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后,我的兼职是电影明星

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卡梅隆的灾难(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开学晚宴的那场戏其实不是真的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食堂拍摄,因为搭建布景会对建筑造成损害,这是牛津大学所不允许的,何况在那里也无法完全按照导演的想法对光线进行布置。

剧组最后在利维斯顿片场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大礼堂供拍摄,但制片人和导演对大礼堂的规模产生了分歧。按照原作描述的话,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大礼堂应该能容纳900多名孩子共同进餐,但如果要弄出那么大一个地方的话会浪费很多预算,而且完全没有必要。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搭建一个能够容纳400人的大礼堂,这样会让霍格沃茨的学生在电影里少了整整一半,不过这已经是制片人最后的妥协。

好在布景师还是很能干的,大礼堂空中漂浮的蜡烛原计划是用特效解决,但布景主管想出了更好的办法,他用滑轨和细绳把几百根蜡烛挂在半空中制造出漂浮的效果。

当孩子们第一次进入大礼堂时都被惊呆了,无数的蜡烛悬浮在空中起起落落,点点的烛光简直就是魔法的奇迹!

除了大礼堂之外,很多场景能够通过建模和绿幕特效大法解决,但惟独对角巷不行。

对角巷在电影中的出镜很多,有些还是非常重要的戏份,用绿幕替代不仅是成本问题,而且很容易出错,于是卡梅隆带着副导演跑遍英国寻找能让他满意的古老街巷。最后剧组在勒顿豪集市取了景,这是伦敦最古老的集市之一,早在14世纪就在卖肉类和鱼类食品,卡梅隆很喜欢集市的彩绘玻璃屋顶和鹅卵石地板。

美术部奋战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终于按照大导演的想法搭建出了整条对角巷。卡梅隆对此非常满意,然后要求顺便把翻倒巷也给弄出来,可惜被制片人以死相逼给制止了。

场景的问题解决后,《哈利·罗》里的那些神奇生物又变成了麻烦。

剧组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训练几十只猫头鹰,但这种在整部电影里分量颇重的动物并不能完全按照导演的想法来参加演出。即使能让这些猛禽老实站在架子上不动,它们的头也是一直盯着镜头而非导演希望它们看的目标。最后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在目标上挂上了死老鼠才解决这个问题,饰演佩妮姨妈的菲奥娜·肖就不得不在围裙上挂满死老鼠,以便让周围数十只猫头鹰都能盯着她看。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成了卡梅隆的口头禅,每天都有成堆成堆的问题砸过来,他一直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新的问题”的循环中度过。大导演发誓今后一定要拍一部不需要任何场地和道具的电影,全部都用视觉特效!

不仅是场景,所有花草、树木、动物,就连演员也是!

在电影拍摄进入到后半程时,卡梅隆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罗恩的声线发生了变化!

不知道是不是平时吃太多的关系,罗伯特提前进入了发育期,这导致他前后变化明显。特别是在声音上,早先的镜头里还是孩子特有的童音,但后面都成了粗嗓子。这就导致这个红发男孩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的嗓音像十几岁的大男孩,但在分院时又变成了八九岁孩子的童音,这快把负责后期的调音师给逼疯了。

造成这个窘境的罪魁祸首是保护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正常的电影拍摄一般不会超过10到12周,但《哈利·罗》里的大部分演员都是未成年儿童。根据英国的《童工法》的规定,13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只能工作12小时,而且这12个小时中还包含了3个小时的上课时间、两次各1个小时的用餐时间、以及每小时15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际每天的拍摄时间差不多只有5小时,还要算进周末必需保证的双休。

这样算下来的话,每周小演员们只有25小时的拍摄时间,再加上无数次的ng,拍摄效率慢得吓人。这样慢慢拖下来,卡梅隆眼看着一群孩子开始发育,几乎每个季度都能变个样子。

还好男女主角的变化不大,但第二部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卡梅隆不得不开始考虑顺排的可能。苏菲亚倒是同意了这个方案,迪士尼不在乎这点钱,不过她要求把第二部的拍摄日期继续往前提,以保证每年都能出一部系列电影,这又给卡梅隆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因为他很可能得把第一部的后期制作和第二部的前期准备放在一块做。

一想到这里,可怜的工具人导演有掀桌子走人的冲动,最后只能用心心念了快十年的大船给自己打气。

卡梅隆每天晚上都是在疲惫中入睡,哪怕睡着前满脑子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赫敏的假牙太明显,后面也要检讨……”

被苏菲亚骗来当苦力的可怜男人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