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孝与不孝生死绕

关灯
护眼
清浊太明害张温(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答:"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

        秦宓答:“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答:“姓刘。"

        张温问:"您怎么知道?“

        秦宓答:"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

        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

        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如应声随出、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严丝合缝。张温不仅敬服秦宓,而且由此高看蜀国。

        这就坏了事,坏了什么?坏了孙权的自尊。张温回国不久,即向孙权详细汇报了此番出使成果,期间谈了蜀国政体上的一些独到之处以及蜀国对他本人热情周到的款待。然后提请孙权一定要与蜀国和合,共同对付魏国。就张温自己看来,这次汇报,纯属实事求是,光明正大,无有半点矫揉,但就孙权而言,心中却有了些许不快。

        于是孙权就派张温前往豫章郡带领部队。张温是个文人,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因此一边学习典籍,一边与人聊些蜀国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之类的事。就有小人密报孙权,说张温欣赏蜀汉。

        闻知张温如此言行,孙权终于流露内心不满,他对亲随说:"朕派张温出使蜀国,曾反复告诫过他,'身为使者,只接受本国政府的命令,而不该迷惑别国政府的假情假谊。'但想不到的是,张温竟然十分赞赏蜀汉政权与体制,这不是明显的吃里扒外吗?"

        恰在这时,东吴发生了一起"暨艳事件"。暨艳是个大臣,而且是张温所引荐。但暨艳戴上官帽后,贪赃枉法,滥用职权,办理公务全凭自己喜恶,毫无公平公正可言。事件一经揭发,暨艳与同党徐彪等畏罪自杀。因张温平素与暨艳有着书信往来,正愁抓不到张温"尾巴"的孙权,下罪张温,将其收监。

        张温蒙冤一事传开,引发众多大臣唏嘘不已。因惧孙权怪罪自己,大家只能在私下发些感慨。大臣们的这个态度,让孙权更加忌惮:"张温的群众基础如此广泛,天长日久形成气候,他还会甘心再当臣子吗?"于是决定将其发配回家乡吴郡居住。

        得知这一消息,将军骆统实在忍受不了。这个骆统,负责豫章郡军务。张温到任豫章郡后,非常尊重骆统。骆统折服张温的人格魅力,于是不顾祸及己身,上表孙权,替张温开脱。为了促使孙权纳取己谏,宽恕张温,骆统表达了自己的无私和刚正:"我和张温已有多年不曾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结交的朋友,也不能说我对张温有着忘年的感情。这次出面为他向陛下求情,仅是因为张温是我共事的同僚。假如君王对张温涉案一事,能够细加辨析,勤于核实的话,那么任何嫌疑都能解开。陛下,如果我为张温的陈情抗辩,含有些许私心邪念,就请下罪于我,让我蒙耻受辱于前,罢官革职在后。"

        但孙权对骆统这一发自肺腑的苦谏,不予理睬,下诏将张温发配吴郡。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获龄37岁。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