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仙林孤影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论佛(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一手拿着柔软鲜香的素包子,一手端着可口的小米粥。鲁肃边吃边观察起了斋堂内的僧人,他们大多都十分年轻,年龄基本上不超三十岁,偶尔会有一些年长的也不过五十。

每个的动作都规规矩矩的细嚼慢咽,品尝着食物中的滋味。似乎他们口中吃的不是粗茶淡饭,而是山珍海味令人回味。就算不小心掉到地上,也会轻轻的捡起,拭去其上的尘土继续食用。

看到这些和尚的举止动作,鲁肃不禁感慨叹:“不愧是千年大派,就算没落了,但其骨子里的魂却没有丢。这点是那些中小门派无法比拟的。”

时间过得很快,和尚们吃完饭陆陆续续的走了出去,大堂内只剩下孤零零的鲁肃二人。鲁肃寻思着普净走了一个多时辰了,怎么还没回来?不会遇到什么事儿了吧?

还真让鲁肃猜对了,原来普净带着普寂一进方丈室就发现了不对劲儿。自己明明已经通过飞鸽传书,说好的要与方丈单独接见,现在怎么又多了几个人?

只见方丈的上手边盘膝而坐着三个人,有监院玄难师叔,达摩院首座玄苦师叔和一个胖乎乎十分可爱的少年。

略一观察,普净二人连忙向方丈与两位师叔行礼。而后方丈免了礼,让两人坐下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随后便问起来了此行的经过,普净事无巨细的讲述了一下,自己如何寻找普寂,又如何抓捕他的全过程。气得后者牙根儿都痒痒,恨不得去给他脸上来两拳,但是在自己尊敬的方丈面前他还不敢放肆。

其后又讲述了怎么认识鲁肃,怎么巧遇并把他请上山的过往。方丈自是对他一番嘉奖和勉励,而后着重介绍一下此间的这个少年。

此少年名叫李灏缘,是君州乐平县一户李姓财主家的三公子,从小就天资聪颖学什么都会,一点就通。三岁那年在经过自家祠堂看到祖母在焚香拜佛,心神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礼佛诵经,至今已有十载了。

达摩院的首座玄苦在寻找普寂期间,无意间路过此地,听闻本地有一神童特别喜好佛法,便起了兴趣。

相见之时,玄苦第一眼就察觉到此子眉心处有荧荧金光闪烁,正是我佛垂青之人,此子来历肯定不简单,很有可能是某位高僧的轮回转世。

玄苦登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决定收他为徒。先是自报了门户,而后问其家人是否愿意让他带走。全家上下一听是佛门四大圣地之一的结古寺,虽非常不舍但是也知道,此子与佛有缘便应允了。

玄苦自是欢喜万分,当天就带着他离开了家乡,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一到寺中立即就向方丈慧本禀报了此事,言明此子的特殊之处,正是本寺苦心寻找的有灵之人。

众人自是欢呼雀跃,正在这时,赶巧普净也回来了,才有今日的事儿。就在几人谈论接下来如何安排鲁肃之时,一个小和尚敲响了房门。

原来是鲁肃见普净久久未归,自己干等也不是办法,便带着老胡出来寻找,刚巧路上碰到一小和尚,便让他带个路才寻至方丈室。

整座方丈室不大,门口处却摆了一口大铜钟,门两侧有副对联,上书“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另一侧写着“若隐若现随时念彼消愆。”

推开门鲁肃就看到,正中的蒲团上端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看面容也有八十上下了,身形十分消瘦。但是精神头儿倍儿足,双眼放光,一看就知道是高手。身上穿着一件黄褐色僧衣,外套赤色袈裟,胸前挂着一串蜜蜡佛珠,正微笑看着自己。

鲁肃急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双手合十恭敬的说道:“阿弥陀佛,方丈及诸位高僧好。”

老方丈坐在蒲团之上点了点头,和颜悦色的说道:“无量寿佛,鲁施主无须多礼快请坐。”

谢坐之后,老方丈为其简单介绍了一下屋内之人。介绍完毕旁边的普净向他打了个眼色,鲁肃略微一点头算是回应,接下来的事儿普净会应付。

“既然人都到齐了,咱们就来商讨一下。佛宝灵物都已经找回了,有灵之人也来了,大家便只需找个吉日良辰便可举行开光仪式了,完成我寺的复兴大业。”监寺玄难自说自话道。

普净念了声佛号,镇定自若的问道。“那不知何人持宝来完成此仪式?”

“当然是玄苦师弟找来的这个孩子了,此子的与众不同,有慧眼之人都能发现。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玄难理直气壮道。

“师叔说的对,使用灵物必须是具备灵性之人,正巧我带来的鲁肃鲁施主也是其中之一。”普净微笑着反唇相讥道。

“哦?我怎么没看出来?莫非是我眼花了,玄难师弟听说你的慧眼等级最高,你来瞧瞧是否真如他所言。”

“遵师兄法旨。”说完玄难先是双眸微闭片刻,而后猛然睁开,好似瞳孔之中闪过一道金色的闪电,向鲁肃望去。

直到瞪的两眼发酸流了几滴眼泪,才开口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刚才贫僧已用了全力,确实未曾发现鲁施主灵光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