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移民与反移民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星球改造上(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孟良天看着这个被自己暗中较劲的徐天明居然还是这么相信自己,在看到他那真挚的眼神心里居然有些微微的触动。而脸上则还是呈现着被这突入起来的信任导致的愕然的不知所措的表情,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就只好默默的点一点头来表示答应。

说完这些徐天明就离开了,而孟良天在楞了很久之后才想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他离开了会议室去了操作室,之前局长说过需要调整“透镜”的能量输出,因为在前哨基地那边用了最新的“空间隧道发生器”的技术可以承受更高的能量输出,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和那边的设备互补。

在双方的设备调整完毕后这边的“透镜”空出了两个,他们通过计算机做出微调整将聚合的光锥对准了面积最大的海洋,利用恒星的能量将海水加热。因为这些能量太过巨大,打破了这里的气象平衡,在这颗行星上的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暴风雨和强降水,热水顺着洋流将温暖带向两极融化了部分的冰川。

徐天明在太空中透过舷窗看着下面大气的乌云密布,在看着地面的无人观察站传过来的暴风雨画面,感叹在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控制天气已经成为现实而在他们那个时代最靠谱的也只有人工降雨。不过他很好奇为什么那两道光锥照射的地方一直都是晴空万里,难道是加热的高温气流将一切的云层给掀开了吗?

几天之后来自新时代的运输船来到了。这些长达十几公里宽高数公里的人造长方体,浩浩荡荡的穿过“空间隧道”来到LP890-9星系。每一艘货船在他们那巨大的货仓内呈放着近亿吨的气体冰。运输产利用太空本身的低温,结合新型的保温材料让这些冰几乎毫发无损。

然后这些货船在考察队的指引下来到了行星的高轨道,准备投放。

这些货船缓缓的打开了他们在尾部的舱门,那些冰在被分割冻结成一块块的正方体用随时可以伸缩调整的镂空骨架在六条边十二个角将冰块固定。,用一个个小型的无人拖曳飞船将其拽出拖向行星。这些冰在接触到行星大气时就开始了升华,而那骨架也在随着冰块的而缩紧固定。

徐天明看着这些飞船就这样带着冰块下去十分的担忧忍不住问货船长:“船长这些冰就直接的殆尽大气恐怕等到了合适的投放位置怕不是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船长看着徐天明然后不仅不慢的回答:“指挥别怕在这些年里面我们针对星球改造研发了一种纳米薄膜,这种薄膜的热传到率极低而且屏蔽到绝大多数的红光避免热效应,在投放的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掉不但不会耽误最后的气化还能将随时控制在10%以内。”

徐天明听到这样的回答也是将自己的悬着的心给放了下来,而在实时传输的画面里面果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冰块的缩减速度很慢,但是随着越来越接近地表气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距离地表大概还有100公里的时候骨架打开了,将一块块的冰块投放了下去。在于空气的剧烈摩擦中冰块在肉眼可见的变小,最先投放的那些冰块甚至无法到达云层。

而后方的那些则因为前面的热量大多被吸收掉了,温度降了下来融缩的很慢尽数掉到了海洋里激起了比地球上最高山峰还要高的巨浪,这些巨浪在天空中又因为这骤降的温度被冻结,成为一座座屹立在大海上的真正的冰雪山峰。

而同样的因为骤降的温度,天空中的雨水被冻结变成了冰雹。这些冰雹随着高低温极致的碰撞产生的风暴被裹挟到行星各地甚至连光锥也被掩盖,被冻结的云层带着巨冰降落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削峰填谷。而那些被冰块激起的巨浪则因为接近两道光锥,在云层外被高温升华在被低温凝华最终参与新一轮的水循环。

而在海面上那些在水中的冰块在瞬间气化在一开始还好,之前的计划让海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到了两天后不断降低的温度将海水冻结为冰山,那些气体则在这些冰山内形成一道道的气穴,最终以内压力过而冲破冰面。而那后面的冰块则有吧这些冰面砸的支离破碎,然后在重新冻结,就好像新生与毁灭在不断的循环,只是每一次的结果都不相同。

徐天明问货船长:“这样的情况大概需要重复几天。”

货船长说:“因为大量的船参与了HD69830d行星的改造计划,唠叨这里的较少大概需要20天天左右。”

徐天明看着传过来的实时影响嘴里不断的念到“二十天,二十天……”

最后自言自语的说:“在这二十天后估计又要多不知道多少的河流,冰山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