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昏君模拟器,开局提审袁崇焕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宋明财政(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崇祯出京师之前,已经让何如宠对宋、明两朝的税收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宋朝虽然常常被明朝文人揶揄鄙视,但是其在财政收入上还是十分给力的。

当年靖康之耻,宋朝汴京百年积累全部被掠走,正规军几乎十不存一,最后硬是靠堆钱苟到了南宋灭亡。

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就属明朝财政拉胯,这实际上是明朝的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回到宫中,崇祯又召来韩爌、毕自严商议。

看向毕自严的奏本,首先分析的是宋、明两朝的田赋对比。

宋朝计量和明朝的不一样,如果都折合成明石,那么明朝有三千多万石税粮,而宋朝只有两千多万石税粮。

这点显而易见,因为毕竟双方耕地面积的差距摆在那里。

其次则是工商税,也就是官府专卖收入和商税的总和。

在这一点上,宋朝远远强于明朝。

首先是酒,宋代实行酒专卖制度,年入超过1000万贯,是官府的支柱税源。

而明朝允许民间酿酒,酒税属于杂税,再加上洪武帝对于农民自产的初级农产品是完全免税的,产量最大的民间酒坊几乎全部免税。

除了酒税以外,明朝还在各个钞关向大宗货物征税。

但是酒是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商品,换个地方很可能就喝不惯。

绍兴的女儿红到了山东根本卖不出去。

陕西的花雕在南直隶也是无人问津。

所以明朝的榷关酒税收入非常低,毕自严在完全没有参考数字的基础上,估了一个年入十万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是茶税。

宋朝的茶税也是明朝的六十多倍。

首先是在生产能力上,明朝相比宋朝大大萎缩,原本宋朝时川地一年茶产量超过2000万斤,这才支撑起了茶马古道的繁荣。

然而蒙古入侵以后,川地十室九空,明朝的川茶产量只剩下不到百万斤。

还有就是洪武的农产品免税政策,使得江浙、福建的茶农卖茶也几乎不交税。政府对每斤茶只征税2.5文,总收入不过5万余两白银。

最后是盐政。

洪武初年,盐政实施的是开中法,就是国家并不直接从盐专卖中获利,而是把盐引,也就是从盐场领取官盐贩卖的凭证分配给各个边镇。

盐引在各个边镇手中,就相当于真金白银,因为商人有了盐引可以将食盐在任何一地发卖。

受到盐引的诱惑,商人会主动携带粮食、丝棉、麦豆、银两这些军需用品前往边镇交易。

这种制度的好处显而易见,盐引本身都有定额,运输途中也不易发生丢失或损耗。大大简约了运输饷银送边,边镇再换成物资的费用。

简而言之就是不给中间商赚差价,边镇和商人可以按盐与实物价格比例直接交易。

但是自明朝中期开始,这一制度便发生败坏。

首先是边镇军官自己动歪脑筋,比如隆庆帝时,宣大总督王崇古是山西蒲州豪族,结果他自己的弟弟就是大盐商。

显然盐引到了王崇古手里,有多少能给宣大边军,有多少落入他自己口袋,就很难说得清了。

其次则是大量皇亲国戚,在发现这盐引能变成真金白银后,就不停找机会向皇上和朝廷索要。

权贵每得一张盐引,便可坐收高利。“一引白得银六钱,积而千引,则坐致六百金,万引可得六千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