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争春秋

关灯
护眼
第97章 釜山合符(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黄帝告诉群臣,他要召请各部落首领来开会。

在这次会议上,他要合符!

他将把自己是天下的共主这一事实推到明面上来。尽管事实上他已经统一了天下,但是这事儿得大家都点头认同。

经过和群臣商议,听取众多意见后,黄帝把会议召开地点定在涿鹿城。

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因为涿鹿城又大又气派,二是因为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将蚩尤和临魁都击败了,从而奠定了他一统大业的基础。基于此,后来的大史学家顾颉刚评价为“千古文明开涿鹿”。

…………………………

这日,黄帝站在涿鹿城墙上,对群臣道:“届时,我得合符以表明天下合一。天下首领众多,城池中是放不下的,而且我站在城墙上,也只能有一面能面对首领。需得选择一个高处,让首领们四面八方来朝拜才好。”

众人不解,问:“那大王的意思是……”

黄帝指着城外不远处的一座山丘,道:“我看那里最合适。”

从今天的涿鹿城往西南方向走十公里左右,有一个名叫保岱的村落。村子面向桑干河平原,北边有一座山,名为釜山。

但在上古时期,这座山没有名字。所以黄帝指着它只能说:“那座山最合适。”

为什么那座山合符最合适呢?

群臣顺着黄帝的手指看过去,只见那山丘底座圆圆的,越往上越细,远远看去,就好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原上。

众人恍然大悟,都夸赞大王选的这个地方好。

站在这座山的山顶上,可观看四处的道路,还可以接受八方来人朝拜。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了。

不过,合符这样一件要让千秋万代都记住的事情,必须要记录下来啊!总不能写小山丘吧。该山必须有地名呀!

黄帝对仓颉说:“你来,给这座山起一个名字。”

仓颉看了看那像一口锅倒扣着的山,笑道:“大王,这有何难?这不就是煮饭用的炊具一样么,我给煮饭炊具造了一个字为‘鬲’,那这座山我们就叫它‘鬲山’好了。”

“鬲山?!”黄帝反复念诵了几遍,当场拍板,“好,这座山就叫鬲山了。”

到商周之后,人们将釜字替代鬲字,所以这座山也就更名为釜山。

决定了在釜山合符,那共鼓等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在釜山上修建合符台,设置合符石。一切安排就绪,也就各大部落首领来此了。

在等待首领们来的空隙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符”?

在上古时期,符又称符节、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作,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

合符是早在部落联盟制度形成之时,便已经有了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只是那些合盟规模小,所以没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但黄帝这次釜山合符不同,这是神州大地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首领都来参加合盟的一次盛会。规模宏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在历史上烙下深深的一笔。

人有了期盼,时间就过得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