院子里待上多久……”

周妈妈叹了口气:“小王爷对待您也算尽心,小姐还是别怄气了……”

“他待我尽心?”君锦玉双目骤然充血,她举起剪刀,一剪子戳破自己好不容易绣好的蟒纹花样,眼中暗含怨恨,“他要是待我尽心,又为何不肯带上我一同赴宴?说到底,还是私心认为我如今名声尽毁,会给他丢脸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