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遂武夫

关灯
护眼
第2章 引路人(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渔村名叫朱村,地处交洲最南端。

三面临海,背靠群山,山海之间夹着一片长满芦草的泥滩,方圆不过二十里地界。

百年前四国混战,一撮流民逃难至此,砍伐芦草,搭建草屋,以捕鱼种地为生。逐渐安顿下来,发展至今百余户人家。

大遂建国后,朝廷派人沿着海岸线与群山的交界处开辟出一条官道,使朱村连通内陆。

至此,结束了百年隔绝,百姓登籍纳户,正式归入大遂版图。

两任先帝仁德,还民休息,承平百年,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李余年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娃子,今年十岁。

身材精瘦,个人比同龄人矮上半头。脸庞黝黑,浓眉大眼。嫌长发碍事,索性理了光头。看上去憨憨的,像个小沙弥!

他老汉儿李海是个木讷的渔民。打了半辈子光棍,年近五旬也没娶上媳妇儿。传闻一年在海上救了个落水的女子。女子昏迷了几日,醒来之后稀里糊涂地留了下来,给李老汉当了媳妇儿,颇有几分姿色。

村里人笑李老汉祖坟上冒了青烟,捡着个漂亮媳妇儿!李老汉只是憨憨地笑,嘴里念叨着:“命好哩,命好哩。”之后一年生下了李余年,李老汉干活就更加卖力了,一家人生活得还算安稳。

可惜好景不长,这便宜媳妇早年落水落下病根,得了肺痨,没两年就没了。

李老汉儿的天塌了,整日望着远处海面发呆,借酒消愁!

一日半夜,大雨滂沱,海上风浪大作,喝完酒的李海骂着娘驾船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多半也是没了。

留下四岁的李余年,成了孤儿。

李余年是个犟种,每日去码头望着海面等他爹回来,谁来劝都不好使。

一连三日,终是饿晕在码头。

邻家刘婶心善,抹着泪将他背回家,养了十数日才捡回一条小命。

下地后,小余年给刘婶跪地磕头,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失控,嚎啕大哭,鼻涕眼泪流了一地。

刘婶陪着眼泪说道:“以后有咱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算是认下了这半个儿子。

刘婶是个寡妇,丈夫老刘和李海一样是渔民。去年出海碰上急浪,舍不得丢弃渔网,跑得慢了些,被海浪卷走了。

靠海吃海,最后死在海上,几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刘婶倒没怎么怨天尤人。

望着即将成年的大儿子刘程,下定决心,再不让他出海。于是拿出大半生积蓄,求爷爷告奶奶的送他去镇上给人当了木工学徒。

家里还有个遗腹子小闺女,名叫二丫,蹒跚学步的年纪。长得白白嫩嫩,细眉大眼长睫毛,粉雕玉琢似的,十分讨喜。

正是李余年当日舍命救下的小女孩!

老刘没了之后,刘婶在村郊开垦了几亩田地,卖菜为生。

李余年时常背着二丫,跟着刘婶在田间地头帮着干些零散的农活。

菜熟时,刘婶天不亮就要推着车,去十几里外的镇上卖菜。

照顾二丫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李余年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余年年纪虽小,各种家务零活早就纯熟。

赶上逢年过节,刘程从镇上回来探亲,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虽不富裕,能够相依为命,也算得上一件幸事了。

李余年醒来已是三天后了,发现自己躺在村头的粮仓里。

说是粮仓其实没有半粒米,是一个按朝廷要求建的战时备用仓库,平时堆放着一些闲置的农具和干柴。

此时清理出来给一些无家可住的村民作为临时居所。

李余年暗自审视全身,额头与脸还有些发烫,体内灼烧的疼痛感已经消失。

起身后,走了几步。除了有些许酸痛,并没发现什么问题。

手伸进怀里,那颗鲜红色的晶石不见了!

刘婶听着动静从门口探头进来,见李余年醒了,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三天里,李余年浑身滚烫,不停地打着摆子!

为了救李余年,刘婶头都磕破了,请来三个郎中都摇头而去,无药可医!

没法子,刘婶只得用冷水一遍遍地给李余年擦身子。掰着嘴巴喂些米汤,指望这孩子命硬能扛过去。

此时醒了,终于算是过了这一关,刘婶抱着李云年大哭一场。

几日后,朱村来了好些官老爷,带刀的铁甲侍卫鱼贯而入,把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个头戴冠巾,身着白衣,术士模样的年轻人手持罗盘四散开去,边走边看,不晓得在测算着什么。

村民全部被集中在村东头的晒谷场,几个着黑衣干事模样的人不厌其烦地问询着每一个村民,每句回答都由旁边的小吏记录在案。

李余年哪见过这阵仗,缩在刘婶身后,捏着刘婶的衣角,只敢低头看着自己的草鞋。

领头的官员是大理寺司直陈松据,七品,头戴乌纱官帽,身着绯袍。马脸清瘦,横眉凤眼,鹰钩鼻,薄嘴唇,目光如炬。

此时正翻阅着呈上来的各种供词,眉头紧锁,头疼不已。

人命案子办得多了,再错综复杂,捻起线头总能查出个头绪出来。这神兽案该怎么查,查到了又能如何?给它戴上镣铐押解回京?笑话!自己带的这些人怕是给神兽塞牙缝都不够。

不多时,一名年轻术士偕同一名黑衣干事,来到陈松据跟前,简单作揖。

年轻术士先开口道:“禀陈大人,通过罗盘勘测,现场磁场紊乱,确实残留异兽气息。几位师弟循着踪迹进山查勘。我已吩咐师弟们不要冒进,请大人稍待。”

陈松据点头示意,转头看向黑衣干事。

黑衣干事作揖道:“老师,弟子已勘察过现场,从破坏的痕迹看,确实与村民描述的火球坠地相符,力度极大,现场没有发现血迹,足见这异兽体魄超强。”

说着从腰间摸出一颗巴掌大的石头递给陈松据,

接着说道:“这是一块青砖,能燃烧到这种程度,绝非凡火!”

陈松据眯眼把看着青砖,棱角已经融化,中间鼓起,周边下沉。哪里还有青砖的模样,倒像是个方形的馒头。

“呵!”陈松据不禁发出了一声叹息,难道还真让自己赶上了?

这事朝堂上下传得沸沸扬扬,说是麒麟降世!自己是不信的,在书上见过,只当成山海传说罢了!

陈松据抬眼四顾,时值晌午。村民们个个神情不安,被烈日晒得睁开不眼,低着头。看样子八成是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了。

忽然,陈松据察觉到一束目光。

顺着方向看去,正对上一双清澈的眼睛。一个男童,十岁大小,光头,黝黑的脸庞,一双大眼忽闪忽闪的,正盯着自己手上的青砖。

男童也察觉到了陈松据的目光,四目相对。只一瞬,便移开了,惊恐地躲在了一个妇人的身后。

陈松据办案多年,看过这种眼神,异样的直觉油然而生,这男童肯定知道些什么!

于是站起身,向这个男童走去。

那黑衣干事递出去的东西李余年见过。正是自家深坑里的砖块,烧得都圆润了。一块砖头能烧成这样,瞧着十分稀罕!

因为好奇多看了一眼,引起了注意,李余年后悔极了!

眼见主审官一步步向人群中走去,全场目光带着疑惑,都聚焦在了陈松据身上。

刘婶在惊疑中确认眼前这位大人目光锁定的正是身后的李余年后,心头一紧。拉着李余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一边磕头一边大呼:“大人恕罪!小儿冲撞了大人!大人饶命!”

全场鸦雀无声!

陈松据尴尬了,这怎么还饶上命了?我都还没开口呢!

连忙急走几步,上前搀扶起妇人。

硬生生地挤出一个微笑,刚想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