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向北的心

关灯
护眼
( 2)检验便桥质量、乡亲们感恩工兵们(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2)检验便桥质量,乡亲们感恩工兵们

镜头:桥头不远的路上出现一群乡亲父老,他们敲锣打鼓满脸欢喜担着瓦罐、提着竹篮而来。其中有许多彝族、苗族、哈尼族的少男少女。举着一幅上书“工兵弟兄们辛苦了,楚西河众村民感谢您们。”的横布标。一辆马车上放着半扇猪肉、一个猪头,还躺着二十多只绑脚的活鸡。两只大土罐贴着红纸黑字“酒”,后面还有一浅筐鸡蛋,许多瓜果菜蔬。竹篮中各装有板栗、核桃、枣子,花生、葵花子。大铜壶、瓦罐里装着的是豆浆、玫瑰糖水等慰问品。身穿少将军服的李培生校长与教务处主任程再兴走在乡亲们队伍的前面。

桥头空地上,陆教官、李超杰和工兵科班全体学员站成整齐队列、兴高采烈鼓掌迎接乡亲们。

一位五十多岁的乡绅——杨村长抢先跑上拉着陆教官和李超杰的手说:

“长官、长官、真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把桥建成了。这下我们过河就方便了。谢谢你们了,实在是谢谢你们了。”

陆教官:“不用谢、不用谢,这只是座临时木便桥,当然建得快。”

杨村长:“有这座桥就不错了,方便了我们。往后我们再多加管护,起码也能用上八年、十年的呢。”

陆教官:“等抗战胜利了,我们争取给你们建座结实的石桥。”

杨村长:“那好啊。陆教官这是你说的,我可是记住了。”

李超杰插嘴说:“杨村长,到时候一定争取、一定争取。”

队伍过来陆教官、李超杰迎去敬礼:“报告李校长、程主任,工兵科班全体学员向您们报到。”俩位长官回礼。

李校长说:“陆教官、李班长你们干得不错嘛。”

陆教官:“谢谢李校长的夸奖,工兵科班全体人员只是尽心尽责而已……”

李校长:“尽心尽责就好,尽心尽责就好。”

程主任:“陆教官、李班长,我们是代表云南讲武堂来看望你们的。”

李超杰:“谢谢学校对我们工兵科班的关心。”

群众相继涌上前分别握住学员们的手嘘寒问暖道辛苦。

(镜头)各民族的少女们,纷纷将大铜壶、瓦罐中的豆桨、玫瑰糖水倒出。一碗碗送给学员们。

五个竹筐里分别盛着核桃、板栗、枣子、花生和葵花子等食品放在队伍前面。许多彝族、苗族、哈尼族姑娘纤细的小手把食品捧取。分别往学员们的手中、衣袋里塞,学员们客气地推辞着,喝着、吃着、装着、笑着。军民相聚,其乐融融。

(镜头)杨村长双手捧枣子送给李校长和程主任,两位老军人很绅士地向杨村长敬礼,接下枣子。

(镜头)一位哈尼姑娘双手捧枣子堆放到李超杰手中。她拿枣子一粒粒塞到他口中,李超杰嚼着、乐着。嘴塞满了、他忙躲闪推辞、姑娘也乐了。另一位彝族姑娘捧来核桃板栗塞到他衣袋中。李超杰含糊不清地说:“够了、够了。”

(镜头)王二昆左手捧核桃按在胸前,右手拿个核桃咬、一时咬不开。两个苗族姑娘笑吟呤往他衣袋、裤袋中装食品。二混不啃声任她俩装。他见李超杰吃枣子。递过两个核桃说:“试试。”李超杰将两个核挑放掌中用力一捏,核桃裂开了还给他,二混树起大姆指:“有劲。”

(镜头)两位哈尼姑娘给伍福来送食品,他开始腼腆谢辞后摘下帽子去接,露出右半个疤头来,他忙用右手捂,两个姑娘只是望着他好笑。

(镜头)黑皮和杨小朋接下姑娘端来的碗:“豆浆。”刚要喝,姑娘说:“你嘴角上还有点泥,我帮你擦擦。”拿出块小花手帕给刘本忠擦嘴角。他很尴尬、也享受地接受了姑娘的抚爱。杨小朋静静看着姑娘的脸、甜滋滋地喝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