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孝与不孝生死绕

关灯
护眼
救火队长皇甫嵩(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皇甫嵩为人认真,征讨张角时,率军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规定,便上奏汉灵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没给。于是赵忠与张让勾结,劾奏皇甫嵩讨好民众,怀图不轨。汉灵帝听信谗言,收回皇甫嵩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公元188年十一月,凉州叛军首领王国包围陈仓,即时下陕西省宝鸡市。危急关头,汉灵帝又想到了皇甫嵩,任命他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士兵拒敌。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力救陈仓于危卵。但皇甫嵩认为,陈仓城墙坚固,守军悍勇,可让王国忙碌一阵,消耗其斗志,再行突袭。果然,在围攻八十余天不下陈仓后,王国只得撤退。皇甫嵩下令起兵追击,但董卓以"穷寇勿追"之理反对。皇甫嵩坚持己见,结果大败王国,斩敌万余人。两次分析不及皇甫嵩的董卓,开始嫉妒皇甫嵩。不过他对付皇甫嵩的方式也是独特,这就是将朝廷的犒赏,全部用来取悦士兵。由此也就有了"皇甫嵩会打仗,董卓会带兵"一说。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所部交由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放弃军权。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抗命,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坚持光明正大处理,上奏朝廷。董卓对皇甫嵩更加怨很。

        莅年,大将军何进召外戚军团进京铲除"十常侍",岂料引狼入室。忤逆篡权掌控东汉朝廷的董卓,为防有人算计于他,将原京兆尹盖勋征为议郎。盖勋便私下联络带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的皇甫嵩,唆使他讨伐董卓。但同样担心皇甫嵩"背后开枪"的董卓,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是个实诚人,应召将行,手下有人劝他千万别去。皇甫嵩不听,坚持赴任,结果一到洛阳,董卓就将其下狱,择日处斩。

        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素与董卓交好,闻讯快马加鞭从长安赶到洛阳,找到正在大宴宾朋的董卓,求他看在多年朋友的情份上,饶了其父,说罢叩头流泪。董卓起了侧隐,释放皇甫嵩。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通过貂蝉唆使吕布杀了董卓。有人建议王允让皇甫嵩统领董卓军队,并予安抚,但王允不听,奏请汉献帝刘协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负责屠灭董卓宗族。不久,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等。皇甫嵩改任车骑将军,八月,升任太尉。十二月,前职皆被免除。李傕、郭汜等被灭后,又被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

        公元195年,皇甫嵩病逝。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并任命他家里一人为郎官。

        公元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内中就有"太尉槐里侯皇甫嵩"。公元1123年,宋朝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皇甫嵩。出版于北宋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成书于明代的《广名将传》,皇甫嵩亦列其中。

        有史学者称皇甫嵩是"东汉柱石"、"救火队长"。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