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荔园80后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社火(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正月十三大清早,陈十三叔公带了一块干净的毛巾,特意到生产队古井那里提了一桶清水,然后拄着杖子摇摇晃晃来到荔园龙兴宫的社门前。

抬眼望去,社门两旁的红柱子上赫然醒目地贴着他的大作:“天马来朝神自显,华山作屏民安康。”

每年春节,生产队里都要派人到他家,恭恭敬敬地奉上笔墨纸砚,口口声声“乡老乡老”,邀请他书写龙兴宫社门的对联,这算是他这辈子最荣光的事情了。

当他缓缓推开那两扇斑驳的木门时,一股陈年的霉尘味从门缝里扑面而来。他忍不住张大了掉光牙齿的干瘪嘴巴,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哈,哈嚏……”

白胡子挂上了一串亮晶晶的口水。

他抬手抹了抹嘴角的哈喇,从喉咙深处咕噜噜滚出一声深沉的——“嗯哼!”。

他拿毛巾沾了沾清水,从尊主明王的神座开始擦,擦完神座擦棕轿,擦完供桌擦香炉。借着天窗和门外晨光透进来的清亮,他俯首细细摩挲着每一处灰尘附着的角落,仰头久久凝视过每一尊神像庄严肃穆的脸庞,嘶鸣的耳际仿佛又听见动人心魄的冲天火铳响彻云霄,沉寂了几十年的社鼓重又声声敲起,昏花的老眼浮现出往日一幕幕热闹的正月十三夜菩萨绕境巡游,以及元宵夜各家各户的姓氏游灯和跳社火摆棕轿。

提起先前那会儿龙兴宫闹元宵,乡老陈十三叔公总是娓娓道来:“那个社火啊,莫说社门口左右伫立的两根十来米高火炬,跳火的柴堆都有一米多高,火能窜起三米高呢!菩萨得是八抬大轿,挂满了善男信女题的挂脰和白花红花,十音八乐在后面紧跟着,侍女宫灯,蓝衫马褂,彩旗,跟香,净街……抬菩萨摆棕轿的后生仔必须要白衫红裤,缚红腰带穿草履鞋呢!棕轿不光要摆八字,还得跳社火,最厉害的是跳火圈,一直跳不能歇的,还得越跳越紧,要摆着棕轿跳到那社埕上立着的两竿火炬烧完,卜完筶杯,菩萨愿意了才算。”

“那火炬上卸下来的社柴,大家伙都抢了,拿回家放在灶膛里烧水煮饭,今年一定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分到的丁饼、红柑,吃了会保佑一整年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然后,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地敲锣打鼓到做头的人家里去闹元宵,一直闹热到下半夜……”

曾经,里社是农村人集体的文化背景,是精神归属感的集体记忆。人们在那里集会议事,在那里娱乐消遣,在那里敬畏神明,在那里课训子孙。那是一种荣誉,一种身份,每个人都会因自己属于某个宫社,可以参与宫社的集体活动而自豪。哪怕是元宵巡游绕境时,举支红旗或者捏根香在队伍后面跟香,也是光荣无比的事情:我属于某个里社!

于是,当数年前全村各处宫社纷纷解禁闹元宵时,唯独剩下尾厝生产队的社宫门迟迟未开。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特别是每逢元宵节,尾厝的年轻人在老一辈人绘声绘色的追述和无比失落的感叹中,总会有些许人按捺不住心中的蠢蠢欲动:集合几个年轻人,挨家挨户宣传组织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