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王莽传记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八十三章、 探讨兵法,真假难辨(上)(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王少爷,我看我们还是早点离开这里去白银关吧。若是您在这里发生个什么意外,那岂不是天大的祸事?”慕容义建议道。

“不急,不急。我们难得来一趟匈奴掌控的城池,岂能那么早就离去?”王莽笑道:“这大单于治民也算有方。抛开城中汉人百姓不提,你们且看看城中迁移而来的匈奴百姓,他们个个安居乐业,夜不拾遗,人人和和气气。若是大单于没有大智慧,断然做不到这点。”

“大单于治理的再好,与我们又有什么干系?”

慕容义说道:“匈奴人的骨子里就流淌着野蛮的性子,我们大汉和他们乃是万世之仇。历代皇朝以来,对我们大汉带来致命威胁的,总是匈奴人。王少爷,现今战事吃紧,您久久不在军中坐镇,也不和外界通讯,若是长久如此,只怕军中生变啊。”

王莽道:“圣人云,取他之长,补己之短,此乃处世立本也。大单于有大智慧,善于治国,他的这个长处对我们极为有用,值得学习,你何来说和我们毫无干系?

不过有一点我很奇怪。大单于明明在此关屯兵三十余万,似乎要永守关口,和我们打一场长久之战。或者说他在养精蓄锐,积攒终端力量,要和我们一战决胜负。可你看看城中,根本没有一点战时之状态,似乎大单于不打算和我们开战一样,这倒是很奇怪。

依照常理来说,不管大单于是打算固守还是打算鱼死网破,他都要全面做好战事准备,以应对突发变故。但现在,情况和常理完全不一样。也不知大单于究竟在搞什么名堂,竟然令人摸不着一点头绪。”

“或许这是他故意而为吧。”慕容忠道:“大单于能力超群,这点毋庸置疑,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统一所有匈奴部落,当上大单于。眼下城中表面上看虽然没有做什么战事准备,但我估计,他暗中肯定在紧锣密鼓筹备着一切事情。

两军交战,双方哨探必不可少。大单于也料定城中肯定有我军许多哨探打探消息,因此他故布疑阵,迷惑哨探,企图让我军疏于防备。然后他见机得利,一举杀出,就能占个大便宜。兵书将此等布置,称之为疑兵惑敌之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忠大哥,王少爷熟读兵法,善于领军,他还能不知道这个?你现在还在王少爷面前说兵法之事,我看却是班门弄斧。”慕容仁对着慕容忠翻了翻白眼,“王少爷,我看大单于此举不简单,定有深意。不知少爷您是如何认为的?”

“战阵之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也没有那个能耐可以彻底猜透别人的心思。或许大单于此举和慕容忠说的一样,是故意而为。也或许和他说得不一样,乃将计就计之计。”

王莽道:“众所周知,一旦下令全面做好战时之准备,那么此令对于百姓来说,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民心不稳。大单于精通民心,他肯定也知道这点,于是他就将计就计,故意做出这样的姿态,迷惑我军。

在正常情况下,我军看到这样的布置,绝大多数都会认为此乃大单于故布疑阵,我军绝对不可轻举妄动。但实际上,大单于就压根没下令做战事准备,用了这个障眼法欺骗我们。这样一来,我军依旧不敢轻举妄动,城中百姓又能安居乐业,兵将也能得到放松,压力锐减。

诸位且想想,此举要么大单于暗中在调兵遣将做好了全面布置,要么压根没做布置。就这两个可能,若是你们为统帅,会如何针对这样的情况来安排行军策略?恐怕在没有绝对优势下,不敢轻举妄动吧?”

“恩,我等是不敢轻举妄动,就怕中计。”慕容忠道:“王少爷,听您这么一说,或许大单于还真有可能在故布疑阵,用将计就计之法欺骗我们,把我们往另外一条路上引。

不过大单于为何能够肯定我们若是得知这样的情况不会出兵攻打呢?要是万一我们真出兵攻打了,他又没有做好战事准备,那他岂不是要吃大亏?毕竟脾气暴躁蛮横冲动的将领也不在少数。”(未完待续)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